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好房君
有一种婚姻,明明两个人每天生活在一起,却无话可说,宁愿各自做各自的事情,也不会坐下来,好好听对方说说话。
在最近大火的电视剧《三十而已》中,陈屿和钟晓芹过的就是这种生活。
太令人窒息了!
跟王漫妮顾佳相比,钟晓芹本应该是最幸福的一个。
丈夫陈屿事业单位编制,在电视台新闻一线工作,为人老实,没有什么不良嗜好,是传统意义上最合适的结婚对象。
钟晓芹是本地独生女,不是大富大贵的家庭,却也是上海的小康水准,她在高级商场的物业公司上班,工作不累,和同事之间的关系也很好。
婚房是陈屿单位分的,车子是钟晓芹父母给的嫁妆,生活基本没什么压力,但偏偏,他们却成为问题最多的一对。
01
陈屿和钟晓芹,一个养猫一个养鱼,一个喜欢早餐喜欢吃西式的面包果酱,一个喜欢吃中式的白粥油条,这本身没什么问题,但这样看似稳定、自由的婚姻,其实是一潭死水,水下早已波涛汹涌。
生活在同一屋檐下,他们互不干涉,早餐各吃各的,衣服各洗各的,没有其他任何的交流,就连性生活,也是固定的一个月一次。
日子过成这样,也不能说全是一个人的责任。
先说说钟晓芹。
三十岁的年纪,依然单纯得像个刚入世的小姑娘,生活中的所有问题,都事无巨细的说给父母听丝毫不顾及陈屿的隐私。
养猫却照顾不好猫,不记得换猫砂、去阳台晒衣服不关门,甚至连后来猫丢了,寻猫启事都是陈屿贴的。
这些都让房君难以想象,如果孩子真的生了下来,她能照顾好吗。就像网友说的,“猫都养不好的人,不适合生孩子。”
再说说陈屿,钟晓芹需要的时候永远不在,任何事都比老婆重要。
电话不接、信息不回、冷暴力一把好手,不愿迁就、不愿沟通,看不起钟晓芹的生活方式,说她是离不开父母的巨婴,说话还特难听,两个人离婚的时候,明明是好心想分一半的房子给钟晓芹,到他的嘴里,话却成了:“你身体遭了这么大罪这是给你的精神补偿。”
他把自己活成了鱼缸里的鱼,无比厌恶鱼缸外的一切鸡零狗碎。
结婚成家对于他来说,就是想过个踏实日子,只想避风不想当港。
用钟晓芹的话来说,“你这样的人你为什么要结婚啊!在外面永远不吭不哈,凭什么回家到我这儿,就必须得是一潭死水?”
或许这两个人,最终走到婚姻破裂是注定的。
一个是深陷原生家庭阴影无法走出的钢铁直男,一个是娇生惯养不知柴米贵的上海女儿,出身很大程度决定三观,两个三观不合的人要长久在一起,除非可以做到互相理解共同成长,否则分开是迟早的事。
02
话说回来,影视作品往往源于生活,陈屿和钟晓芹的婚姻,也是当下很多家庭的缩影。
恋爱时的轰轰烈烈、爱得死去活来,总是会被漫长的时间和平淡的生活消磨冷却,明明是两个人的生活,下班回家后却只做各自的事情,感受不到彼此的陪伴,成了搭伙过日子。
没有人能够永远保持激情,结婚并不意味着能一直幸福下去,婚姻的平淡期也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其实夫妻之间八成都是平淡日子,想要细水长流,最重要的,是学会怎么度过“这八成平淡”。
房君采访了三个特别有爱的家庭,希望他们的生活方式,能给大家一些,关于如何面对日复一日平淡生活的启发,同时也能明白,家真正的意义,是能让我们在经历风雨后,关上门,就能感觉到无比安定与幸福。
屋主野生动物片
“家就是要能承载每一个人的爱好”
野生动物片和老公,带着一只猫生活在80㎡的房子里。
对于他们来说,家里有喝不完的酒,偶尔与朋友相聚可以放纵一下酩酊大醉,书柜里有看不完的书和最爱的黑胶唱片,厨房柜子里装满了喜爱的器物,客厅里有舒适的沙发,这样承载着两个人共同爱好家,就刚刚好。
家的归属感,从入户开始
推开入户门,就能看到两个人的结婚照,和一个精致小巧的壁龛式松鼠窝,夜里灯光亮起,一回到家,就能感受到独属于家的那份温馨感与归属感。
家就是要能承载两个人共同的爱好
野生动物片和他的老公都很喜欢吃,虽然餐厅的面积不大,为了节约空间,餐桌的尺寸也很小,但两个人使用刚刚好。
不算太忙的时候,两个人就在家里准备各种美食,当热腾腾的菜蔬从舌尖滚落到胃里,他们都会忍不住感叹:人生大幸也也不过如此。
吃完饭,就把野生动物片收藏的烛台重新摆在桌子上,虽然麻烦一点,但看到自己喜爱的物品,总是觉得快乐。
两个人都喜欢看电影,客厅就用投影代替电视,周末的时候,选一部两个人都喜欢的片子看。
书房和卧室打通后,利用过道的墙面定制了巨大的酒柜,装满了夫妻俩的藏酒和酒杯,兴致所至便小酌一杯。
工作时也要在一起
书房里摆放一组超大的书柜和书桌,能够满足野生动物片夫妻二人一起在这里办公,工作累了,就停下来聊聊天,遇到什么困难,也可以直接抬头询问对面那个人的意见。
后来他们还把书桌往外挪了挪,布置成野生动物片的“画室”,所以书房偶尔也会被画具弄得乱糟糟。
不过他们都觉得,偶尔的杂乱更有家的味道,一直保持纤尘不染的是高级酒店。
用共同的记忆填满房子
家里的装饰画不多,就先有多少就挂在墙上多少,其余的地方先空着。
因为她想一幅一幅添置有自己和家人故事的画,等到画挂满整面墙,或者到老了走不动的那一天,整面墙就写满的都是一家人的故事。
家不需要什么特定的风格,但是要与家里每个人的生活习惯和爱好匹敌,在这样的家里住着,才能以最放松和舒适的姿态,度过日复一日的平淡生活。
屋主夕闲
“夫妻之间,最重要的是放下手机好好说话”
夕闲和先生高中时开始在一起,两人从学生时代走来,一起上大学,一起留在北京,10年转眼而过,这期间有争吵、有分歧,但更多的是甜蜜,是两人相处已久的默契和自然。
在他们北漂的第四年,两人终于在北京买下了这套78㎡的房子,也终于在这个城市扎了根!
因为有宝宝,家的布置就不能只符合夫妻俩的习惯,还要能够伴随宝宝成长。
把图书馆和电影院搬进客厅
客厅定制了一整面的书墙,有着充足的收纳,也为屋子营造出一种整体的温馨氛围。
宝宝长大后,可以带着他一起在这里读书认字。
在客厅与餐厅之间过道上放了个投影,夜晚的家庭小影院模式,静谧又温馨。
经常变换某个区域的布置,让居家的心情也变得不一样
没有传统的电视墙,节省下来的地方摆满了夕闲和两个人的爱好,比如这满柜子的CD,每次看了,都满心欢喜。
台面上的摆设也是常换常新,大自然中的四季之美,也能延续到家中。
每逢特别的节日,他们还会把家好好布置一番,生活中偶尔来一些浪漫的仪式感,总是会让平淡的日子变得更加甜美。
家里必须有个空间,让两个人可以放下手机认真说话
家里还有一间专门的茶室,除了满足储物,夫妻俩还很喜欢在闲暇的时候,呆在这儿和喝茶聊天。
都说夫妻之间如果有屏障墙,那么放下手机,认真的沟通,就是最好的推倒这面墙的方式。
日本主妇Mako
“渗入生活的仪式感和小浪漫,可以让爱情保鲜”
两个孩子的妈妈Mako,是那种典型的将平淡生活过成诗的人。
一体化的客餐厨,让全家人的关系更加密切
家里的客厅,使用榻榻米代替沙发,孩子们可以坐在上面玩耍,夫妻二人也可以围坐在上面聊天。
不摆放电视,定制整面墙的书架放书,一家人可以在这里安静专注的阅读。
空白的墙面上,使用孩子们的字画、干花和手工艺品进行装饰,不昂贵,却带着家人的灵魂。
咖啡厅式一体化的餐厨,不但可以容纳多人聚会,还能让父母和孩子共同在这个空间里活动。
爸爸坐在榻榻米上看书或工作,Mako带着两个孩子在厨房里研究美食,一家人呆在一个开放式的空间里,随时随地聊天,每个人都不寂寞。
这样的生活模式,不但可以促进夫妻之间的交流,还能让父母陪伴孩子的时间变的越来越多。
用喜欢的器物将家填满
细节上,装着各种精致餐具的柜子虽然是封闭的,但使用的玻璃门,让柜子里的所有器物都能被看到,这样家里不用摆放装饰品,每一件物品都是实用又能提升空间颜值的。
这样的家,便拥有了杂货铺般的新鲜感和惊喜感,每天回到家,隔着玻璃看每一个物品,都能感受到幸福。
渗入生活的仪式感,让平淡生活拥有甜蜜的味道
她对生活的仪式感,已经渗透到每个节日、每个清晨黄昏、甚至每一餐饭食中了。
不同的节日,搭配不同的主题餐食。
平日里她也会做很多吃完幸福感爆棚的甜点,做甜点的时候也常常会跳出食谱,照片中的香蕉蛋糕,就多加了奶油干酪、坚果和干果,调味也是根据当时的调出来的,所以即使是同一种食物,都能传达出她不同的心情。
装不同食物的器皿,大小、材质、形状、 花纹,都是精心搭配的,吃小块方形甜品时,就摆放在小长方形木盘上,配套使用甜点叉,毫不糊弄。
两个人生活是一辈子不是热恋那么一段时间,即使不能一直热情似火,哪怕是带着孩子,偶尔的小浪漫也可以让爱情保鲜。
03
其实婚姻进入平淡期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如果大家都懒得经营,日子也只能凑合着过了。
想要妥协、美满、长久的生活,重要的不是结婚,而是婚后两个人要怎么做。
图源:拾光悠然设计
专门研究亲密关系的学者约翰·戈特曼,把批评、鄙视、辩护和冷战称作是引起婚姻破裂的末日四骑士。
经常出现这些问题的婚姻,是注定走不长久的。
除了给自己布置一个温馨且有归属感的家,一段能够白头偕老的婚姻,更是要认真经营才行。
1.赞扬
无论是谁,都更喜欢听到另一半的赞扬,多夸夸对方,比如“今天你做的菜真好吃”、“今天你把家收拾的好干净呀”,都能从这些日常的小事中,让感情升温。
2.沟通
莎士比亚说:“爱不表达则不存在。”
婚姻中最好的状态,就是懂得恰如其分的表达爱,传递爱,而婚姻中“有效的沟通” 是挽救合租式婚姻的可行的方法。
通过有效的沟通,可以及时了解到对方的情绪,自我调节情绪,不被不合理的情绪控制而伤害到另一个人。而这种沟通方式,也能让彼此知道对方到底想要什么,讨厌什么,避免因为鸡毛蒜皮的事情产生隔阂。
3.尊重对方的兴趣爱好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恶和爱好,作为伴侣,我们最应该尊重的,就是对方的小癖好。
不要像陈屿那样,自己喜欢养鱼,每晚鱼缸的声音都吵得钟晓芹睡不着觉,却不让她养猫,数落她照顾不好猫。
爱追剧、爱打游戏,也都不是不上进的表现,没有人的爱好应该被嘲笑。
最亲密的人,反而更应该尊重对方的兴趣爱好。
想要避免钟晓芹和陈屿这样的合租式婚姻,需要两个人共同的努力。
在未来的漫长岁月里,唯有一直肩并肩、手拉手、相互理解共同成长,才可抵抗平淡生活中的暗淡与无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