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如果嫁给古代诗人的话,你选谁?

春山可望.jpg

《春山可望:十首诗词讲透一个人》

李 蕾 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

本书精选五位中国古代著名诗人——王维、李商隐、李煜、李清照与辛弃疾,以“十首”为数量,用“生平”为线索,择“名句”做串联,以诗做履,将诗词解读和诗人生平相结合,解析作品中的文学内涵和情感底蕴,体悟古诗词的意象与文字之美,在字里行间回望中国人的传统情感表达和诗人文路。日月若流,诗卷依旧。

>>内文选读:

明朝的诗人徐增在评价唐代诗人就说:“吾于天才得李太白,于地才得杜子美,于人才得王摩诘。”就是说唐朝风流人物,这些大诗人,绕不开李白、杜甫、王维这三个人。

李白是天才,被称为“诗仙”,可望不可及,你看他的句子就会倒抽一口冷气,感叹想象之精妙。那杜甫是地才,被称为“诗圣”,他忧国忧民,普通人虽难以承受其重,但也非常佩服他。那么王维就是人才,被称为“诗佛”,他对待生活的态度其实跟普通人更为接近,也为我们现代人也提供了一种“人间值得”。

王维活了61岁,他的父亲是做官的,官不太大,就是司马一类。他的母亲姓崔,母亲对王维影响极大,崔氏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王维的名字是她起的,名维,字摩诘,合起来是维摩诘,这是佛教中一个著名的居士,意思是洁净的、没有污染的人。冥冥中,王维的命运好像就和他的名字契合在了一起。

讲王维,我发现没办法放在唐诗三百首这么大的一个框,所以我挑出他的十首诗,也希此能够展现王维最与众不同的特点——他的禅意。

曾经有人问我说,如果嫁给诗人的话,你选谁?我就在苏东坡跟王维之间犹豫不决了很久,但是想想,王维起点真的高。他长得好,玉树临风;多才多艺,诗写得好,善于画画,精通音乐,书法也有很深的造诣。而且王维还烧得一手好菜。他15岁到了京城,很快才华就难以掩盖,所有人都知道他。21岁就考中了进士,当上了朝廷的太乐丞。

重阳节,每个人都会重温《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就是王维的作品。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维.jpg

这首诗我们都学过,写下这首诗的时候,王维才17岁,震动文坛,大家都说这就是才子的风姿。那当时王维是一个人出去“北漂”,打引号的北漂,因为当时他漂在哪呢?就是洛阳和长安之间。

重阳节这一天,一个少年思念故乡的亲友,就写下这首诗。“每逢佳节倍思亲” 是千古名句,所有的中国人一旦思乡,一旦想家,可能都会用这句话来表达一下自己的情绪。

这首诗通俗易懂,但有几个点值得讲讲。《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九月九”就是重阳节,古代以九为阳数,所以九月九就是重阳。那山东兄弟是在山东的兄弟吗?是烟台的,还是青岛的,都不是,诗里的山东并不是今天的“山东省”,山东兄弟其实是山西兄弟。王维是蒲州人,即现在的山西永济。蒲州在华山的东面,所以王维就是站在自己的地标上,朝东看,就看到了自己的故乡,所以他把身在故乡的兄弟称为山东兄弟。

还有“遍插茱萸少一人”,“茱萸”是一种名为“草决明”的香草。古代的时候人们认为重阳节佩戴茱萸可以避灾、可以驱邪,所以会在重阳登高望远时,戴好藏有茱萸的香囊爬到山顶,还会分食花花绿绿的重阳糕。古人重阳登高,极目远眺时是要许愿的,我们现代人也可以效仿古人做法,在重阳这一天站在高处许个愿。也许是企盼颜值越来越高,也许是希望身高越来越高,或者是盼望事业步步高,总之都是美好心愿的寄托。

读诗,首先要体验到音乐美,即诵读时的音调和节奏。那这首诗怎么读?

第一句,“独在异乡为异客”。第一个字“独”就尤为重要,声音不能太高,否则“独在异乡”就很假。“独”包含些许压抑、深沉的感情,甚至微微颤抖的。接下来两个“异”,“异乡”“异客”轻重不能一样,理解这首诗后,“独”是有层次的。“异乡”就是一种怅然的表达:我已经在别人的地方,“异客”则加重这种漂泊感:我在人家眼里也是别人。强烈的孤独感在“独”字的表达下层层渲染,所以轻重要略有不同。这种情感和体验,每一个背井离乡的人都不陌生。

“独在异乡为异客”,此时所思所想的又是什么呢?饭菜、方言,甚至家里的枕头,全都是细节。王维写这首诗也不过十几岁,还没有成年,他15岁就出去“流浪”,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交通特别闭塞,人们过着这种封闭的生活,往来比较少,所以翻过一座山,风土人情、语言习惯、饮食就有很大的差异,所以远行的人就有那种强烈的找不着归属的感觉。

王维在平淡的叙述里表达了这种感觉,我身在异乡,但是感情却是很强烈的。平时忙,也许就想不起来了,今天闲下来,恰是人间佳节,是亲人们团聚的日子,人家每一家都热热闹闹的,但我独自一人,以至于思乡之情一发不可收拾,所以这句写得非常自然和质朴,他的感受真切,就很具有代表性。前面这两句就是艺术创作中的直接法,没有迂回,直接就到了核心,“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好精彩。

下面怎么接呢?王维接下来的两句就转折了,从直抒胸臆转折到联想。“遥知兄弟登高处”,我家乡的兄弟们现在在干什么呢?他们应该登上高山,然后身上佩戴着茱萸,非常快乐。但是“少一人”,就是亲人在遍插茱萸的时候也应该发现,还少了一个我王维,我在思念他们的时候,他们也刚好在思念我。这种感情的呼应就非常深厚,而且毫不费力。这首诗的精彩就在于它的质朴和深情。

作者:李 蕾

编辑:周怡倩

责任编辑:朱自奋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