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充】晶合集成总产能已达到11万片/月;阿里入股JBD显耀显示 加速布局MicroLED微显示屏领域

1.晶合集成:总产能已达到11万片/月 计划根据需求扩充产能;

2.阿里入股JBD显耀显示 加速布局MicroLED微显示屏领域;

3.面板报价持续拉扯:供应商称至少会涨到8月,品牌端拒绝涨价;

4.友达:面板需求将一季比一季好,产业整体很健康;

5.TV面板涨势收敛 牵动双虎;

1.晶合集成:总产能已达到11万片/月 计划根据需求扩充产能;

集微网消息,近日,晶合集成公开了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其中提到,截至目前,晶合集成的总产能已达到11万片/月,公司计划根据市场需求进一步扩充产能。

投资者提问称,“OLED、LCD的市场规模的变化对公司扩产计划有何影响?”晶合集成表示,未来OLED的面板将会成为手机应用的主流,因此晶合集成布局 OLED显示驱动芯片势在必行,公司在40nm、28nm制程均布局了OLED显示驱动芯片的技术开发计划。

对于市场将DDIC往40nm等更先进技术节点推进的原因,晶合集成指出,目前40nm、28nm的技术迁移主要针对于OLED的显示驱动芯片。并非所有的DDIC都在进行技术迁移,如一些外挂式、大尺寸和触控整合的DDIC的主流工艺水平还是在150nm至55nm之间,技术推进不会造成存货减值。对于OLED显示驱动芯片的技术迁移,晶合集成正在与客户积极合作、共同推进,努力提高技术水平,扩充工艺平台,补强公司短板。

关于公司在车规级领域的布局,晶合集成提到,公司在车用芯片领域尚处于初期阶段,其中110nm DDIC已于2023年3月完成AEC-Q100车规级认证,于2023年5月已通过公司客户的汽车12.8英寸显示屏总成可靠性测试,其他几个工艺平台正在验证中。车用芯片分为前装市场和后装市场,前装市场产品需要过车规认证,包括IATF16949和AEC-Q100,验证周期较长。目前公司前装市场产品较少,后装产品已有投片。

另外,晶合集成大力推行材料国产化,在设备方面,积极推动国产设备使用,进一步提升国产设备比例。在材料方面,公司的国产化率相对较高,2022年公司前五大原材料供应商中有两家均为境内厂商。(校对/张杰)

2.阿里入股JBD显耀显示 加速布局MicroLED微显示屏领域;

集微网消息 近日,据天眼查App显示,JBD关联公司上海显耀显示科技有限公司(简称:JBD显耀显示)发生工商变更,股东新增浙江阿里巴巴云计算有限公司等,同时公司注册资本从约5197万人民币增至约5374万人民币。

资料显示,JBD显耀显示成立于2015年10月,法定代表人为李起鸣,经营范围含从事显示科技领域内的技术服务、集成电路芯片设计及服务、集成电路芯片及产品制造等。股东信息显示,该公司由李起鸣、领耀控股有限公司、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等共同持股。

从该工商变更事件不难看出,阿里巴巴此次入股JBD显耀显示,或是体现了其对于下一代显示技术的重视和布局。从布局来看,阿里巴巴旗下的阿里云、阿里达摩院、菜鸟网络等业务都涉及到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智能眼镜等领域,对于微显示器的需求很大。

官网显示,JBD显耀显示是全球第一家具备MicroLED微显示屏量产能力的企业,自主研发及制造了超微型显示面板,推动混合现实、汽车、半导体设备等领域的技术发展。智慧芽显示,显耀显示近期主要专注于发光层、显示面板、导电层、发光二极管、半导体等技术领域,已公开专利申请271件,发明专利占比94.83%。

日前,JBD显耀显示在国际显示周SID重磅发布“蜂鸟”光引擎产品,并宣布该产品已于今年五月实现量产。其内核MicroLED微显示屏斩获SID 2023“Display of the Year”大奖,成为迄今在全球范围微显示领域唯一获此殊荣的产品。

在续航方面,得益于MicroLED技术的高发光效率,JBD蜂鸟光引擎在典型的操作条件下,功耗可以低至260mW,显著低于LCOS和DLP等其他微型显示器技术。该性能有效延长了AR眼镜的续航时间,能够充分满足消费级AR眼镜全天候使用的需求。

在画质显示方面,8bit色深,1677万色全真彩显示,再搭配全新的Gamma及Demura算法,JBD蜂鸟光引擎实现了亮度高、对比度高、层次感强、颜色鲜艳、细节丰富的画质显示,为AR眼镜终端带来至臻炫彩的震撼视觉体验。

除了JBD蜂鸟光引擎外,JBD还在SID上展出了搭载JBD蜂鸟光引擎的双目彩色AR眼镜参考设计。该参考设计,外观上与普通眼镜无异,佩戴后,能清晰的看到全真彩的画面和视频内容。JBD双目彩色模组的量产,将极大提高AR眼镜厂商的开发效率,节省开发成本,快速推动AR产业的迭代升级。

3.面板报价持续拉扯:供应商称至少会涨到8月,品牌端拒绝涨价;

集微网消息,据MoneyDJ报道,面板产业供需秩序目前已好于过去,使得面板报价持续拉扯中。品牌端表示绝对不允许涨,“涨了就减少拉货”;面板供应商则强调至少会涨到8月旺季备货。

目前,面板价格涨跌停滞,面板大厂友达、群创等经过价格骤降后,毛利率和损益情况将不会更差。

报道称,从供给侧来看,与2019年到2020年面板产业修正相比,目前面板产业的供给结构已发生变化。2019年到2020年,中国大陆京东方、华星光电、惠科积极扩产,2021年后就不再大规模扩产,因此面板供给结构稳定。而中国台湾近几年也没有大规模产能建设,控制产能利用率将支撑面板价格。

友达董事长彭双浪日前表示,部分消费类产品需求恢复得非常好,也看到部分IT面板价格开始小幅调整,客户积极布局下半年到2024年的新品,“面板需求将一季比一季好,现在来自电视、笔记本电脑等不同领域的急单都有出现,电视还是比较明显的;而IT部分消费性产品恢复非常好。”(校对/赵月)

4.友达:面板需求将一季比一季好,产业整体很健康;

集微网消息,钜亨网6月5日报道,友达光电CEO彭双浪当日传达了关于面板市场的乐观预测。他表示,部分消费类产品需求恢复得非常好,也看到部分IT面板价格开始小幅调整,客户也积极布局下半年到2024年的新品。

彭双浪称,下游有库存的话影响需求,上游有库存的话就会影响价格,但现在看整体都很健康,此前上游的积压库存也都回到健康水平。现在整个产业秩序都非常好。

彭双浪还表示,“面板需求将一季比一季好,现在来自电视、笔记本电脑等不同领域的急单都有出现,电视还是比较明显的;而IT部分消费性产品恢复非常好。”

价格方面,彭双浪指出,有需求就能支撑价格。近期美国康宁调整玻璃基板价格,这与友达也有关联。一些消费类产品面板价格在调整(上涨),笔电、显示器都有。

彭双浪强调,最终希望面板价格可以回到总成本以上,整个产业有获利,发展才健康。友达今年的目标是力争单季转盈。(校对/张杰)

5.TV面板涨势收敛 牵动双虎;

科技市调机构集邦科技(TrendForce)昨(5)日公布6月上旬面板报价,电视面板续涨,所有尺寸均站上让面板厂能获利的现金成本之上,但集邦也示警短线需求将因大陆618备货告一段落而暂趋平缓,使得涨幅收敛,是否意味连月来的涨幅即将告终,牵动友达、群创后市。

至于监视器面板报价则多为持平;笔电面板品牌客户及面板厂仍有所拉锯,但品牌厂认为下半年展望不明朗,抗拒涨价,和前次报价持平。

集邦科技研究副总范博毓指出,电视面板价格从第1季底到第2季连续上涨,目前电视面板价格都已经回升至现金成本之上。虽然现金流转正,但面板厂仍积极想要扭转亏损劣势,因此涨价态度依然强势,并持续透过调控产能利用率来维持供需平衡状态。

从需求面来看,范博毓指出,大陆618备货已告一段落,下半年旺季需求的备货要到第3季才会明显浮现,因此目前整体需求动能暂趋平缓,预计6月电视面板价格涨幅将开始出现微幅收敛,估计32吋涨2美元,43吋涨2美元,50吋涨7美元,55吋涨8美元,65吋及75吋分别涨10美元。

监视器(MNT)面板价格回稳后,部分面板厂积极运作期望涨价。范博毓说,目前看来Open Cell面板因先前价格过低,有上涨空间,预计6月调涨0.2至0.5美元。面板模组产品涨势较不明显,主因各家面板厂对涨价态度不一,尤其后进面板厂试图以低价抢单。预期6月主流的面板尺寸如23.8吋与27吋,价格多仍是持平。

笔电面板方面,相关价格经过长时间稳定,品牌客户以及面板厂在价格上呈拉锯状态。需求则出现稳定向上趋势,面板厂持续释放涨价的想法;品牌客户则考量下半年景气不明朗,需求虽略有增长,属合理的库存回补,而非额外需求的增长,以此仍抗拒面板厂的涨价。他预测,在第2季底前,笔电面板价格难以上涨,预期6月报价将持平。

面板族群昨天成为市场资金宠儿,友达、群创均大涨逾4%。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