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您问了丨为了结婚,把别人的房子说成是自己的,这种行为是否构成骗婚罪?

为结婚将他人房说成自己的 这种行为是否构成骗婚罪? 问 林女士:我和我丈夫认识的时候他就住在我们现在

为结婚将他人房说成自己的

这种行为是否构成骗婚罪?

林女士:我和我丈夫认识的时候他就住在我们现在住的房子,结婚后,我们继续住着,一住就是10年,在这期间没有人说过这房子不是他家的。没想到突然有一天我丈夫的表姐说这房子是她的,她们现在要搬回来住,叫我们搬出去。我这时才知道,我被骗了,原来这房子是我丈夫表姐的房子,他婚前跟我说房子是他们家的。请问,我丈夫一家人的行为是否构成骗婚罪?

解答

刘应标(上杭县人民检察院检察官):林女士,您好!骗婚本身不构成犯罪,如果以结婚为幌子骗取钱财,则构成诈骗罪。如果真如您所说房子确实是您丈夫表姐的房子,只是暂借给您们居住,而您丈夫结婚前未如实告知您反而说是他自己的房子,这算隐瞒、欺骗。您丈夫的目的是为了让您跟他结婚而不是骗取财产,不能构成诈骗罪,您们的婚姻是合法的。另外,房子到底是谁的房子,您还是要验证清楚比较好,可以通过查看购房合同,到房屋登记中心查看房屋产权登记情况,看是否存在婚内转移财产的情形。

(本报记者 陈章群  整理)

“保释”“假释”一字之差

意思却是大不相同?

张先生:常常听人说起“保释”“假释”,这两者只有一字之差,请问,这两个词到底有什么区别呢?

解答

刘应标(上杭县检察院检察官):张先生,您好!您所说的“保释”指的是我国的取保候审制度,它是指公安、检察院、法院责令符合条件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保证随传随到的刑事强制措施,我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对取保候审条件作了具体规定。而“假释”是指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一定刑期后,因其遵守监规,接受教育和改造,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而附条件地将其予以提前释放的制度,我国《刑法》第八十一条对适用“假释”的条件作了具体规定。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保释”和“假释”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比较明显的区别在于:1、适用对象不同,“保释”是针对法院判决前,即侦查或者审查起诉阶段,“假释”则是针对已被法院判决的;2、决定机关不同,“保释”一般是公检法均有权决定,而“假释”一般由监狱提出,报法院批准。此外,二者的适用条件和期限也是不一样的。

(本报记者 陈章群 整理)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