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小龄童”章金莱
2018年5月27日至28日,第二届中国匠人大会在西安曲江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召开。本届大会是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指导,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共西安市委、西安市人民政府、陕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中国手艺发展研究中心、陕西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共西安市委宣传部、西安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西安曲江新区管委会、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东家APP承办的全球华人最重量级的文化创意盛会。
手艺的传承需要众多力量的加入,其中不可错过的一大亮点就是明星大咖的助力。著名表演艺术家、原煤矿文工团团长瞿弦和;著名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六小龄童”章金莱、著名媒体人曹景行、著名演员夏雨、著名国际音乐人萨顶顶参加大会并被授予“中国手艺传承推广大使”称号。五位大使背后每个人都有着各自不同的“匠心”故事。
“六小龄童”章金莱:继承传统,就是一生做一事
做演员数十载,六小龄童也饰演过不少其他角色,包括周恩来、鲁迅、胡适等。但连他自己都说,这些角色全部加在一起,也抵不过一个孙悟空。他不止一次在采访中说:“我的一生都交给了《西游记》。”
章金莱先生的曾祖父章廷椿被称作“活猴章”,祖父章益生则被叫做“赛活猴”,父亲章宗义六岁学艺,终成“南派猴王”。章金莱(六小龄童)接下了传承家族猴戏的重担。
从最初使用木雕脸谱和木棍塑造形象,到挑选更有弹性的布脸竹棍作为道具,再到用油彩勾画出经典的孙悟空形象,时代孕育了他们的智慧,也沉淀了一个家族四代人一百来年对孙悟空的演绎。
萨顶顶
萨顶顶:我认为自己依然是个音乐手艺人
萨顶顶在发表感言时深情地说:我回顾了一下自己的成长,在大学时,我学习流行音乐的创作,我觉得我就是个会写音乐,会演唱的手艺人。直到今天,我还认为自己是个音乐手艺人。
前不久,萨顶顶在西安亮相,促成中英文化交流项目,推动中英两国间的文化交流与文化产业发展。现场在陕西省刘国中省长、魏增军副省长,方玮峰秘书长、薛建兴副秘书长和英国国际贸易部国务大臣罗娜•费尔海德女士、英驻华大使吴百纳女士、“一带一路”倡议特使范智廉、驻华贸易公使彭雅贤等中英领导共同见证下,萨顶顶代表中英文化集团中英音乐公司与陕西广电剧院、英国爱时文化签署了创意型舞台剧《我的小伙伴》的战略合作协议,该剧10月28日将在陕西广电剧院首演连演20场。
萨顶顶对音乐理解的深度,受益于她在艺术领域的广阔视野。她对古典文化和异域文化有着与生俱来的兴趣。在萨顶顶的音乐作品里,时常流露出她对古典和现代艺术的深入思考,对历史文献与现代生活关系的深刻理解。
她一再强调将传统元素加以艺术创新,使其焕发艺术新生命力的重要性,比如她把昆曲和她音乐作品中一些很相似的念白、和弦、节奏加以结构化处理后,再有机融合起来,就很受大家的欢迎。
夏雨
夏雨:艺无止境,事要做到极致才好
在大会现场,夏雨感慨:其实我也是个老演员了,从第一次演戏至今也有25年时间。25年间,夏雨先后获得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男演员、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男演员、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等多项荣誉。
在夏雨看来,人生就是来体验的。即便拍戏,也不忘培养爱好。在出演《古董局中局》中古董店老板一角时,夏雨开始学习书法和绘画,“一般玩古董的人都对书画有点研究,本来我小时候也喜欢画画。”当时剧组有一间道具房,堆满了笔墨纸砚,他几乎每天开机前都会在那儿临摹字帖。在山里拍摄时,每当看到树上栖息的昆虫、鸟兽,他都会拍下来,以便回去画水墨画。
夏雨说:艺人跟匠人都需要匠人精神。演十年戏和演二十五年戏,对戏的理解完全不一样,再过十年,等我演35年戏的时候肯定更不一样。“艺”无止境,任何事都要做好、做精,做到极致,才能体会到事情最深处的真内涵。
瞿弦和
瞿弦和:术业专攻,实践舞台上的匠人精神
他朗诵过柯岩的《周总理,你在哪里》、郭小川的《团泊洼的秋天》、贺敬之的《雷锋之歌》等名篇。瞿弦和工作时既不像“星”,也不像“腕儿”。瞿弦和是有名的“一根筋”,做任何事都妥帖到极致,一生都没闲下来的时候,一直活跃在舞台上,这种对专业的执着,正是匠心精神的体现。
曹景行
曹景行:精雕细琢地酿酒,让匠心穿透生活
曹景行被人熟知,是通过他在凤凰卫视主持的一档深夜播出的节目《时事开讲》,作为华语电视新闻评论第一人,曹景行始终坚守新闻人底线:不说假话、不说自己不相信的话。
不过,从现在开始,你应该知道他的标签中还有一个——“做酒人”。
江浙沪一带的人文历史中,始终伴随着黄酒的味道。走南闯北这么多年,他找回了当年跟亲朋好友共饮黄酒的那种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