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炉】造车新势力2022年成绩单出炉,仅埃安、哪吒、极氪达成年度目标;鸿腾精密宣布1.86亿欧元并购PRETTL SWH集团

1.造车新势力2022年成绩单出炉,仅埃安、哪吒、极氪达成年度目标

2.鸿腾精密宣布1.86亿欧元并购PRETTL SWH集团

3.恒大汽车:恒驰5已交付324辆,债权人要求1月5日前偿付468万欧元

1、造车新势力2022年成绩单出炉,仅埃安、哪吒、极氪达成年度目标

【编者按】即将过去的2022年,半导体行业依然在挑战中前行。后疫情时代、行业下行、地缘政治等因素仍深刻地影响着全球半导体产业链及生态。2023年全球半导体行业如何发展?新的挑战又会从何而来?为了厘清这些问题,集微网特推出【2022-2023专题】,围绕热门技术和产业,就产业链发展态势、热点话题及未来展望做一详实的总结及梳理,旨为在行业中奋进的上下游企业提供可以参考的镜鉴。

集微网消息,1月1日,有超过11家造车新势力陆续发布了2022年12月汽车交付量(销量)数据,笔者据此统计发现,主要造车新势力中,2022年仅有3家车企达成年度目标,其余造车新势力中,包括备受关注的问界、蔚来在内,即便年底冲量,距离达标仍有较大差距。

重要的是,随着补贴正式退出,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全面进入市场化发展新阶段,继自由家、威马、云度、爱驰、恒驰、法拉第未来、宝能等车企之后,谁将在2023年掉队?谁又将脱颖而出?已成为造车新势力2023年发展新重心。

年度成绩单出炉,仅3家车企达成目标

1月1日当天,有超过11家造车新势力(含传统主机厂设立的新能源汽车品牌)陆续发布了2022年12月汽车交付量或销量,至此,2022年的年度“成绩单”也随之出炉。经过又一年的创新发展,11家广受关注的造车新势力在2022年表现如何?

从单月数据看,2022年12月交付量颇具亮点的3家企业分别为埃安、理想和蔚来,其中,埃安年度第三次单月销量突破3万辆,已成为造车新势力的领跑者;理想汽车则首度实现单月交付量突破2万辆,需注意的是,理想也是头部造车新势力中,车型最少但销量突出的一家车企。而蔚来在经历长达1年的徘徊后,于11月、12月连续两个月创新高,再次证明其造车新势力领跑者的实力。

另一家头部造车新势力小鹏汽车虽然12月销量并不凸显,但与其8-11月的低迷表现相比,大有王者归来之势,也是小鹏汽车调整组织架构后,单月销量重回万辆以上,不过与上年同期相比,小鹏汽车12月销量仍呈下跌趋势。

极氪和问界则继续保持平稳发展趋势,维持月交付量破万的发展节奏;创维与合创也基本保持平稳趋势,并未有重大突破。

在部分车企发展创新高之时,也有部分车企不仅未能保持此前发展势头,在年底冲量背景下,销量还出现大跌的情况,哪吒和零跑就是其中的两家。哪吒于9月、10月连续两个月单月交付量突破1.8万辆,最有希望成为一线、二线造车新势力中,首家单月交付量突破2万辆的车企,但实际情况相反,12月交付量不及8000辆,同比也呈下跌趋势。零跑的下跌趋势表现得更早,自8月交付量创新高后,一路下跌至今,特别是成功上市后,冲量反而凸显出颓势。

另外,东风岚图低迷走势仍在延续,12月销量同比腰斩,未来蓝图几何仍未可知。

造车新势力2022年12月及年度销量统计(单位:辆)

从年度销量看,埃安凭借全年领先销量表现,年度以27.1万辆位列第一;哪吒虽然12月销量大跌,但凭借此前的优异表现,成为除埃安外,首家年度销量超15万辆的造车新势力;零跑、极氪、创维、合创等,年度销量也同比大幅增长。

不过,蔚来、理想、小鹏3家头部造车新势力年度销量同比增速远不及其他企业,发展后劲存在掉队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从年度销量目标达成率看,仅埃安、哪吒、极氪3家车企达成年度目标,其中,埃安已开始冲击2023年60万辆的新目标。其余品牌中,“蔚小理”虽然为今年制定了合理的销量目标,但整体上月交付量均未实现大突破,导致年度目标达成率偏低。

广受关注的问界品牌,根据余承东2022年年初设想的30万辆交付目标,其年度目标达成率仅为25.3%;如果按多轮调降后的8万辆年度目标计算,其年度目标达成率为95.23%。

面向2023,谁将出局,谁又将脱颖而出?

随着2022年成绩单的出炉,代表着过去一年的努力已尘埃落定,回顾过去一年,造车新势力仍在快速发展,在给讴歌、猎豹、广汽菲克、北京宝沃、陆风汽车等传统燃油车企业带来发展压力之时,彼此间的比拼已在加剧。

小米雷军称,“我们成功的唯一途径是成为前五名之一,并且每年出货量超过1000万辆,竞争将是残酷的。”华为余承东认为,中国汽车市场最终主力玩家将不超过一手之数。李斌也希望蔚来到2030年成为全球前五的汽车制造商之一。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道路上,未来谁能活下来,谁能进前五已成为造车新势力关注的新方向。

事实上,2022年已有一批造车新势力受困甚至倒下。

其中,云度、爱驰在2021年发展势头失利的背景下,2022年继续被边缘化;上汽智己自2022年6月交付以来,仍在证明自己的存在价值。

相比上述3家品牌,威马的掉队广受市场关注。该企业于2022年6月1日启动港股IPO,但随之而来的不是交付量重回上升通道,而是高管天价年薪争议、巨额亏损、关店裁员、资产被冻结等一系列困境,2023年,其所面临的挑战远不止掉队那么简单。

另一家明星造车新势力则倒在了量产前的临门一脚。李一男打造的牛创新能源于2021年4月被曝已在造车,至2022年10月,首款车型自游家NV正式上市,但仅过2个月,自游家官宣无法交付汽车并启动退款。自游家来得出其不意,倒得也猝不及防。

需特别指出的是,房地产跨界造车的宝能和恒大,2022年即便使出千般自救手段,发展前景仍一片渺茫。其中,宝能新能源车尚未推出,同一集团体系下的观致汽车已然倒下。恒大汽车自10月交付以来,仅交付了324辆,恒驰新能源汽车集团总裁刘永灼所宣称的“大卖已成定局”能否实现仍为可知,但欠薪裁员、资产被法院强制执行持续上演。与恒大关联密切的法拉第未来,汽车量产落地仍遥遥无期,不过内斗夺权已实现多次更迭。

在车补退出后,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全面进入市场化发展新阶段,可以预见,造车新势力们将加快步伐,以争取脱颖而出,不仅要解决销量增长乏力的问题,还要直面比亚迪、特斯拉的全面竞争。

“蔚小理”能否突破自我,在2023年长足发展?极氪、问界能否突破“1万辆”瓶颈,尽快达成单月2万辆的月交付量?哪吒、零跑何时重回上升通道?创维、合创、岚图等又将如何打破桎梏实现快速增长?埃安将如何迎接销量翻倍的新挑战?尚未量产的小米汽车将如何蓄势待发以期后来居上?

另外,盈利压力也变得更为紧迫。市场化竞争新阶段,造车新势力融资的难度增大,头部造车新势力虽然手握庞大现金流,但威马的窘迫近在眼前,提升盈利能力变得更为紧迫。总结2022年,面向2023年,造车新势力们已开启新征程。

2、鸿腾精密宣布1.86亿欧元并购PRETTL SWH集团

集微网消息 近日,据中国台湾省媒体联合报报道,鸿海旗下鸿腾精密科技(FIT)宣布,以1.86亿欧元收购德国汽车线束PRETTL SWH集团,扩充FITEV关键零组件实力,预计2023年第二季度完成收购程序。

对于这一收购举动,FIT表示,由于看准PRETTL SWH集团产品组合专注利基型市场,与过去FIT在资通讯市场锁定高毛利、高精密制造的竞争策略不谋而合,不同于车用组件制造厂传统按图施工,PRETTL SWH集团凭借着扎实的车用组件设计能力,长期与车用客户群紧密合作而拥有相当稳定的订单。

FIT进一步指出,PRETTL SWH集团凭借十多年的汽车行业经验,以其领导地位协助客户开发、制造高端车用传感线束及连接器与车用电源解决方案,客户遍及传统车厂与新进新能源汽车厂商,也长期深耕全球大型车用一、二阶供应商。此外,回顾近年来的市场表现,PRETTL SWH集团历史财报表现相当稳健、营运表现也逐年成长,短期内可为FIT带来约显著年营收贡献,未来可望以更佳的产品组合提升FIT的整体毛利率表现。

据FIT方面表示,该项收购短期可为FIT带来约3.5至4亿欧元的年营收贡献,未来可望创造更佳的产品组合提升FIT整体毛利率。

从更长期来看,该项收购对于FIT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FIT表示,这是针对电动车、声学及5G AIoT领域的重要布局之一,朝向2023年“3+3”新产品组合突破3成的目标里程碑迈进。

3、恒大汽车:恒驰5已交付324辆,债权人要求1月5日前偿付468万欧元

集微网消息,近日,恒大汽车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称,「恒驰5」正在量产,并已交付共324辆「恒驰5」给客户。另外,为了节省成本,本集团正进行一系列的减省成本措施,包括减少整体员工数目、安排部分员工停工休息、部分员工减薪等。本集团将继续以最大力度为「恒驰5」量产创造有利条件。

资料显示,9月21日恒驰5量产,10月正式开启交付,首批交付100台。据介绍恒驰5内置高通第三代骁龙8155芯片及5G通讯实现多感官人机交互环抱式3D曲面三联屏,前排双区独立控制自动空调,前排一体式星际运动座椅,主驾12向电动调节,环保液态消声阻尼打造NVH静谧空间,OTA全域进化。

公告同时称,恒大恒驰新能源汽车控股(香港)有限公司,本公司的一家全资附属公司接获代表某债权人行事的律师根据香港法例第32章公司(清盘及杂项条文)条例发出的法定要求偿债书,要求附属公司支付总额4,684,520欧元,声称有关附属公司与债权人所订立清偿协议到期应付的未偿还债务。法定要求偿债书要求附属公司于法定要求偿债书送达日期起三周内(即2023年1月5日或之前)偿还债务,否则债权人或会针对附属公司提出清盘呈请。

不仅如此,企查查显示,近日,恒大新能源汽车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恒大恒驰新能源汽车(上海)有限公司、恒大风驰动力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恒大集团有限公司新增一则被执行人信息,执行标的2.6亿余元,执行法院为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