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是生命的保证,它提前保障了我们的永恒。”意大利学者 Umberto Eco 曾为书籍存在的意义做出辩护,“被发明以来,书籍就如同轮子、铁锤、汤匙一样,我们再也发明不出比轮子更好的轮子、比铁锤更好的铁锤、比汤匙更好的汤匙,因为在它们所要发挥的功能中,它们已居最优等的位置。”书籍已被视作理性与智慧的完美载体,亦是人类进化的线索。
Umberto Eco 著作
而书店作为书籍的庇护所,更是精神的栖居之处。早在1956年,位于纽约的城市之光(City Lights)书店出版 Allen Ginsburg 诗集《Howl》为节点,成为“垮掉派”文学的腹地,成为彼时作家与思想家的聚会场所。时至今日,它仍然守护着异议发声的权利,使多维的文化得以呼吸与反思,并作为书店空间与出版机构的集合体,记录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轨迹。
纽约城市之光书店,以及汇聚于书店前的垮掉派代表人物
书店在城市文明的刻画中,更成为了一个独立的意象。在 Woody Allen 的都市爱情小品中,便频繁出现书店场景,从《安妮霍尔》到《曼哈顿》再到《午夜巴黎》,主人公们穿行于书架之间,讨论自生于书籍中的诗歌、历史或是哲学。在镜头的切换与爵士背景乐的渲染间,剧情在书店间得到催化,精神性的互动就此展开,影片中一个个城市公民、知识分子形象变得更为翔实而生动。
影片《安妮霍尔》中书店的场景
由此,书店成了独特而多义的公共空间,在这片空间内,日常凡俗可以被束之高阁,纯理性思考得以受到召唤,诗性与哲理亦于油墨气息中显现、繁杂的信息更在纸张间得到审慎遴选。它亦可以是一座避世岛屿、一个思维驿站、一所能量供给中心。
言几又·迈科中心旗舰店
意在探索书店的未来图景、发展线索、创新途径与跨界意义,7月6日,以“创变空间 未来智界”为主题的2019第三届亚洲书店论坛于西安开幕,其中涵括主题论坛、作家专场、公共文化空间专场、书店专场、出版社专场、设计师专场六大专题论坛以及陕派文学成果会,以多维的视角纵深探讨书店的当下与未来形态。
第三届亚洲书店论坛现场
“从根植书店行业本身,延伸至文学、商业、设计、文化空间等书店生态链,自17年以来,亚洲书店论坛在推动文化发展产业交流、全民阅读的方面,已经形成强大的号召力和行业的影响力。”作家贾平凹在开幕式中对亚洲书店论坛历史进行回顾。在他看来,书店的定义从“知识分子容器”到“大众阅读消费”,进而来到现下的“公共文化空间”,而2019 年更是行业发展的转折点,书店的价值将会添上一层未来主义的色彩。于数字时代的驱动下,书店将以新方式和顾客建立更多的联系,用服务、活动、空间吸引读者回到实体书店,而诸多的因素可以让实体书店成为社区的一部分,以文化丰富生活,从而完成实体书店的使命。
第三届亚洲书店论坛开幕仪式现场
在主题论坛中,亚洲书店论坛发起者言几又品牌创始人,言几又文化集团董事长兼CEO但捷同样谈及书店角色的转变,从“知识的殿堂与文化的载体”到“文化地标与生活方式的载体”,就言几又书店而言,它更以文化符号与文化地标的形式逐步成长。将设计语言贯通于书店内外,美学空间就此生成,艺术与时尚亦称为言几又的写照,由此方可吸引读者,将书店的美学与功能性贯彻通透。
主题论坛现场
“借助与设计力所推动的在地性场景的构建,借助社交网络的传播,从对用户的经营和运营,沉淀出社群,”而场景实验室创始人吴声更以专业角度剖析了言几又的经营哲学,“这个时代的流动性、流变性,更能够被我们反复所提润、所参与的情感本身,从而发挥知识的价值。”
“书店为载体的文化空间,应承载更多需求”普适与个性化在洪泰大文娱产业基金合伙人金城的发言中向辩证统一弥合,于是书店的美学填补了个性化需求的满足,而为其普世价值做出了进一步的强调,这亦是书店未来发展的趋势之一。
主题论坛现场
在“空间无界 书店未来”为主题的书店论坛中,书店作为线下文化空间,其经济体验的功能性得到了进一步的阐释,言几又创始人但捷更强调了书店得以立足于当前的四个核心能力,文化氛围打造能力、设计力、场景营造能力、生活方式提案能力,并将其全面落实于书目筛选,氛围渲染、线下体验之间。
而此般生活文化场景在广州 1200bookshop 创始人刘二囍眼中则更具有多重维度的解读——时间与空间的可达性、包容性与可控性,将公共空间中潜藏的多种情形加以预测后,实体书店更具有了其变化的可能性,收纳更多的公共性语意。
由此“书店成为了一个书房,也是一个展厅,也是一个讲堂,也是一个会场,还是一个客厅,它所有的功能在当下它符合了今天城市人的需求,它才能立足。”在对谈环节中,发言人如是总结道。于是,书店与其他产业的跨界联合,亦在变奏与衍生间将空间的公共性再次加持。
书店论坛现场
而在公共文化空间专场论坛,陕西省图书馆馆长助理 解虹、西安美术馆馆长 杨超先生、陕西历史博物馆研究馆员、陈列展览部副部长 杨效俊女士以及纪录片导演、艺术学博士祝勇先生的对话中,书店、图书馆以及美术馆作为文化集合体中,空间与人、人与人、思想与人的更在他们的阐释中打破其间结界。
公共文化空间专场论坛现场
作为亚洲书店论坛的发起方,言几又以“传达·生活·可能”为理念,以实体空间为背景,集合生活方式、多元业态和文化资源,以文化和精神内核为城市构建出一个又一个“生活方式体验空间”。
在此次的分享与对谈间,书店的发展脉络愈显清晰,而书店作为文化产业间重要的一环,更作为一座多义的公共空间,未来发展的畅想与实践亦将渐次走向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