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场监管局扫黑除恶很“较真” 协助司法机关冻结股权1303亿元

12月21日,由云南省委网信办主办、云南法治网承办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果采访活动走进昆明市市场监管局。记者了解到,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昆明市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共受理办结线索301条,受理办结“三书一函”函件251件,因涉黑涉吊销营业执照21户,进行任职资格限制3145人次,协助司法机关冻结股权1303亿元。2020年1-11月,全市各级市场监管部门查办市场流通领域违法案件1830件,罚没金额4733.6万元。

昆明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该局突出重点领域,扎实推进专项整治。一是大力开展白酒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重点整治使用非食品原料、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标识不清楚等违法行为,共开展快速检测215批次,责令整改68家,停业整顿38家,立案查处8起。

二是大力开展米线专项整治。重点整治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掺假掺杂、标识标签不合法等违法行为,共抽检26批次,快检82批次,责令整改33家,停业整顿1家,立案查处6起,取缔1户。

三是大力开展餐饮无证入网经营者及违规平台治理。对美团外卖昆明分公司未审核入网立案查处,责令美团平台整改136家,督促下架36家。

四是大力开展处方药质量安全整治。组织药品零售连锁企业总部人员培训,对药品零售企业药师在岗履职、药品分类管理、处方药销售进行重点检查。

五是大力开展气瓶充装、检验机构集中整治。排查并责成整改安全隐患78条。

六是大力开展机械式停车设备隐患集中排查。发现并责成整改安全隐患24条,拆除严重安全隐患机械式停车设备102台。

七是大力开展减税降费行动。对涉企收费集中检查,检查行政、事业单位242家;责令相关企业清退电费14.5余万元。

八是大力开展旅游市场集中整治。办结“一部手机游云南”等涉旅投诉件305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5.6万元。

同时,聚焦乱点乱象,抓实“四项治理”。

一是紧盯中药材市场乱象,重拳整治不规范经营问题。针对菊花园中药材专业市场不规范经营问题,对园内经营企业分区域、分重点、分时段进行检查,抽检药品20批次,立案查处涉嫌超范围经营1起,对市场内打粉经营户进行集体行政约谈。

二是紧盯保健食品市场乱象,重拳整治虚假宣传问题。全市监测保健食品类广告5185条次,通报停播违法广告3条次,立案查处1起。

三是紧盯集贸市场乱象,重拳整治“脏乱差”问题。把主城区集贸市场整治提升改造列入市政府“惠民实事”和三年提升改造计划,市级财政每年安排不低于1亿元资金专项用于集贸市场改造提升及建设管理,目前完成改造提升119个,新建扩建23个、取缔关闭24个、收购回购2个。全力开展新冠疫情防控工作,关闭活禽批发市场7个,关停活禽销售摊位893个,取缔无证照经营54户,责令改正60户。

四是紧盯认证行业乱象,重拳整治认证行业违法问题。严厉整治虚假认证、买证卖证、虚假检测报告等问题,责令7家认证机构共取消昆明市辖区内各企业持有的各类认证证书共35本,暂停各类认证证书共31本,立案查处认证机构2个,立案查处认证产品12起,有效的净化了昆明市认证市场环境。

再者,聚焦隐患难点,强化专项执法。

一是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全市共立案查处商标侵权案件123件,罚没金额129.32万元;专利违法案件8件。

二是强化非法传销打击。组织开展打击传销专项整治联合执法行动13次,清查出租房等聚会场所842个,取缔传销窝点78个,教育遣散参与传销人员112人。

三是强化电商平台治理。对全市16个电商平台及网站网店开展定向搜索和线上巡查检查工作,查办涉网案件35件,罚没款59.96万元。

四是强化冷链食品整治。共出动执法人员6624人次,检查冷链食品经营户6874户次,采样检测样本1839个,责令限期整改65户,立案查处涉冷链食品案件2件。

通过各项集中整治行动的开展,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昆明市的营商环境、消费环境、市场秩序得到不断改善。其中,昆明市公共服务质量满意度测评位居全国第七、西南地区第一。

云南网记者 赵岗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