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鲁国第十八任国君鲁兴进入在位执政第十三年。
本年春天,晋国的国君晋夷皋将瑕分封给晋国的大夫詹嘉,并且让他把守桃林之塞。瑕和桃林之塞是隔河相望,可以说是互为犄角。这个举动主要是为了防范秦国,因为去年的时候秦国又一次进攻了晋国,并且攻入了瑕,所以晋国换人来管理瑕这地方。
到了本年的夏天,五月,陈国的国君陈朔去世。陈朔在位期间跟鲁国多有盟誓,他去世之后,讣告自然就发到了鲁国,那么春秋也就会对他予以记录。但春秋只记录他的去世,没有记录他的下葬,大概是因为鲁国没有参加陈朔的葬礼,当然有一种原因可能是因为陈国这个时候比较亲近于楚国,那么鲁国需要在中间保持一定的距离。
陈朔在位十八年,春秋记录他的事情非常有限,我们只知道陈国为他定了谥号为“共”,后世称陈朔为陈共公。
同样是本年的夏天,晋国的六卿在诸浮会面,主要来讨论晋国最近所面临的各项危机。这个时候的晋国在西部和秦国打得不可开交,在北方还面临着传统的狄人威胁,而在中原地带则面临着楚国的进逼,更关键的是国君这个时候比较弱小,那么就需要六卿大家集中到一起来统一意见,讨论说以后的行动是什么样的。
晋国的主政大夫赵盾说:“如今士会在秦,狐射姑在狄,这些人都知道我们晋国的底细,对我们来说真是大祸临头了呀!该怎么办呢?大家给出出主意。”
荀林父出主意说:“不如召回狐射姑,狐射姑善于外交事务,而且又是功臣之后。”荀林父的意思就是说,因为狐氏本来在晋国比较有影响力,而狐射姑这个人人缘也比较广,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是无法整合中原的诸侯,狐射姑善于外交,由他来负责整合中原的诸侯,帮助我们去处理狄人和秦国跟我们之间的关系,这样的话,我们所面临的问题可能就都解决了。
可是,郤缺不同意,郤缺说:“狐射姑这个人任意妄为而且罪大,我们召回他不如召回士会。士会这个人,他能够放低身段,而且有羞耻之心,他看似柔软,但是可以保护自己不受侵害,况且他谋略过人,最重要的是他没有罪。”
其实我们比较狐射姑和士会,狐射姑义愤之下就可以直接杀掉晋国的太傅阳处父,这是任意妄为啊。他如果回到晋国的话,以狐氏的人脉和狐氏以往的功勋,谁敢保证他不在晋国清算以前的事情?召回他就有可能成为晋国的祸害。可是相对来说呢,士会他就没有关系,因为士会本来在晋国就不是一个多么高职务的人,召回他,随便给他个位置,他可能就会很开心。而且这个人是因故流亡,并不是因罪流亡,召回来他也不会对在位的这些人造成什么样的影响。所以,郤缺才会觉得说召回士会更好。
大家一听,觉得有道理,于是就这么着定了。可是要召回士会,不能说派个人去把士会叫回来就完了,这肯定不行,万一秦国不放人怎么办?所以,还要用计。
当然,我就这么一说,您就那么一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