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丐皇帝“朱元璋与“大脚”马皇后的神仙爱情

五月初的天,太阳暖洋洋地照着豪州大地,淮水泛着微波流向东方,真是难得的一个没有战事的日子。郭子兴部署好队伍,回到内室,和他的第二个妻子张氏闲话,顺便谈起把养女给朱元璋做妻的事儿来。张氏很赞成,还说:朱元璋度量大,有谋略,一定会是个好丈夫和好女婿。郭子兴

的养女马氏,宿州(今安徽宿县)人。父亲马公,名字不得而知,母亲郑氏,很早就去世。马公因杀了人,从宿州逃到定远(今安徽定远),和郭子兴过往密切,就把女儿托付给郭子兴。马公死后,郭子兴待马氏如亲生女儿。现在,订了朱元璋和马氏的婚姻,郭子兴和张氏都很高兴。在五月中的一天,他们为朱元璋和马氏举行了婚礼。因为大帅的养女结婚,谁不趁这个机会讨大帅的欢心呢?所以,结婚那天还挺热闹,许多人都送了礼。这年马氏二十一岁,她就是后来明太祖朱元璋的孝慧高皇后。朱元璋娶了大帅的干女儿为妻,身价陡然高了许多,此后,军中上下都另眼看待,称他为“朱公子,那初来时身穿破衣穷僧的形象,在人们心目中慢慢地谈化了。

朱元璋当皇帝以后,曾在洪武四年(1371 年)派礼部尚书陶凯到宿州为马氏皇后的父亲马公陵墓立庙,并亲自撰写了祭文。他在祭文中写道:“我听说,自古以来创业的君主,必得贤后以为内助,才能共定大业”。的确,马氏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贤内助”。朱元璋能平定天下,建立明朝,是与马氏的帮助分不开的。

元至正十二年(1352 年)五月,朱元璋娶马氏为妻,开始了他们漫长的伴侣生涯。但开头的路并不平坦,他们正处在元末农民起义的激流中,而且要处理一些错综复杂的矛盾。别的不说,单是搞好和郭子兴的关系,就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郭子兴, 原是定远县一个有名的土豪,他们兄弟三人,都是经营生计的能手。只是由于门户低微,常受地方官的欺侮,才忍气广纳江湖好汉,用钱交结朋友,最后发动了濠州起义。但郭子兴性情急躁,又嫉才妒能,不能容入,好听闲话,做事迟疑,所以常和同僚、部下闹意见,伤和气。朱元璋则不同,他办事周到,敢做敢当,有勇有谋,胸怀豁达,善于团结人,所以得到上下左右各方人士的仰基。越是这样,郭子兴就越是有气。由此,丈夫和女婿之间的关系难免有时

紧张。

当郭子兴遇到难事,需要朱元璋帮助调处的时候,就格外亲热,甚至胜过亲生儿子。当郭子兴处理问题比较顺手时,对朱元璋就改变了态度,说话时,脸变长了,眼睛圆了,气也粗了。每到这时,朱元璋就格外谨慎,态度尽量温顺,语言尽量委婉。同时,马氏也拿出个人的积蓄,讨好张氏,让她在郭子兴面前说些朱元璋的好话,来缓和翁婿间的紧张关系。尽管如此,朱元璋仍免不了吃些苦头。,一天,郭子兴在泰州城内的大帅府召开重要会议,讨论今后的军事行动。会上,将领们各执已见,议论纷纷,认识始终不能一致,郭于兴极为烦躁。这时,朱元璋站起,不慌

不忙详细讲出自己的见解。他指出,经守豪州为立足所必需,但是若不努力向其它地方发展,则必被元军困死。他还对可发展的地区进行了分析。

朱元璋见地得当,受到了很多人的赞许,却极大地伤了郭子兴的自尊心。第二天,郭子兴就找个借口,把朱元璋关到一间幽暗的小屋里,还嘱咐伙房师傅不得送饭。转眼太阳落山一天就要过去,军营晚饭刚刚开过,朱元璋却水米未进,这可急坏了马氏。她来到伙房,乘师傅不备,很快拿起一个炊饼就往外走,刚出伙房门,就见张氏迎面走来,只好把炊饼放入怀里,前去拜见张氏。刚出锅的炊饼烫得马氏紧皱眉头。张氏见她的样子有些蹊跷,详加询问,才知道事情的原委,急令取出炊饼,马氏的乳房已被烫烂。

后来,由于张氏劝说,郭子兴才解除了朱元璋禁闭。这件事情的发生,以及当时淮河流域灾荒

连年,粮食歉收,濠州城里的储备粮日渐减少,马氏便在自己的住房里私存了一些粮食、蔬菜和各种肉类,以供朱元璋困乏时需用,而马氏却紧衣缩食,经常半饥不饱。这使朱元璋深为感动,直到他当了皇帝以后,对此仍没有忘怀,还常常讲给大臣们听,每当和大臣们讲起往事,也总要述说马氏的贤慧,认为可以和唐朝的长孙皇后相媲美。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