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22年首现中报亏损的联环药业,又以一场3亿元的扩产计划搅动了市场神经。
7月15日,联环药业公告称计划和全资子公司扬州制药各出资1.5亿元建设三栋厂房,包括出口制剂厂房、抗肿瘤合成厂房和抗肿瘤制剂厂房。其在公告中对“提升核心竞争力和持续盈利能力”的着重强调,似是对冲前一日中报业绩预告带来的不利影响。
尽管上半年归母净亏损将达3800万至4500万元,且深陷“增收不增利”困局多年,联环药业仍押注产能升级,建设抗肿瘤药物及特色制剂生产线以寻求成本优化和利润率提升;研发端也不断寻求突破切入“男”言之隐赛道、加速泌尿和呼吸领域管线布局,LH-1801项目进入Ⅲ期临床,预计2026年一季度完成揭盲。
市场似乎愿意倾听这样积极寻求突破的故事,再叠加新增商保创新药目录的行业利好预期,在经历一个交易日的跌停后,联环药业延续强势行情,斩获8天6涨停,累计涨幅达50.88%。
集采阵痛倒逼行业降本增效
上交所主板上市20余载,联环药业首个亏损中报如同一颗石子投向湖面,打破了过往的平静。除因垄断遭罚6100万元外,联环药业被压垮的利润线映射出的是整个行业的阵痛期。
根据联环药业日前发布的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为3800万元~4500万元,同比由盈转亏,对比上年同期净利润为6288.79万元。财报期内,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1850万元~2200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63.98%~69.71%。
这是联环药业自2003年3月上市以来,首次出现中报归母净利润亏损的情况。联环药业给出的解释之一是,一季度受国家药品集采、医保支付政策调整以及国际市场竞争加剧等多重因素影响,公司主要产品毛利率承压下行。
梳理过往业绩不难发现,联环药业多年来呈现出“增收不增利”的态势。截至2024年三季度,在至少连续10个季度里,其单季归母净利润基本稳定在3000万元左右。
但近两年,联环药业净利润连续下滑,2023年同比下降4.50%,2024年降幅进一步扩大至37.66%。与此同时,公司整体营收增速也进入下行区间,从2022年18.8%的同比增幅一路下滑,甚至在后续出现负增长。2024年四季度,联环药业出现了上市以来的首次单季度亏损,归母净亏损为853.9万元,整个全年也录得营收、利润双负增长。
盈利承压不仅是企业自身经营问题的体现,更是整个医药行业在政策与市场双重压力下普遍面临的困境。
近年来,随着国家药品集中采购政策常态化推进,“以价换量”机制下原料药和制剂产品的价格体系持续承压,行业由此经历了集采降价带来的阵痛期,却也倒逼传统药企加速优化成本、降本增效,构建更精益的产业链管理体系。作为一个低价市场,医药行业的商业模式需要极度控制成本,实现低成本运营。
联环药业就曾表示,受药品政策性降价及各省区招标压价的影响,公司部分药品招标采购价格呈下降趋势。若不能在既有的销售区域内中标或因中标价降低战略性弃标,可能会对公司的盈利产生不利影响。
另一个原因是,6月份联环药业因垄断遭罚,事件与一款生产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的主要原材料有关。该注射液主要用于过敏性与自身免疫性炎症性疾病,且被证明对新冠肺炎重症病人具有疗效,被编入国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第九版、第十版)推荐用药,用于重症新冠肺炎临床治疗。
2021年11月,自然人郭相国组织津药药业、浙江仙琚制药、联环药业、西安国康瑞金制药四家地塞米松磷酸钠原料药生产企业,在天津聚会达成停止价格竞争、共同涨价的垄断口头协议。为规避反垄断调查,参会各方约定具体涨价事项细节会后由郭相国分别对接四家企业协商确定。
会后,四家企业于2022年1月同步停止对外供货地塞米松磷酸钠原料药,造成市场供应紧张,并从2月起大幅提价,将原料药销售价格从8000元/公斤上涨到1.3万元/公斤。为维护垄断协议平稳运行,津药药业总经理刘欣等人后续又多次与郭相国方见面联络,商议垄断协议实施。
直至2024年4月,天津市市场监管委对实施价格垄断的四家企业立案调查,最终合计罚没款3.62亿元。于联环药业而言,此次处罚对其造成6103.83万元“非经常性行政处罚支出以及相关税费支出”,这一金额占其2024年净利润的比例高达72.53%。
管线布局提速,LH-1801项目进入Ⅲ期临床
联环药业近期频繁获得市场资金炒作,与其创新药研发进度不无干系。LH-1801(SGLT2抑制剂)是联环药业重点研发的1类新药,聚焦于2型糖尿病治疗。
当前市面上糖尿病药物,疗效和安全性常难两全。传统药如二甲双胍、磺脲类,易引发胃肠道不适,低血糖风险也相对较高;SGLT-2抑制剂像达格列净虽降糖有效,也存在酮症酸中毒、超敏反应、泌尿生殖感染、脱水等风险。
LH-1801的研发设计不仅针对降糖,还兼顾心血管保护,直击中国糖尿病患者痛点。我国糖尿病患者中,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比例超40%,“糖心共治”能覆盖更广泛的临床需求,尤其是在基层医疗和慢性病管理场景中具备潜力。
若LH-1801在降糖效果与心血管获益的平衡上更优,则有望形成其差异化竞争力。该药临床前数据显示可降低收缩压8-10mmHg,有望与公司现有产品美阿沙坦钾片形成“糖心共治”组合,对标全球SGLT2抑制剂龙头达格列净。但还需要临床试验数据进一步佐证。
根据联环药业2024年年报披露,这款针对2型糖尿病的药物已进入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Ⅲ期临床,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方案覆盖615例患者,研究周期长达60周(含52周随访),预计2026年一季度完成揭盲。
面对市场不断推高的预期,联环药业于7月8日发布异动公告称,LH-1801项目从临床试验成功到最终上市销售并实现盈利,面临多重关键环节的重大不确定性。LH-1801项目临床试验采用非劣效设计,最终能否实现目标,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除糖尿病创新药外,联环药业在泌尿和呼吸领域的管线布局也在加速,近期获得多款仿制药生产批件。
联环药业首个吸入剂领域在研产品LH-1901(靶向CHRM3)于2024年9月获批临床,目前已启动Ⅰ期临床试验,瞄准国内超1亿慢阻肺(COPD)患者市场。
治疗复发或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LH-1802胶囊,已处于Ⅰ期临床试验阶段。
LH-2103胶囊作为联环药业在泌尿系统治疗领域的首个2类改良新药,针对中国超1.5亿前列腺疾病患者群体,已获国家药监局批准开展临床试验。
其控股子公司成都亚中生物申报的2.2类改良型精神安定药水合氯醛口服溶液,也已完成CDE上市申请评审,进入尾声阶段,冲刺国产改良新药首仿。
男性健康领域也是联环药业重点发力的赛道之一,旗下利多卡因丙胺卡因气雾剂于2024年底获临床试验批准。该款药物针对原发性早泄,作为国内尚未上市的潜力新药,精准切入“男”言之隐这一细分市场。
原研药Fortacin已在欧盟获批上市,中国市场尚属蓝海,不过自2023年起,该药物被多家国内企业争相开发,竞争态势初现端倪。早在2018年,复星医药便获得了Fortacin的中国独家代理权,并已开展三期临床试验,这或给联环药业的市场化推进和产品注册带来不小的挑战。
商保目录首增,创新药开辟“第二战场”
不止联环药业,7月以来,A股医药板块整体表现强劲,直接受益于新增商保创新药目录的预期。
近日,2025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和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及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调整正式启动。今年首次增加了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目录,与基本目录调整同步进行。申报窗口已于7月11日开启,并将于7月20日结束。
这为创新药构建了“医保保基本,商保接高端”的分层支付体系,相当于为其开辟“第二战场”。商业健康险是多元支付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落地有望进一步提高创新药的可及性,为高价创新药和创新医疗器械提供支付支持,进而给国内创新药市场发展带来新增量。
国家医保局还印发《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从研发、支付、临床应用等五大维度推出16项举措,全链条支持创新药的研发,着力破解创新药“研发难、支付难、进院难”的核心痛点。
创业药行业里有句话,做款创新药一般要投入“Double Ten”,即10亿美金、10年时间,这是一个需要耐心、时间和高投入的产业。
多位科创板创新药公司高层曾向笔者表达对创新药实现市场化定价的期待,并期望基本医保能支付一部分基础费用。当前自费药进医院相当艰难,患者愿意自费医生却不敢开处方,这个市场足以让一家“10年不开锅”的公司“吃个七八年”,再到处“化缘”延续两三年,最终形成一个可持续发展的闭环。
而这些新政策的出台,将缩短创新药从研发到商业化的周期,帮助企业更快收回成本并投入新药开发,长期利好以研发创新为核心的药企。(作者|曹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