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20飞机从头到尾全部由我们中国人自己飞出来,运-20试飞中的惊险故事

飞行试验是一个三高型工作,高风险,高科技、高消耗,试飞员们,作为天之骄子,作为叩天门闯险关的勇者,是刀尖上的舞者,和平时期离死亡最近的人。运-20的研制走了一条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道路,其试飞过程同样如此。在重重挑战面前,试飞员们立志“依靠自己的力量把飞机飞出来”,在很多高难风险科目上取得前所未有的突破。

运-20的研制走了一条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道路,其试飞过程同样如此

所谓“飞边界”,就是试飞员在真实飞行状态下,对飞机的飞行高度、速度、迎角、过载、发动机起动、武器发射等各种边界状态,进行试飞考核,飞出各种极限数据。这是一个个接近、达到甚至超过飞机设计的高风险试飞科目,一般训练中绝对禁止,但试飞员必须飞出数据。一位常年从事这种“冒险飞行”的试飞员说:“边界飞行,飞机都处于非常危险的状态,因为它不可控,而一旦超越了边界,飞机更是处于复杂状态,要把它从边界挽救回来,难度极大。试飞员只有通过特殊操控才能控制和挽救飞机,否则,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飞机坠毁……”

比如失速,“小飞机讲尾旋,大飞机讲失速”,在大飞机试飞过程中,它被视为难度最高、风险最大的科目。世界试飞史上,曾有试飞员由于飞失速压力过大,“一夜白头”。当飞机的迎角增加到某一数值后,飞机的升力系数如不升反降,导致飞机升力迅速小于飞机重力,飞机便会很快下坠,这被称为“失速”。飞机失速后,就是一点也不能上升,要往下掉,这个时候事故比较多,试飞员必须赶快采取措施。

运-20试飞员首次独立完成运输机所有高风险试飞科目,为其列装服役,奠定了基础

对运-20的试飞员们来讲,这更是一个从未涉足过的科目。“说实话,我当时做好了‘请外援’的思想准备。”运-20试飞总师霍建武曾坦言。但是,试飞小组从一开始就下定决心:一定要依靠自己的力量,把失速科目飞出来!

这并非盲目的自信。开飞前,他们做了大量准备工作,进行了充分的试验验证,操控技术、飞行经验都已积累到位。第一个飞行日,试飞员4次进入失速,成功改出。在之后的试飞过程中,他们数百次进入失速,在空中不断逼近极限,一点一点摸清了各种条件下的状态数据,彻底攻克大飞机失速难关。“失速”能力的具备,对于一支试飞队伍的水平具有里程碑意义。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像颤振、大侧风、高温、高原……这些在以前民用运输机试飞中不得不依靠“外援”的高风险科目,被试飞员们一项一项“啃”了下来,取得了大量“零”的突破。

“运-20飞机从头到尾,全部由我们中国人自己飞出来。”邓友明自豪地说。

在5年的试飞期间,他们承揽的科目都是创新性的,都是以前没有飞过的,凭着他们的胆识,凭着他们的勇气,凭着方方面面的技术性的支撑,用地面保空中,用方法保结果,用数据保安全,取得了一个又一个层级的进步,完成了相应适航安全性要求的所有科目,保证了大运飞机顺利投入到部队的使用当中。

运-20在试飞中,经受了各种极限考核试验,圆满通过了一次又一次的极端考试

在这个过程当中遭遇的险情也好,或者过程当中发现的问题和漏洞也好,都是凭着整个团队共同协作的精神,凭着多年来的试飞组织经验,凭着试飞精神,化解了一个又一个难题,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推进整个试验鉴定工作,才有了大运服役。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