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消息,近日,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 加强高素质专业化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旨在深化教师队伍改革创新,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基础教育教师队伍。
《若干措施》从教师优化配置、教师能力提升、教师保障机制、人才引进培养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的举措。
在公办中小学教师优化配置方面,各市县应进一步盘活编制和岗位资源,调整教师队伍结构,重点配强小学一、二年级和初、高中一年级的师资力量,强化幼小衔接、初高衔接的研究和教师配备。
在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方面,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下放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权,自2025年起,将高级及以下职称评审权下放给市县和省一级甲等学校。实施基层学校教师职称“定向评价、定向使用”机制,鼓励优秀教育人才在基层学校长期从教。
在教师能力提升方面,开展新一轮中小学幼儿园省级骨干教师、省级学科带头人选拔培养工作,培养1100名中小学省级骨干教师、200名省级学科带头人。每年遴选60名左右优秀校长、教师赴省外跟岗研修。
在完善教师保障机制方面,每学年面向中小学教师开展1次心理健康测评,健全筛查预警机制。持续推动为教师减负松绑,有效遏制社会事务随意进入校园和违规抽调借用中小学教师,充分保证教师从事主责主业。
在强化教研队伍建设方面,推动全省教研机构改革,建立健全教研员选拔准入、考核评价、合理流动、退出机制以及教研工作奖惩制度,强化教研训一体化建设,提高教研活力和教研管理的规范化水平,促进海南教研转型升级。
《若干措施》还提出,构建“老、中、青”搭配合理的梯队培养选拔机制,分层分级培养一批“种子校长”;推动教师适应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变革,以数字化赋能教师专业发展;加大优秀教育人才引进力度,围绕海南自贸港建设实际需要,重点吸引集聚一批教育领域的高层次优秀人才和团队。(记者 杜倬荷 通讯员 金浩田)
来源:南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