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相信,一个侏儒症患者能当医生吗?
他3岁因病导致残疾,身高永远定格在90cm;高中毕业,放弃考公务员的机会,一心学医;25岁从卫校毕业,却回乡做村医30多年。
有人质疑他:自己的病都治不好,还给别人治病呢?
他努力钻研,用精湛的医术,守护着2000多位村民的健康。
有人嘲笑他:小矮人,还想娶媳妇儿呢?
他待人真诚,以善良的品格,收获爱情、娶妻生子,儿孙绕膝。
如今,年过半百的他,受百姓传颂,被新华社、人民日报相继报道,让世人惊叹:
残缺的身躯,束缚不了伟大的灵魂!
01▼3岁患病,身高定格在90cm
一个连身高都“不及格”的男孩子,将来要怎么出人头地呢?
连续很多年,肖九林的父母都陷入深深的担忧中。
1964年,肖九林出生在江西省严岗村,父母都是农民,家里条件很是拮据。
肖九林3岁时,突然停止了生长,瘦弱的身躯比同龄人矮了一截。
起初,父母见他能吃能喝,以为只是“发育晚”。
但为人父母,还是无法放心,带他去医院做了检查,却等来残忍的诊断结果:侏儒症。
医生说,目前只能进行激素干扰治疗,但周期很长,费用不少。
一针激素,就要抵夫妻俩好几个月的收入。
在无奈与愧疚交织中,夫妻俩选择放弃治疗,将肖九林抱回家。
他们尝试了民间的很多办法:各种草药方子、针灸、运动......
无一例外,都失败了。
肖九林9岁才上小学,父母背着他上下学;到高中上寄宿学校,凭着90cm的身躯独立生活。
高中毕业那年,肖九林想报考公务员,离开家乡,去外面更广阔的天地发展(80年代高中毕业算是高学历)。
可当他再次回望这个养育他的小山村时,他犹豫了。
这里偏远、落后、留不住人。年轻人都相继出去打工,剩下老人、小孩相依为命,就连生病时也只能硬抗。
难道自己的悲剧,还要在家乡不断重演吗?
念及此,肖九林当即报考了卫校,用三年夜以继日的苦读,来追逐一个平凡而伟大的理想。
“我要学医,我要回家给村民看病。”
02▼成为第一个侏儒村医
肖九林说,他是一只小小鸟,但他也想飞得很高。
1989年,肖九林以优异的成绩从卫校毕业,并考取了乡村医生资格证。
怀着一腔热忱,他回家乡开了个小诊所,希望帮乡亲们看病。
谁知,一盆冷水狠狠地浇在他头上。
一连几个月,几乎都没人来看病,乡亲们都不相信这个“矮脚医生”,一句句质疑深深地扎进了肖九林的心,
甚至有人私下议论:“他自己的病都治不好,还想治好人家的病?”
从小到大,类似的遭遇肖九林已经经历了太多,这次他的回复仍是:绝不轻言放弃。
有人来看病时,他照顾病人细致入微,过后亲自上门回访,询问病人恢复情况。
没人看病时,他便独自钻研医学书籍,向同行虚心请教,在儿科方面建立了专长。
一年半过后,村民们终于认可了他的医术,更被他的赤诚之心所打动。
村里谁不舒服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肖九林,小小的诊所也因此人来人往。
身高带给他的,不只是长相缺陷和歧视,还有一天天一年年数之不尽的障碍,像一条无法跨越的鸿沟。
诊所里,为村民拿药,他要一步一步爬上柜子。
甚至小小的办公桌,对他来说,也高不可攀。
雨天出诊,20分钟的路程,身材矮小的他需要走一个多小时,少不了栽跟斗。
即便跌倒后站起,满身泥泞,他依然笑着往前走。
他不过是想,通过努力赢得别人的尊重;不过是想,用医术帮村民摆脱痛苦。
成为第一个侏儒村医,与有荣焉。
03▼并不“般配”的婚姻
因为侏儒症,肖九林从未奢望过爱情。
肖九林的诊所起步后,他一心扑在医学上,完全忘记了自己的个人问题。
有些热心的乡亲,眼见肖医生岁数到了还是单身,便张罗着给他介绍对象。
被肖九林一一回绝了:“我不想耽误别人。”
直到王淑珍的出现,他才第一次卸下自己的“心理戒备”。
王淑珍家里有爷爷奶奶,肖九林常常上门看诊,在一次次接触中,王淑珍被肖九林的体贴和善良打动,渐渐产生了情愫。
终于,王淑珍忍不住向肖九林表白了。
肖九林劝她再仔细考虑考虑,王淑珍却表示愿意跟他同甘共苦。
王淑珍的坚定,让肖九林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认可。
今生得爱如此,夫复何求?
没过多久,他们就结婚了。
喜宴上,一个是90cm高的新郎,一个是高出一大截的新娘。
这看起来并不“般配”的婚姻,得到了全村人的祝福。
婚后,肖九林成了附近8个村的村医,每天都非常繁忙,不是在看病就是在看病的路上。
怕路太远,肖九林走不到,王淑珍就一步一步背着他去看诊;
后来买了电动车,肖九林爬不上去,王淑珍就把他抱上去,载着他走遍了村子的家家户户;
王淑珍主动承包了所有家务活,让肖九林工作之余,还能看书钻研。
从医三十余年,肖九林从来没放过假,王淑珍也时时刻刻支持着他。
04▼一米神医,治病致富
行医者,悬壶救世也。
肖九林有了电脑以后,常常通过网络咨询,向专家讨教医学问题;并靠自己一字一字将居民健康档案录入电脑存档。
为了减少乡亲们的负担,肖九林一直坚持平价药、适度用药,甚至允许有经济困难的病人赊欠医药费。
村里有个瘫痪的老人,卧床八年期间,肖九林坚持去照顾他,换尿管也从不嫌脏。
老人说:“我能活到现在,多亏了肖医生啊。”
村里好多这样的老人,肖九林一直照顾他们到去世。
从前戏谑般的称呼“矮脚医生”,现在变成村民们有口皆碑的“一米神医”。
2014年,肖九林当上乡残联专干,凭借自己的医术和爱心,为全乡500多位残疾人进行康复治疗、办理证书、落实补贴等。
近些年,肖九林不光为村民看病,还带领乡亲们建厂养豚鼠。
他在网上收集养殖资料、联系买家,让严岗村的村民一年额外收入1000元。
三十余年光阴掠过,肖九林的儿女早已长大成家,小孙子已经长到和他一般高。
“渺小”的肖九林,依然在平凡的岗位上坚守着。
有人说:是他背负的责任压低了他的身体,让他离脚下的土地更近。
当肖九林再度站上村口,回望家乡时,那个穷苦的村落已经换了模样。
他笑着回忆当年那个重要的决定,慢慢地走回去......
落日余晖下,映射出他巨人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