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繁荣辉煌的蒙古帝国首都哈拉和林!”蒙古国前杭爱省游记

编者按:

前些天,小编在北京新结识了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蒙古语部原主任斯勤老师及其夫人其其格大姐等文化界的一些蒙古族学者、专家和朋友,在聊天中,我们发现彼此都拥有一个共同的兴趣爱好,就是想通过文字和图片的方式,讲述在蒙古国发生的事情。区别是他们讲述的都是自己亲身经历的故事,而小编讲述的基本上都是听到或看到的故事。相比之下,由他们讲述的故事更值得让我们去读,更具有说服力,因为“事实胜于雄辩”。于是,决定将由斯勤老师撰写的蒙古国游记的系列文章,每天在蒙古格日公众号上推送一期,以期从不同的视角带领大家走遍蒙古国,真实地了解各省的风土人情、文化习俗等。在此要特别感谢《我们讲述》微信公众号,为转载斯勤老师的文章提供了方便。同时,为保持原文的风格不变,在转载时对文章的内容未作改动和删减。

前杭爱之行

——蒙古国游记之十三

文:斯勤 图:其其格

▲蒙古国前杭爱省位置示意图

前杭爱省(Өвөр Хангай аймаг)始建于1931年,得名于杭爱山脉。位于蒙古国中南部。面积6.34万平方公里,人口11.142万,首府阿尔拜赫雷,距首都乌兰巴托430公里。该省有21个行政单位。

▲美丽的前杭爱草原

我曾经在前往戈壁阿拉泰省的路上经过阿尔拜赫雷,但并没有进城看看。所以在前杭爱省除了哈拉和林、乌兰瀑布和额深朱伊拉县,其他地方都没去,所以在此只介绍这三个地方。

一、哈拉和林

哈拉和林,位于前杭爱省西北角,蒙古帝国第二代大汗窝阔台汗七年(1235年)在此建都。

13世纪中叶,这里是世界的中心,从多瑙河畔的维也纳,到黄河边的汴梁,从北方寒冷的俄罗斯草原,到炎炎烈日下的阿拉伯半岛沙漠,大半个欧亚大陆都笼罩在这座城市的权力和威势之下。罗马教皇的传教士、南宋朝廷的使节团、波斯商人的驼马队、高丽王国的进贡者……都在这里汇集;佛殿、清真寺和基督教堂……各种宗教和文化都在这里融合;大汗的诏令从这里发出,送达世界各地蒙古大军……这里集合了成吉思汗、窝阔台、蒙哥,从中欧、东欧、西亚、中亚、东亚、南亚诸国抢掠来的奇珍异宝,金银珠宝,数以万计。1260年,蒙古内战后,随着阿里不哥被忽必烈打败,这座城市衰落为一个地区性的中心。

1368年大都(北京)被明军攻克,1370年元顺帝妥欢贴睦尔死于应昌,太子爱猷识理达腊继位,即元昭宗,元朝廷退据哈拉和林,仍用元国号,史称北元。北元政权仍以哈拉和林之为首都。1387年明军攻克哈拉和林,哈拉和林城被彻底毁灭。

哈拉和林与其周围景观于2004年成为蒙古国世界文化遗产。其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上的名称为 —“鄂尔浑峡谷文化景观”。

▲哈拉和林额尔德尼召庙

第一次去哈拉和林,是2014年7月。其其格我俩和女儿阿茹娜、女婿胡日查一起,在从库斯古尔湖回来的路上,游览了额尔德尼召,即哈拉和林遗址。曾经何时,这里是蒙古帝国豪华、繁荣的首都,全世界为之仰慕的的中心,现如今只剩下这一座古庙,让人感慨不已。

我在多次去哈拉和林后,有一个很深的感触,就是作为蒙古国的首都,哈拉和林比乌兰巴托更合适。哈拉和林位于蒙古国中心地带,地域辽阔,地势平坦,有水量比图拉河更大的鄂尔浑河,发展空间更大。同时我也从心眼儿里佩服,我们祖先的眼光何其独到,其选择何其精准!前些年蒙古有人提出,把首都搬到哈拉和林,近几年倒听不到这种提法了。我觉得,从长远的发展利益来考虑,蒙古国必定要选择哈拉和林为首都,当然目前不具备这种条件。

▲哈拉和林复原图(网络图片)

最后一次去哈拉和林,是和老岳母和其其格大侄女温都尔娜、其儿子青格乐一起去的,青格乐当年才6、7岁。那是2017年7月,天气很热。我们途中在断沙梁(Элсэн тасархай)稍作休息,吃午饭。我们吃的是蒙古肉饼 -- 火烧(Хушуур)。青格乐吃得那香啊,觉得没有比这更好吃的了。

▲青格乐在楚鲁特河岸上

那一天特别热,特别是在断沙梁太炎热了。青格乐说在这里再待一会儿就该热死了。游览额尔德尼召后,我们到哈拉和林西边的鄂尔浑河边停留,让青格乐和当地孩子们一起,在鄂尔浑河游玩纳凉。河水清凉无比,孩子们玩儿的尽兴。该走了,青格乐还不愿意上岸。很多年过去了,青格乐至今还非常怀念蒙古,说只要有机会还要去蒙古国。

二、乌兰瀑布

我于年2011年4月赴蒙古,创建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乌兰巴托节目制作室,在蒙古国家公共广播电视大楼内,建立了当时在蒙古一流的广播节目录音、制作间。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一直未能组建属于自己的团队、播出自己的本土化广播节目。2016年12月1日,我的这一愿望终于实现,组成了由当地专业人士组成的六人团队,并于当日开始播出乌兰巴托调频91.7的本土化广播节目。团队成员都很年轻,我俩视她们为孩子,她们也对我们十分敬重。

▲乌兰巴托节目制作室播出团队

2017年7月,我的使命圆满完成,该离任回国了。在回国前,其其格我俩自己出钱,组织我们团队成员,一起去前杭爱省乌兰瀑布(Улаан чутгалан)游玩。

7月23日,我们团队的5名成员(一名家里有事,未能参加)和其其格我俩,租用一辆面包车向前杭爱省巴特乌力吉苏木境内的鄂尔浑和乌兰瀑布出发了。乌兰瀑布是蒙古国著名的景点之一,瀑布落差有24米。河两岸是富饶美丽的草场,牛羊成群,牧歌飞扬。盛夏的草原阳光明媚、微风吹拂,景色宜人、心情愉悦。一路上我们欢声笑语,蒙古弟弟妹妹们再三感谢我们,临回国前和她们一起度过这样欢乐的时光。

▲乌兰瀑布

我们黄昏时分才到瀑布边的度假村,吃完晚饭后大家在蒙古包里围坐在一起玩扑克,在打输的人脸上贴纸条。结果我输得最惨,脸上贴满了纸条。我们的笑声久久回荡在宁静的草原上。

▲在乌兰瀑布岸边合影

第二天我们一早喝了茶,走到瀑布。瀑布很有气魄,从24米的高处呼啸而下,声音传到很远。孩子们下到瀑布跟前,拍了很多照片。欢乐时光很快就过去了。我们吃了午饭往回走,在路上我们的车在一条河里陷住了,大家都下车,脱了鞋,用绳子拉、用手推,但根本拉不动,幸好有辆卡车帮我们把车拉出来了。

路上只要有好看的景色,大家就七嘴八舌地叫停车,前后簇拥着抢着下车,用相机和手机记录这一难忘的时光。

我们回国前,这些孩子为我俩举行了欢送仪式,最让我感动的是,她们瞒着我制作了一个叫做“我们的斯勤”(Ман ай Цэцэн)的广播特写,作为惊喜赠送给我们,同时在蒙古国家公共广播电台播出。2021年12月,国际台蒙古语部为我制作的小视频,也延用了这一题目“我们的斯勤”。

三、伊森朱伊拉苏木

我任国际台蒙古语部主任时,2009年我台与乌兰巴托育才中文中学合作建立了CRI.育才广播孔子课堂,我任课堂董事会主席。2011年,到乌兰巴托工作后,也一直对课堂的工作给与关注,并尽其可能提供帮助,与育才中学巴雅尔和其其格两位校长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2013年7月,巴雅尔校长来电说,学校准备与前杭爱省伊森朱伊拉县(Есөн зүйл сум)学校合作,建立远程教学基地,邀我一同前去。

伊森朱伊拉,意思就是“九种”。 伊森朱伊拉苏木位于前杭爱省东北部地区,与哈拉和林苏木为邻。这里是蒙古著名佛像雕塑家,一世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温都尔活佛扎纳巴扎尔(1635 -- 1723)的出生地,因为他出生时此地盛开了九种鲜花,所以取名为 伊森朱伊拉。

▲扎纳巴扎尔创作的佛像(网络图片)

乌兰巴托有一座“扎纳巴扎尔艺术博物馆”,里边陈列着扎纳巴扎尔很多佛像艺术作品,建议朋友们如果到乌兰巴托,务必腾出时间去参观一下,我相信您不会失望。

▲扎纳巴扎尔博物馆(网络图片)

我们到苏木学校时,学校已经准备好石头烤肉和马奶酒。苏木学校是个三层楼,在苏木镇上最好的房子。在蒙古很多苏木里,只要有楼房,一般都是学校,而且都是六、七十年代的建筑。不难看出当年蒙古国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而现在这些建筑已经严重老化,修缮是个大问题。

在学校象征性地品尝烤肉和马奶酒后,我们到河边参观了当地牧民制作羊毛毡子。羊毛毡子是蒙古包冬天必备的保暖用具,有两层毡子裹上的蒙古包就比较讲究的了。制作毡子是个细活,先把一坨一坨的羊毛,用细木条抽打成蓬松如棉花,然后一层一层铺上,洒水让羊毛相互粘连,然后围着木头捆绑成团,用马拉着在草地上滚动好长时间才能完成。

其实用羊毛毡子裹上蒙古包,只能挡风而不能保暖,蒙古包取暖还得靠烧火。在寒冷的冬天只有烧火,蒙包才能暖和,火一灭包里温度骤然下降。我在上世纪70年代高中毕业后,当回乡知青,回到生产队当了几年农民,因为我们家乡是半农半牧地区,有时也当牧民,有几次冬天在蒙古包过夜,凌晨时分都冻醒了。所以牧民一般都会有一件用带毛的羊皮做的又长又肥的袍子,白天骑马可以盖住膝盖和腿,晚上睡觉可以盖上全身。

前些年在蒙古出土的匈奴古墓中,发现了用羊毛毡子制作的蒙古袍。这个蒙古袍和现在的蒙古袍有所不同的是没有领子,袖口是紧凑型的。目前蒙古和内蒙古好多演员都在穿这种袍子演出,成为时尚。

▲蒙古大草原

我发现,前杭爱和后杭爱不同之处是,后杭爱山高树多;而前杭爱则山矮树少(就 伊森朱伊拉苏木而言)。前杭爱的山从山脚下到山头都长有茂密的牧草,非常适合放牧。所以这两个省都是蒙古重要的牧业基地。

山林和戈壁之间的喀尔喀辽阔的故乡

是马背上的蒙古人纵横驰骋的美丽地方

一条条山谷中回荡着我们狩猎的喜悦

一望无际的原野上留下了骏马飞驰的身影

这是我生长的地方

辽阔美丽的蒙古!

-- 达. 纳楚克道尔基“我的祖国”(陈岗龙译)

作者介绍

斯勤:内蒙古扎鲁特旗人,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蒙古语部原主任,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乌兰巴托节目制作室前总监

其其格:内蒙古扎鲁特旗人,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行政处总务科原科长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