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承压,政策不确定性拖累市场信心

周一,美国股市出现回调,主要股指普遍下跌,反映出投资者对贸易局势再度紧张的担忧情绪升温。

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跌幅为0.9%;标普500指数下挫0.8%;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则下滑0.9%。在经历了此前一周的大涨后,这一走势显示出市场对于政策不确定性的敏感反应。

引发市场担忧的核心在于新一轮关税政策的走向。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周一表示,未来48小时内将有多个贸易相关的公告发布,暗示接下来可能是“非常繁忙的几天”。不过,贝森特并未说明具体涉及哪些国家,也未透露政策内容的细节,这进一步加剧了市场对潜在贸易冲突升级的担忧。

早在四月份,美国就已宣布一项名为“对等关税”的政策,但给予了90天的缓冲期,大部分主要贸易伙伴获得暂缓征税的机会。如今,这一缓冲期即将到期,而总统特朗普与商务部长霍华德·拉特尼克周末确认,相关关税将在8月1日正式生效。拉特尼克表示,总统目前正着手制定具体税率与协议内容,特朗普对此也表示认可。

这一表态打破了市场此前对延长期限的幻想。投资者此前普遍认为,白宫可能会避免采取影响市场情绪的极端措施。然而,从目前情况看,政策走向可能并不如市场预期般温和。

在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升温的背景下,科技板块也承压明显,尤其是特斯拉的表现引人注目。该公司股价周一下跌近7%,成为拖累大盘的主要因素之一。引发股价大跌的导火索是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在周末宣布计划成立一个名为“美国党”的新政党。马斯克近年来频繁涉足政治领域,引发部分投资者的不满与警惕。分析人士认为,这种强烈的个人政治倾向正对特斯拉品牌形象和消费市场造成不利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上周,标普500指数与纳斯达克指数刚刚创下历史新高,这一部分归因于市场对政府不会落地此前宣布的最激进贸易政策的信心。如今,这一信心似乎正受到现实挑战。市场的乐观情绪被关税即将生效的消息所打压,资金避险情绪明显升温。

摩根士丹利全球高级经济学家拉杰夫·西巴尔在最近的一份报告中指出,历史上美国主导的自由贸易协定平均谈判周期为三年之久。虽然目前的贸易磋商可能不具备全面协定的规模,但参考历史仍具有意义。他强调,任何涉及关税或协议调整的政策动作都不可能在短期内彻底落地,过程将不可避免地伴随着不确定性与博弈。

// 美元疲软 //

进入2025年下半年,美元面临多重不利因素,走势前景充满挑战。上半年,美元兑全球主要货币累计下跌10.7%。美元指数在6月触及自2022年2月以来的最低点,投资者普遍担忧,这一趋势或将在下半年延续,甚至加剧。

当前美元所遭遇的下行压力源于多方面因素,包括政策不确定性、财政赤字持续扩大、美联储可能开启降息周期等。市场对美国经济的信心出现动摇,使得投资者在寻求避险资产时,逐渐将目光从美元移开。

B. Riley 财富管理公司的首席市场策略师阿特·霍根表示:“你可以列出一系列问题:庞大的财政赤字,无论党派如何都无人愿意遏制;在外交和贸易方面与传统盟友关系紧张;再加上一旦形成趋势,市场动能就难以逆转。”他指出,美元疲软的趋势始于今年1月中旬,尽管在4月特朗普宣布的关税措施不如预期激进,带来短暂反弹,但总体走势仍是持续下行。

尽管如此,美元走弱并未对美股造成系统性打击。实际上,美元贬值对于美国上市公司,尤其是那些拥有大量海外营收的企业而言,具有一定积极作用。数据显示,标普500成分股公司中,超过40%的营收来自海外市场。美元走弱可以提升这些企业出口竞争力,增强其利润预期。

然而,美元持续走软也引发市场对美国资产全球地位的担忧。在美债规模逼近30万亿美元、2025年预算赤字可能接近2万亿美元的背景下,投资者开始质疑美国资产是否还能长期保持“例外主义”地位。若美元及美债的国际吸引力持续下降,将对包括股票在内的风险资产构成潜在冲击。

与此同时,全球央行也在加快调整外汇储备结构。据世界黄金协会统计,各国央行目前每月平均购入黄金24吨,创下自1979年以来最佳上半年表现。分析认为,黄金作为美元资产的替代选项,正因其避险与抗通胀特性受到追捧。美国银行研究员劳森·温德指出:“我们认为,各国央行增持黄金主要出于三个考虑:分散外汇储备、降低对美元依赖,以及应对通胀与经济不确定性。”

投资机构TS Lombard也持续看空美元,并称其为“送分题”。该公司策略师丹尼尔·冯·阿伦在研报中写道:“在美元估值偏高、美联储政策受压、行政层面也明确表示倾向于弱美元的背景下,我们坚定维持一系列空头头寸。”该机构指出,从多个汇率模型来看,美元仍被高估,若市场继续调整,美元甚至可能进入被低估区间。

美联储的利率决策也可能继续对美元构成压力。市场普遍预计,下半年美联储或将启动降息周期,以提振经济。但考虑到去年降息时美元与美债收益率却同步上涨,政策的实际传导路径仍存不确定性。

尽管如此,并非所有分析师都认同美元将继续贬值的观点。Capital Economics亚太市场负责人托马斯·马修斯指出,近期美股上涨表明,投资者对美国资产的信心正在恢复,而美元疲软可能更多是其他货币走强与避险对冲机制变化的结果。

富国银行也对美元的“衰退论”持保留态度。该行策略师詹妮弗·蒂默曼指出:“从统计角度看,美元仍是全球贸易与金融体系的核心。美国在法治、透明度与资本市场流动性方面的深层优势,使得全球转向其他货币的过程既困难又缓慢。”她认为,当前美元的主导地位并未根本动摇。

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也表示,当前的汇率波动“尚属正常范围之内”。不过,美国国债收益率的持续走高,也暗示出市场对美元及美债的风险定价正在发生微妙变化。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