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1日起个人收款码禁用于经营性服务”及“禁止个人静态收款条码被用于远程非面对面收款的消息引爆数字货币概念,而病毒新变种则是带崩全球股市,也重新点燃医药股的希望之火,题材明显开始变多!
二维码强监管,催化数字货币
2021 年 10 月 13 日,中国人民银行官网发布《中国人民银行 关 于 加 强 支 付受理 终端 及相 关业 务管理的通知(银发〔2021〕259 号)》,对银行卡收单和条码支付终端做出一系列管理要求。值得重视的是,条码支付也被纳入监管,对个人收款条码的使用规范做出具体规定,明年 3 月 1 日起微信、支付宝个人收款码不能用于经营收款。
一明一暗双线
明线:结合静态收款码限制和个人/经营性收款隔离两条要点,判断数量众多的个人经营者、SMB 小商户或采取两个方式继续展业:第一种是转而使用带支付功能的商户二维码(微信、支付宝及聚合支付厂商自然引导);第二种是部署更正规的、连接数据服务的收款机具,如智能 POS机——后者将在一定程度上带动相关金融机具厂商的产品迭代、放量。
暗线:条码支付遭遇强监管,数字货币这一新兴支付工具将继续受益政策顺风。如果考虑中央监管对于区分个人码和商户码的诉求,则不应忽视条码支付监管和数字货币推广间的内在联系。判断数字货币产业链的机遇依旧乐观——除了下游机具厂商,上游密码厂商和中游银行 IT 厂商也是重要参与者。
中美竞相研发,央行数字货币地位凸显
不同于以往,数字人民币研发进程,多由人民银行行长或数字货币研究所相关人员阐述,而在7 月16 日,人民银行官网发布《中国数字人民币的研发进展白皮书》,更是意味着数字人民币研发已成人民银行行内共识,且优先级较高。我们注意到,美联储早前宣布,预计 9 月初发布对央行数字货币的相关研究结论。中美交相辉映下,数字人民币的研发对中国而言,具有一定程度的战略意义。
全球央行加快数字货币探索与试验
全球主要央行加快 CBDC(央行数字货币) 研发进程。美联储审慎推进数字美元项目,鲍威尔表示将在今夏发布美国 CBDC 研究报告;欧洲央行公布数字欧元咨询案意见结果,加速数字欧元研发,有望在 5 年后投入使用;日本央行已正式启动数字货币第一阶段的验证性测试,后续将开展数量限制设定、终端用户测试等工作;香港金融管理局宣布探讨发行零售数字港元的可能性;新加坡金融管理局联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七个国际组织,面向全球征集 CBDC 解决方案。
中国数字货币最新进展
据上海证券报报道,由国际清算银行香港创新中心支持的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研究项目发布用例手册,介绍项目的应用场景及测试进展。该项目由香港金融管理局、泰国中央银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中央银行及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共同发起。手册共展示了国际贸易结算、跨境电商、供应链金融等 15 个货币桥潜在应用场景。
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穆长春在香港举行的金融科技周论坛上表示,截至 2021 年 10月约有 1.4 亿人开通数字人民币钱包,交易总额达 620 亿元人民币,同时覆盖了包括餐饮、交通、零售等领域的约 155 万商家。穆长春还表示,数字人民币还没有正式推出的时间表,但试行计划运作顺利。
我们结合基本面和技术面综合分析,精选出了出一份《数字货币概念核心龙头股名单》。投资者朋友们可以扫描微信二维码添加微信并回复【潜力牛股】 免费领取(或者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即可领取)
想获得这一份名单的朋友,可以扫描微信二维码添加微信 回复【潜力牛股】,免费领取这份名单,数量有限,先到先得!
在经历了这轮炒作后,主力资金开始需要寻找新的炒作概念,市场风格将回归正确的方向,如我之前在创业板注册制分析时,得出的结论,市场资金将更加看重基本面,在宽进宽出的政策下,强者恒强的行业细分龙头才是未来主线概念。
好公司需要好好珍藏,下一个十倍股也许就在你的身边!想获得这一名单的朋友,可以扫描微信二维码添加微信并回复【潜力牛股】 免费领取。
交流平台内容丰富,多项技术教学,注重实操,从T+0到波段交易,每一项都是精华!进入平台,附赠涨停战法,先到先得!
*以上内容不作为买卖依据,盈亏自负,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