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近代史上,南京国民政府向来有“蒋宋王朝”的别名,蒋介石掌控军事大权,而宋氏家族则牢牢把握财政命脉,其中尤以宋子文为代表,而非广为人知的两位第一夫人宋庆龄与宋美龄。
宋子文及其姐夫孔祥熙长期担任财政要职,对南京国民政府的经济稳定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蒋宋家族之间的联盟并非坚不可摧,双方存在诸多分歧与冲突。
1933年夏季,宋子文成功访问欧美诸国,已经成为中外瞩目的政坛领袖。
1933年的宋子文
李建国 历史学者
“在罗斯福总统支持下,宋子文与美国金融复兴公司就达成了一个5000万美元的《棉麦借款合同》。”
《中美棉麦借款合同》
庞勉 历史学者
“在当时人们的视角中,美国的这笔贷款虽在一定程度上涉及推销其过剩农产品的考量,但也体现了中美双方共同的利益诉求。”
然而,形势急转直下,舆论风传宋子文即将离职的消息。
1933年10月28日,行政院副院长、财政部长宋子文已递交辞呈,准备离职,这一消息在南京、上海两地引起了广泛关注。
汪艺 军史作家
“访问欧美期间,极力引入英美的援助就被日本视为‘以夷制夷’的行为。于是日本政府开始暗中运作,强迫南京政府将宋子文撵出政府。”
李惠萍 历史学者
“日本驻华公使也好、前任的国联理事局副秘书长也好,一再警告蒋介石和汪精卫,一定要将宋子文免职。”
宋子文自1928年初起担任国民政府财政部长一职,直至1933年10月最终辞去这一职务。他成为了除孔祥熙之外,在该职位上任职时间最长的财政部长。
在长达六年的任期内,宋子文的财政部长职务并非持续不变,期间他共计四次递交了辞呈。这些辞职行为或出于真实意愿,或出于某种策略考量,持续时间长短不一,背后原因亦各不相同。
1928年的宋子文 及 1933年的宋子文
老同盟会会员、粤系著名将领莫雄曾回忆道:“宋子文在1932年末至1933年秋曾计划联合张学良倒蒋”。
莫雄的回忆并非空穴来风,在当年的报纸中就曾报道一则传闻:蒋宋曾在办公室中争吵起来,蒋介石扇了宋子文两耳光,双方大打出手。事后,宋子文辞去行政院副院长及财政部长之职,从此十年间没有在蒋政府中担任职务。
很显然,两人的争吵绝非意气之争,而是一场隐秘的政治斗争。
1933年3月初,税警总团突然接到调令,秘密从连云港的海州站出发,绕道平汉线北上,直逼蒋介石在石家庄的行营。队伍经过郑州时被河南省主席刘峙发现,调查后得知这是宋子文下达的命令。
税警总团是一支用于缉私征税的非正规部队,也是宋子文在1930年任财政部长期间建立的私人武装。
根据莫雄的回忆录所述,这实际上是一场宋子文联合张学良发动的倒蒋行动,但这次行动最终被化解。
税警总团
1933年间,宋子文秘密往返北平几次,与驻军北平的张学良密商。
张学良此时率有30多万东北军,执行了蒋介石的“不抵抗主义”,从东北撤退进了山海关。张与宋的感情一向不差,宋知张一向对蒋不抵抗日寇非常不满,于是策动与张联合倒蒋,遂一拍即合。
——《莫雄回忆录》
莫雄在回忆录中提及的这场宋张联合的倒蒋行动,在历史中并没有发生。然而他的描述不禁让人联想到三年后著名的西安事变。
陈永祥 广州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在西安联合发动了兵变,拘禁了蒋介石,并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要求。宋子文以在野身份参与了之后的谈判,并推动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郭建勋 历史作家
“这两次的诉求都比较相似,他们目标不是要为了推翻蒋介石的统治,不是想肉体消灭蒋,而是通过兵变逼得蒋介石要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张学良与蒋介石
远人 历史作家
“关于这个事件,包括西安事变在内,存在若干相似之处。其中张学良是关键的策划者。在1933年初以及1936年末,张学良均承受了双重压力。一方面,蒋介石、汪精卫等人施压,要求他指挥东北军对抗其他势力;另一方面,东北军内部也存在压力。自东北失守后,从将领到士兵,普遍怀有重返故土的强烈愿望。”
宋子文为什么会联合张学良倒蒋呢?蒋介石又是如何应对这次卧榻之侧的危机呢?
探究蒋宋矛盾的线索,需回溯至九·一八事变、宁粤对峙、一·二八事变(第一次淞沪会战)、长城抗战、热河失守等重大历史事件。
在这些事件中,双方原本的政治联盟关系逐渐疏远。
由于政治利益的冲突、政治理念的差异以及家族内部的分歧,矛盾逐渐加剧... ...
更多精彩内容
敬请关注凤凰大视野
《危险关系——蒋宋恩怨四十年》
来源:凤凰大视野
编辑:杨龙、yii、漪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