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西游记》,关于剧情中的几句咒语的有趣之处

做为一部中国古代的神怪小说,我们大家在读《西游记》的时候,能够读到一些咒语其实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毕竟没有咒语的话,估计无论是神仙还是鬼怪,在施展法术的时候,多少都会有点不自在,就连神通广大的孙悟空在下水的时候,都得在心里面捏个“避水诀”,更别提当年的唐僧在收拾孙悟空的时候,其所依赖的还是观音姐姐所传授给他的紧箍咒。

当然,我们大家也都知道的,在一整部《西游记》里面,最为著名的一个咒语,其实也就是如来佛祖传授给观音菩萨,后来又传授给唐僧的那个紧箍咒,就连孙悟空那样无法无天的齐天大圣都得被紧箍咒给整得服服帖帖的,想要不出名都难了,只不过紧箍咒虽然是很有名,但由于其的隐秘性,因此我们对于紧箍咒的具体内容是什么也并不了解,在《西游记》的第十四回中就曾经是对紧箍咒的隐秘性做了一番说辞:“我那里还有一篇咒儿,唤做‘定心真言’,又名做‘紧箍儿咒’,你可暗暗的念熟,牢记心头,再莫泄漏一人知道。”

除了紧箍咒以及一些实用性能比较强的咒语之外,在《西游记》的原著中所提及到的有具体内容的咒语也有好几句,比较有名的就是如来佛祖当年镇压孙悟空于五行山下时,起到了增强效果的那一个偈语:唵、嘛、呢、叭、咪、吽。

“唵、嘛、呢、叭、咪、吽”这句咒语也叫六字真言,在佛教中也算是一句比较常见的咒文,“唵”指的是身体的意思,意即“身业”;“嘛呢”是莲花的意思;“叭咪”是保持或者维持的意思;“吽”指的则是意,也就是起心动念,意业的意思。完整的一句理解起来也就是:身心口意清净,像莲花不染。

这么的一句六字真言也叫六字大明咒,在佛教的典籍中是观世音菩萨的微妙心印,于佛教典籍中的传承为观世音菩萨传授给莲华上如来,再由莲华上如来传授给住世时的释迦牟尼佛,《大乘庄严宝王经》:“佛告善男子:此六字大明陀罗尼,是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微妙本心,若有知是微妙本心即知解脱。”

除了六字真言之外,《西游记》中还有一句观音菩萨在收伏灵感大王的咒语是:“死的去,活的住!死的去,活的住!”这么的一句咒语估计也是《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的原创,从字面上的理解来看,其实观音菩萨的这句咒语更像是一句哄小孩子睡觉的摇篮曲,估计灵感大王鲤鱼精也是一条观音菩萨极为爱惜的宠物,不然的话观音菩萨的咒语也就不会显得这么的孩子气了。

除了佛教的咒语之外,其实在《西游记》里面还有一句道教的咒语,也即是铁扇公主在使用芭蕉扇时的那一句咒语:“噉嘘呵吸嘻吹呼”。“噉”的本意为吃或给人吃,引申为引诱;“嘘”则为吹,引申为驱逐;“呵”则为怒责,引申为呵气;“吸”则为吸气;“嘻”为哀恸之声也作赞叹之意;“吹”为吹气;“呼”为呼吸,与吸相对。

此句咒语可上溯至南北朝陶弘景的《养性延命录》:“吐气六者谓吹、呼、嘻、呵、嘘、呬,皆为长息吐气之法。”就字义上的理解来看,其实此句咒语说是咒语,倒不如说是一种调伏气息的方式,道教的《云笈七签·卷三十二·服气疗病篇》中也有相应的内容:“内气有一,吐气有六。内气一者,谓吸也;吐气六者,谓吹、呼、唏、呵、嘘、稲,皆出气也。凡人之息,一呼一吸,元有此数。吹以去热,呼以去风,唏以去烦,呵以下气,嘘以散气,稲以解极。”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