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SOS儿童村——给孤儿孩子一个真正的家

你心中的慈善组织是怎样? 在中国,有这样一个孤儿群体 高考百分百入学率 文明标兵,三好学生,德艺兼备

你心中的慈善组织是怎样?

在中国,有这样一个孤儿群体

高考百分百入学率

文明标兵,三好学生,德艺兼备

在中国,有这样一个孤儿村落

零孤儿人生伤亡事故

零刑事发案率

吸毒、虐待、性侵

在中国,有这样一个慈善机构

这就是中国SOS儿童村

在慈善组织频频面临一些质疑的当下

中国SOS儿童村正在步步成长,枝繁叶茂

什么是中国SOS儿童村

中国SOS儿童村成立于1984年

是国际SOS儿童村组织成员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主管

是救助庇护社会孤儿的公益机构

中国天津SOS儿童村于1984年11月奠基(左数第四位海尔曼·格迈纳尔是国际SOS儿童村创始人)

经过三十多年的建设

全国共有天津、烟台、齐齐哈尔、南昌

开封、成都、莆田、乌鲁木齐、拉萨、北京

10所SOS⼉童村

截至目前中国SOS儿童村共收留抚养3138个孩⼦

中国SOS儿童村分布图

每个儿童村有12-18个家庭

每个家庭由按严格条件招聘的妈妈

和7-8名儿童组成

妈妈们都是自愿加入的女性

且承诺不再有自己的婚姻和家庭

孩子们大多为孤儿,也有失去家庭关爱的孩子

在儿童村的家庭里

在妈妈的呵护下

这些原本失去父母,失去家庭的孤儿

在儿童村体会到了母爱与家庭的温暖

他们可以像正常家庭的儿童一样

充分享受医疗保健、义务教育等权利

中国SOS儿童村有哪些组织建构

中国SOS儿童村里的“妈妈”是一个对于儿童成长十分重要的角色。她们都自愿参与这其中,为这些无家可归的孤儿奉献自己的爱与关怀。每位妈妈没有自己的家庭,带领7-8位孩子,组成一个新的“家庭”

SOS儿童村家庭

SOS儿童村妈妈

在这个“家庭”里,妈妈主要负责一日三餐的饮食搭配,保证孩子们有较好的精神面貌,承担这个家庭的家务劳动工作;对于小学一二年级的孩子,妈妈还需要每日接送上下学;在精神、心理方面,妈妈还需要能够教育管理孩子,使家庭处于和睦的氛围之中。

SOS儿童村妈妈和孩子

在服务满15年、约40岁时,每一位妈妈都有一次机会选择退出儿童村或是继续留下来工作,但2014至今,尚没有一位妈妈选择中途退出,而都是一直在这个无私奉献的岗位上工作直至退休。

SOS儿童村妈妈和孩子

更令人感动的是,妈妈们的工资每月只有三四千元,虽然儿童的穿衣和基本伙食完全有保障,但妈妈们还是会尽力用自己的工资给孩子们改善生活。

可以说,这样的一个职位是丝毫不求回报的,是完全把自己奉献给孩子们的。

聚焦:齐齐哈尔市sos儿童村全职妈妈——韩春梅

打开凤凰新闻客户端 提升3倍流畅度

SOS儿童村兄弟姐妹

一个SOS家庭中不同年龄的男女孩成为兄弟、姐妹,原生兄弟姐妹会被安排在同一个家庭里。妈妈、孩子们相互之间的家庭成员关系是维系一生的情感纽带。

SOS儿童村兄弟姐妹们

SOS儿童村房屋

房子是SOS妈妈和孩子们的家。每⼀个家有自己独特的感觉、生活节奏和规律。在这样⼀个家里,孩子们能得到安全感和归属感。孩子们⼀起生活、相互学习,共同承担日常家庭生活中的责任,并分享喜怒哀乐。

中国SOS儿童村村落

不同的SOS家庭组成村落社区,这样的社区为孩子们的幸福童年提供积极的环境支持。村落里的家庭可以分享经验、相互帮助, 同时,他们也是周围更大的社区中积极、有贡献的成员。孩子们通过他们的家庭、村落、社区,学习锻炼如何积极地融入社会。

中国SOS儿童村的现状如何

全国各地的SOS儿童村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

但是,如今的SOS村依然存在很多问题

在社会关注度方面

我们中国的SOS村远不及国际上的SOS村知名

这也就导致国内很少有人关注它

无法获得社会各界的帮助

2019年

国际上对于中国的SOS儿童村日常经费的援助将为零

而妈妈们的工资由八十年代的近千元

到如今只有三四千元

这样的现实,令我们担忧

我们希望

您能够从此刻起

呼吁身边更多的人关注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

加入SOS儿童村助养人计划

为孩子们的未来奉献出一份力量

SOS儿童村助养人计划

打开凤凰新闻客户端 提升3倍流畅度

一对一助养

年捐赠12000元人民币及以上的捐助者

会自动成为儿童村一名不满14周岁孩子的单独助养人。

年捐赠6000元人民币及以上的捐助者

会自动成为儿童村一名14周岁及以上孩子的单独助养人。

多对一助养

年捐赠1200元人民币及以上的捐助者

会自动成为儿童村一个孩子的助养人。

这个孩子将被多名助养人共同助养

企业助养家庭

年捐60000元以上,即可助养一个家庭

助养回馈

助养人可以前往儿童村预约探视助养的孩子

助养套装:

助养手册、签注、明信片、成长报告、捐赠发票、证书

企业助养:

可在家庭门口悬挂助养牌匾

更多关于助养的问题,请点击助养常见Q&A了解详情。

让我们一起携手

助力孩子的美好未来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