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早晨,龙和渔业文化园,太阳射在鱼塘上反射出粼粼波光,渔民们忙着用网箱装鱼,一派鱼跃人欢的景象。一条条活蹦乱跳、重不过1公斤的草鱼,经过当地“鱼王”张双其之手,送上杭州人的餐桌,烹饪成浙系名菜“西湖醋鱼”。每年,85%以上的“西湖醋鱼”都来自他的渔场。说起与“西湖醋鱼”的结缘,这离不开多年前他在杭州菜市场里做鱼贩时的细心观察。好几次,他看到大厨们都在寻觅选材1公斤内的草鱼来做“西湖醋鱼”的原料,且售价比其它规格的草鱼高。“小”草鱼有“大”市场,张双其嗅到商机,并积极响应县委统战部“乡贤回乡村”的总号召,回到老家龙游,鼓励农户“定向养殖”,带领百余农户成立水产养殖合作社,巧念“卖鱼经”,发展富民强村共享模式,让“水塘变股权、农民当股东、收益有分红”,每天销售的活鱼就有4万多公斤,年销售超亿元,把草鱼养成了“共富鱼”。
当时,模环乡夏峰村党支部书记夏志文得知后,找到张双其,希望能让村集体和农户也加入合作养鱼。于是,他们签订了帮扶协作协议,成为全县“百名乡贤联百村”的优秀案例。张双其联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解决村集体资金、技术、销售、保险等难题,村集体负责提供鱼塘并“出人养鱼”。“现在通过共享模式,我们养殖合伙人只需要养好鱼,就可享受0.8元每斤的固定收益加市场行情溢价分红。”农户祝红飞因车祸伤了腿,之前养了10多亩鱼,本想靠养鱼发家致富,结果3年里却亏损20余万元,如今他成了龙和渔业的共享基地合伙人,才有了稳定的收益。张双其通过共享分红模式,把公司、村集体和农户的利益捆绑在一起,联动村民尽心尽力一起养好鱼。一年发展下来,张双其已与3个村集体、5个家庭农场建立合作,带动村集体年增收45万元,培养养殖致富能手8人,年增加收入56万元。
做好“渔文化”,扩产“共富鱼”,承载着张双其回乡助力乡村振兴的梦想。走在渔业园里,只见悠闲的游人穿梭于绿树繁花间,广阔的鱼塘畔,三五“烟波钓徒”聚精会神,熟练地操纵着钓鱼竿。不远处,几栋新建的徽派风格房屋与绿树红花交相映衬,这片占地1万平方米,集会务、住宿、餐饮等功能于一体的徽派建筑,数名工人正在进行室内装修。“这是我们打造田园综合体项目的一部分,有周边8个村入股,年底参与分红。”张双其在发展渔业产业的过程中通过不断探索,发现把养鱼与文化旅游相结合,能吸引更多人来参观,带动消费的同时,也明显助推鱼的销售。
“预备……啪!”随着发令枪的清脆响声,数百名选手齐齐抛竿,场面蔚为壮观。前不久,浙江省第四届体育大会钓鱼比赛在渔业园垂钓中心举行,200余名选手展开了为期2天的激烈角逐。比赛刚结束,一名在舟山经营一家钓鱼场的选手,当场就向张双其订购了1万多斤的活鱼。
在垂钓中心的“鱼王池”里,汇集了张双其近8年来从全国各地搜集来的鱼,小则30来斤、大则百余斤,吸引了众多钓鱼网红和钓鱼爱好者来参加直播式比赛,仅线上访客流量就达3亿人次。
随着龙和渔业被越来越多的人知道,订单纷纷慕名而来,这也让张双其探索培育“渔文化”实现“共富梦”的底气越来越足。通过文化助推销售、销售带动生产、生产带动农户增收致富,“三产”融合发展的新征程中,张双其这位“鱼王”让“共富鱼”在龙游越养越多,也给乡村注入了更多乡贤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