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陕公大学堂”系列公益讲座重庆站第2期暨重庆工商大学第216期翠湖论坛在重庆工商大学博智楼举行。讲座由中国人民大学和重庆工商大学共同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贺耀敏教授围绕“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实践历程”主题作报告。
去年10月22日,中国人民大学启动“陕公大学堂”系列公益讲座,并在全国21个省市地区同日开讲,西至新疆、东抵上海、北到吉林、南延广东。其中,重庆场首讲在三峡博物馆举办,由邱海平教授主讲《关于社会主义利用资本的几个理论问题》。
作为一项面向社会各界的理论宣讲活动,“陕公大学堂”聚焦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整合各领域专家力量,通过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解读阐释,以纵横比较的视野讲清“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以追求真理的精神讲准“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以扎根实践的角度讲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成为传承红色基因、服务地方发展的重要载体,实现了专家学者“送课上门”。
“中国式现代化目前已经成为世界热词,引起了国际学术界的高度关注。读懂中国,关键要读懂中国式现代化。”讲座开篇,贺耀敏表示,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重要特征包括: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在推进现代化过程中,如何对待传统文化?贺耀敏表示,探讨和寻找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相容性,并扩大这种相容性,是许多后发展国家的艰巨任务。他认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要点一是推进传统优秀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二是推进现代化的“中国式”也就是中国特色的规定性。这就是二者能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紧密结合起来,使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优秀传统文化以时代化、大众化的特征,使优秀传统文化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强大的文化力量和文化底蕴。
讲座最后,针对如何开拓中国式现代化广阔国际空间,贺耀敏总结表示,要坚持“全球文明倡议”,促进国际学术出版交流与合作;加快建构中国式现代化的自主知识体系;以中国式现代化创新意义引领世界现代化。
早在2009年,重庆工商大学即启动了“翠湖文化”建设,着力创建“翠湖论坛”“翠湖读友会”“翠湖赛事”三大品牌项目。历经15年的发展,“翠湖论坛”累计参与师生3万余人,成为深受广大师生喜欢的学术交流平台。重庆工商大学相关负责人表示,学校将以共办此次论坛为契机,与中国人民大学深入合作,共同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走进基层、深入人心。
上游新闻记者 宋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