文博时空 作者 翟德芳 时光倥偬,我从东北回京,转眼就是一个多月了,期间一直思考着下一步访古应去何处。本拟做一次环北京的访古之行,但觉得京北地方天气已经渐冷,恐有所不适,故转而决定做一次冀中访古之行。规划的路线是,出京后沿太行山前地区南行,经易县、满城到曲阳,之后经平山到冀晋交界的井陉,由井陉转而往东北到古城正定,然后从保定取道房山回京。这一路线古迹丰富多样,从新石器时代一直持续到晚清,是很可以形成几篇访古文章的。
出京后的第一站是易县。易县得名于易水,就是刺客荆轲高吟“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那条河。易县最重要的古迹当然非燕下都和清西陵莫属,但也有其他很出色的古代遗迹,比如新石器时代的北福地遗址。这里就以燕下都为主打,以北福地和清西陵分别作为前奏和尾声,介绍一下访古所得。
北福地:早期遗存的意义
北福地遗址是河北北部较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其最早的堆积要早到 8000 年前。说起来,这个遗址的发现还与我的母校分不开。1985 年,吉林大学考古专业的师生同河北省、保定市的文物工作者联合,调查易水河流域早期人类遗存。一个学生在易县高村乡神石庄村南台地上发现了一块类似于擀面杖的石头,引起了带队老师的注意,由此揭开北福地遗址的面纱。这块石头其实是新石器时代的粮食加工工具石磨棒,这位带队教师就是吉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77级学生、毕业后留校三年的卜工。
北福地遗址房屋复原图
北福地遗址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依据地层关系,可划分为 3 个时期。其中第一期遗存最重要,年代在公元前 6000—公元前 5000 年。发现此期的房址、灰坑、祭祀场等遗迹。半地穴式房址排列有序,具有一定规律。其陶器的主要特征是以直腹盆与支脚为典型器,均为夹砂夹云母陶,不见泥质陶,文化面貌与磁山遗址的早期遗存有许多相似之处,与燕山南北地区的兴隆洼文化也有相似,年代应大体相当。
北福地遗址一期的祭祀场平面近长方形,东西长 10.8 米,南北宽 8.4 米。这里出土的遗物包括各种类型的石制品、陶器残片、陶刻面具等。10 余件陶刻面具大小不一,大的与真人面部等大,小的仅 10 厘米左右;图案有人面、也有兽面,兽面包括猴、猪、猫科动物;雕刻技法为阳刻、阴刻、镂空三种技法相结合,融写实性、象征性和装饰性为一体。面具四周都有小孔,应为系戴时穿绳之用。
北福地遗址出土陶刻面具
北福地遗址地处新石器时代中原、北方、山东三大文化区的交界地带,是研究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发展和交流的重要遗址,这里出土的陶刻面具为研究原始宗教或巫术提供了重要的资料,尤为难得。
北福地遗址出土陶刻面具
燕下都:历史与规模
位于易县县城东南 2.5 公里处的燕下都是战国都城中最大的一座。燕下都建于公元前 4 世纪的战国中期,为燕昭王时所建,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史记·燕世家》记载,周武王灭商后,封召公于燕,封国在今天的北京及河北中、北部。燕国的都城“蓟”又称上都,在北京西南的房山琉璃河一带。西周春秋时期,燕国的防御重心在北面,要抵御山戎、胡人的侵袭。到了战国时代,燕国要应对来自西方的中山国以及南方各国的威胁,便在易县建立了一座军事重镇,称为“下都”。下都界于北易水和中易水之间,西依太行山,东部与河北平原相接,位置险要,居高临下,便于防守。
燕下都遗址布局平面图
燕下都故城呈长方形,东西长约 8 公里,南北宽约 4-6 公里,总面积约 40 平方公里,中部有一条纵贯南北的古河道,相传为运粮河。河东岸有一道与河道平行的城墙,把燕下都分成东西两城。东城平面近方形,其中间偏北处又有一道东西向的隔墙把东城分成南北两部分。东城城墙为版筑夯土城墙,墙基宽约 40 米,周长约 18 公里;隔墙的墙基宽约 20 米,全长 4460 米。西城即郭城,由北、西、南三道城墙及运粮河组成,城墙的基宽也有 40 米,三面城墙全长 14 公里。燕下都的城墙高大,两千多年后的今天,仍可在地面上见到高大的夯土城墙遗迹。
燕下都夯土城墙遗迹
燕下都落成前后,燕国发生过许多重大事件,比如燕王哙让位于相国子之、酿成大乱,齐国攻打燕国、占领其三分之二国土,燕昭王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筑“黄金台”求贤,乐毅率军反攻齐国、连下七十余城,燕惠王中齐国田单反间之计、弃用乐毅导致大败,当然还有战国末期燕太子丹派荆轲谋刺秦王。这些大事情使燕下都成为历史发展的重要背景。
燕下都九女台 30 号墓出土的黄金饰品
燕下都的遗迹遗物
燕下都遗址东城是当时的政治中心。宫殿区在城址东北部,由武阳台、老姆台、望景台 3 组建筑群组成。武阳台坐落在宫殿区中心,东西最长处 140 米,南北最宽处 110 米,规模最为宏大。当时的建筑方式是在地面上用夯土建起高台,再在高台上建造宫殿。从武阳台的规模就可以想象当初燕下都的雄伟及宫殿建筑的豪华。
武阳台顶的宽阔空间
武阳台与其北的望景台、张公台和老姆台处在一条中轴线上。在武阳台的东北、东南和西南,还有 3 组大型宫殿建筑群遗存。手工业作坊区围绕着宫殿区。今天在武阳台周围发现了许多兵器、铸铁、制玉、烧陶遗址,表明当时燕都经济文化的繁盛。墓葬区设在东城的西北部。西城是为加强东城安全而设的防御性附城,城址内遗存较少。城南的丛葬墓群,是中国唯一的人头丛葬墓,并排着 14 座人头坑,每个坑清理出人头 2000 多个,关于其来历,有乐毅攻打齐国献俘和燕王哙让国子之导致内乱形成等不同说法。
燕下都出土的青铜立凤蟠龙纹铺首
从民国初年开始,燕下都就有文物出土。1966 年,在老姆台东出土的青铜立凤蟠龙纹铺首(宫门上的装饰品),高 74.5 厘米,重 22 公斤,上面刻有龙、凤、蛇等禽兽图案,为考古文物所罕见。燕下都发现的板瓦、筒瓦都十分巨大,由此也可推测宫殿规模之宏伟宽大。
在九女台墓葬区发掘的墓葬,出土了陶制九鼎八簋、编钟编磬等成套的礼器,说明这是王族的墓区。
燕下都出土的陶编钟
在辛庄头 30 号墓还出土了百余件金银制品,雕饰出牛、马、鹿、熊、怪兽等图案,形神兼备,熠熠生辉。燕下都出土的剑、矛、戟等兵器都很锋锐,证明在战国晚期,中国就能制造高碳钢,并懂得淬火技术。在燕下都遗址采集到的一件铜人,身着右衽窄袖深衣,带钩系连腰带两端,中分发式由发带束结,是研究战国时人服饰的重要资料。
燕下都遗址采集的青铜人像
清西陵:帝制余晖
清西陵位于易县城西 15 公里处的永宁山下,周围岗峦起伏,林木丛茂。陵区面积约 800 平方公里,内有 14 座陵寝,包括泰陵(雍正皇帝)、昌陵(嘉庆皇帝)、慕陵(道光皇帝)、崇陵(光绪皇帝)4 座帝陵,泰东陵、昌西陵、慕东陵 3 座后陵,以及 3 座妃陵和 4 座其他陵寝(怀王陵、公主陵、阿哥陵、王爷陵),共葬有 4 个皇帝、9 个皇后、56 个妃嫔以及王公、公主等 70 多人。陵寝严格遵循清代皇室建陵制度,皇帝陵、皇后陵、王爷陵均采用黄色琉璃瓦盖顶,妃、公主、阿哥园寝均为绿色琉璃瓦盖顶。、
雍正帝泰陵远眺
清西陵始建于雍正八年(1730)。雍正的陵址本来是选在清东陵九凤朝阳山,但他不满意,命另选“万年吉地”。选陵址者勘察各处后,认为易县永宁山下风水极佳,雍正帝览奏后也认为这里“山脉水法,条理详明,洵为上吉之壤”。此后各代清帝便间隔分葬于遵化和易县东、西两大陵墓。
清西陵陵区内各陵园共用祖山、石牌坊、大红门,周围均用风水围墙和火道、界桩围绕。陵寝布局有主有从,皇后陵和妃园寝均以本朝帝陵为中心,分建左右,自成一区,以体现附属关系,表明陪葬之意。各帝陵神道均与主陵神道相接,后陵神道与本朝帝陵神道相接,形成枝状的神道网络。整个清西陵陵区以雍正帝的泰陵为中心,西面分布着嘉庆的昌陵和道光的慕陵,东面分布着光绪的崇陵、溥仪墓以及阿哥、公主园寝和永福寺等建筑。
泰陵整体布局简图
泰陵是清西陵中建筑最早、规模最大的一座,埋葬着雍正帝及孝敬宪皇后、敦肃皇贵妃。泰陵的神道由三层巨砖铺成,神道上由南往北分布着 40 多个建筑。第一座建筑物是进入陵区的联拱式五孔桥,桥北为三座高大的石牌坊,之后是大红门、具服殿、圣德神功碑楼、七孔石拱桥、石像生、隆恩门、隆恩殿、方城明楼和宝顶等一系列建筑和石雕。隆恩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重檐歇山黄瓦顶,明柱沥粉贴金包裹,殿顶有旋子彩画,金碧辉煌,属于皇家最高标准的建筑。
泰陵方城明楼和楼前的石五供
值得一提的是,溥仪于 1967 年去世,最初安葬在八宝山,1995 年迁葬到清西陵的华龙皇家陵园。在溥仪墓的两侧,一侧是谭玉龄,一侧是婉容。
泰陵前三路三孔桥上的雕龙
清西陵四座帝陵中,除崇陵地宫被盗外,均保存完整,泰陵的三座石牌坊、昌陵隆恩殿内的花斑石墁地、慕陵的金丝楠木大殿、昌西陵的回音壁、祟陵的铜梁铁柱等,都是清陵建筑中保存最完整的珍品。清西陵从不同侧面展示了中国陵寝建筑艺术风格及皇家宗教信仰的重大发展和变化,不过这个已经是中国帝制的最后阶段,光绪和溥仪是中国的最后两任皇帝,他们在这里聚首,已经是皇陵建筑余晖的最后残照了。
图片 | 翟德芳
排版 | 小谢
设计 | 子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