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亿之城常州“再出发”

图片

数字是有分量的,近日,常州市政府工作报告公布了一组数字:预计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8%左右,迈上万亿台阶,成为全国人口最少、地域面积较小、人均水平较高的万亿之城;新能源产业产值达7500亿元左右,整车产量近68万辆,投资热度全国第一……

在刚刚过去的常州市两会上,市委书记陈金虎用六个“万亿之城再出发”道出了常州下个万亿之路的信心与决心。

这座因为“新”能源而杀出重围的“新”万亿之城,又将迎来哪些新机遇?

新能源“破题”,常州迈向“万亿之城”

陈金虎是这样总结常州的万亿之路:常州成为全国人口最少、地域面积较小、人均水平较高的万亿之城,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同类城市前列,走出了一条实体支撑、自立自强、内外兼修、融合均衡、勠力同心的奋进之路,实现了综合竞争力、资源集聚力、区域辐射力、发展影响力的大幅跃升。

图片

紧扣“国际化智造名城、长三角中轴枢纽”城市定位,常州正实施“532”发展战略,聚力打造新能源之都,建设“两湖”创新区。

经济竞速,是一场全方位的实力角逐,万亿之城俨然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常州何时突破万亿元大关一直备受瞩目。在兔年“新春第一会”上,常州就已明确:今年常州将满怀豪情迈进GDP万亿之城。

对于这座全国人口最少的万亿之城来说,2023年是极不平凡的。从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7%的平稳开局,到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0%,再到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8%左右,“跃动”的数字标注了常州高质量发展的坚实步伐,这座城市从新春第一会开始就铆足了劲儿在冲刺万亿之路上奔跑。

正如常州市委书记陈金虎所说:“2023年,常州高质量迈入GDP万亿之城,这是城市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

常州能够异军突起,与选对赛道关系密切。每一次产业风口,都是城市洗牌的机遇。

聚焦省内,自从南通夺走省内“万亿俱乐部”第四把交椅,常州凭借着对新能源产业的长期布局,逐渐找到一条全新的发展之路。

放眼全国,常州与烟台的卡位之争可谓是万众瞩目,区域竞争压力加大的同时也彰显着“腰部城市”加速崛起的城市脉动。

从光伏、动力电池到新能源汽车,正在以席卷之势,重塑城市矩阵。事实上,常州是中国最早投资新能源产业的城市之一。

常州立志打造“新能源之都”,新能源产业正是2023年常州晋级“万亿俱乐部”之路上最厚实的奠基石。2023年,常州市新能源产业产值达7500亿元左右,占全市工业产值规模近三分之一,新能源整车产量近68万辆,投资热度全国第一。

2023年,常州发力新能源产业,出台10条重磅政策,成立新能源集团,设立新能源产业投资基金,举办世界新能源博览会。基于此,光伏产业规模接近全国十分之一;动力电池产业链完整度达97%,居全国第一;新能源汽车及核心零部件产业产值达4700亿元。

事实上,常州新能源汽车的迅猛增长,离不开汽车企业巨头的加持。“2+5+N”新能源产业链中的“2”便是理想、比亚迪两家整车企业。当前,常州已形成较为成熟的新能源企业和研发集群,在全市95家上市企业中,新能源产业链上市公司38家,占比40%,总市值占比超过6成。

万亿之城再出发,不久前,江苏省印发《关于支持常州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支持常州高质量推进太阳能光伏、动力及储能电池、新型电力装备以及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链创新升级,打造“新能源之都”城市名片,到2025年,常州新能源领域产值规模力争超万亿元。

新起点,再出发

图片

从GDP排名全国第41位到成为全国第25座万亿之城,常州用了四十余年。回顾百年工业史,以工业实体经济为核心一直是常州鲜明的城市烙印。

万亿之城往往意味着更优秀的人才资源以及更占优的营商环境。常州“人才地图”显示,1257家新能源规上企业共引进人才21988人,占全市引进人才总量的18.32%。

去年底,常州“两湖”创新区总部经济区首座总部大楼——苏澳大厦勘察设计项目正式启动。

今年年初,万亿之城引才聚才再放大招。在人才招引方面,常州开启创新实施三年期高层次人才“双岗互聘计划”,每年遴选1000名以内具有博士学位或副高(含)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高层次人才,在全市高科技企业、高校以及科研院所之间开展双岗互聘。

常州以不占优势的地域面积和人口,迈入“万亿俱乐部”,发展的效率足够亮眼。对于常州来说,在新能源时代把握制造业变革,建设制造强市,夯实发展后劲尤为重要。

在刚刚过去的常州市政协十五届三次会议开幕会上,市委书记陈金虎用六个“万亿之城再出发”道出了常州立足新起点的信心与决心。

以创新为抓手,在最新出炉的国家创新型城市全国20强中,常州排名17,剔除4个新增直辖市,常州位列全国第14,实现进位;去年首次入围全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强城市、位列第8位。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56%;全社会研发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3.43%;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9%;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23件以上。

去年11月1日,常州发布的合成生物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及《若干措施》也标志着常州正式官宣布局新产业,进军新赛道。

历经十数年的培育,新能源产业给予常州迈向“万亿之城”的雄厚底气以及丰厚“家产”。正式“押宝”合成生物产业,则是常州前瞻布局未来的又一创新尝试。

合成生物已成为世界各国争先抢占布局的未来产业之一、国际竞争的主要焦点领域。早在去年10月,百亿级项目——普罗吉蛋白质药物基地落户常州西太湖科技产业园,将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竞争力的重组蛋白质药物。

布局又一“新风口”的常州,正不断汇聚新发展动能,赋能高质量发展。

常州市政府报告中,“未来产业”一词,也被频频提及:

竞逐未来产业赛道。深入实施“合成生物10条”,建好长三角合成生物产业创新园等重大载体,培育重大项目10项;

制订出台化合物半导体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和政策举措,加快打造龙城芯谷。

培育新质生产力,瞄准科技最前沿。2024年的常州,有着坚如磐石的底气以及重“新”再来的恒心。正如陈金虎所言:“龙城相遇龙年,必将激荡一往无前、势不可挡的磅礴力量。”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