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禧年是大型神话题材电视剧的天下,这一时期贡献了好多古装美人

影视寒冬还在延续,加上去年的疫情影响,资本对影视剧的投资越发谨慎。悬疑短剧、大IP+“甜宠”类、都市爱情等则成各大视频平台的主推内容类型。

而观众的口味也在随之变化,《隐秘的角落》类现实主义题材、《三十而已》为代表的女性群像剧、以“腐女”为目标群体的“耽改”剧成为新“风口”。“质感”成为观众衡量剧作质量的重要因素。

▲热剧

▲数据源《2020腾讯娱乐白皮书》

与此同时,古装剧市场上的“传统神话”题材却没落了,神话剧悄然淡出市场角逐。而千禧年至2010年(即90、95后的童年时期),电视剧黄金时段是被各种大型传统神话题材占领的,如《春光灿烂猪八戒》、《聊斋志异》、《宝莲灯》、《白蛇传》等剧都曾引领收视热潮。如今却成了“时代的眼泪”

▲世纪之交的神话剧

美颜集中的“七仙女”题材

其中,氧叔印象较深的是“七仙女”系列。作为经典的“人神恋”题材,“七仙女”这一故事被翻拍过多种版本,仍经久不衰。这一题材可以说是凝聚了古老神话的人文内核,是神话剧类型的一个很好的观察入口。

一、“七仙女”的演变

“七仙女”(“董永遇仙”)其实脱胎自由“牛郎织女”的故事。曹植的《灵芝篇》称“七仙女”为被董永的孝行感动,来助织帮偿债。后东晋《搜神传》出现董永遇仙的完整故事雏形。

▲“七仙女”

不过到了汉代儒家思想占主流后,这一故事被注入政治色彩,某种程度上已经了成为统治阶级宣扬“孝道”以教化子民的文化工具。

而“董永遇仙”的故事中“七仙女”以圣洁与“真善美”的化身呈现,在不同的演绎版本中又能以多女主的组合模式配置,因此这一题材的影视化成品中,美貌密度自然相当之高。

二、不同影视化版本

最早一版的“七仙女”是1955年的黄梅戏电影《天仙配》,由当时的安徽省黄梅戏剧院的女演员们(王少梅等人)饰演。这几位长相都是圆润阔面+周正架构,端方厚重,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1955版《天仙配》

而86版《西游记》中的“七仙女”则由王学勤、张燕燕等人扮演。长相风格中的端庄感弱了些,整体廓形与线条都更柔美、惠丽。但不是故事中心人物,给的镜头很少。上世纪80年代的大陆女星如龚雪、朱琳都是这种面相,后者也是86版“女儿国国王”的扮演者。

▲蟠桃园中的“七仙女”

▲左龚雪;右朱琳

05版的电视剧《天外飞仙》也是“七仙女”题材的改编。这七位“仙女”中,女一林依晨是天真可爱气加成的娇俏女主,靠可爱走捷径的典范。女主之外的几位“仙女”颜值就“水”得多,整体与所对应戏份成正比,分布不均匀。其中“二仙女”郭妃丽精致度最高,其余几位结构比不上郭,观众缘与辨识度比不上林。

▲《天外飞仙》“七仙女”:左一郭妃丽,C位林依晨

郭妃丽是盘点亚洲御姐时常用的模板,骨骼结构立体大气,线条艳丽,五官精致度高,是典型的数据派。目前大陆娱乐圈少有这类御姐了,倒是许多泰式女星与其有重合。

▲郭妃丽

同年还有《欢天喜地七仙女》,这一版本与以往的“七仙女”改编不同,故事重心不再局限于“董永遇仙”的单一情节,而是多线叙事,即七位“仙女”都有对应的感情线,也分别对应不同的感情模式。更接近群像剧

颠覆性的表演,“葫芦娃”的套路,合家欢大团圆的结局,这一版的通俗、娱乐性更强。如今看,剧中造型有些年代感,甚至挺土,但女演员们的颜值不低,观赏性强。

▲《欢天喜地七仙女》

“暖色系”三位,大姐“红儿”是温柔的御姐架构,五官艳而不妖不尖锐,气质温厚沉静,符合传统文化中对“长姐”的定位;二姐“橙儿”、三姐“黄儿”都是性格泼辣、蛮横类型,颜值精致度与风格稍逊。

▲红、橙、黄

“冷色系”四位中,四姐是蒋欣饰演,此时胶原蛋白包裹平颧、平面中恰到好处,颜值巅峰时期。她看着壮不在肩宽,而是头太小。与“青儿”都是较调皮、灵俏的性格设定,后两位廓形、结构更小家碧玉。霍思燕的“紫儿”最秀美,纯美派“小白花”鼻祖级别了。

▲绿、青、蓝

▲紫

其实这部剧中颜值等级、气质风貌最上乘的是“王母”的扮演者——潘虹。一身华服铺满镜头,华丽又厚重、端庄又慈悲。与年龄无关。

▲潘虹“王母”

亚洲人里少有的欧化结构,廓形端正大气,骨骼粗,加上大颧大眼,潘虹是冷清、贵气、威严的御姐型。侧面翘鼻头、短翘下巴又柔和了些轮廓,反而带来一些“天真感”。这种长相上了年纪后更有味道,比俞飞鸿更具可读性,是被人忽视的气韵丰富的大美人。美得长久的类型。

▲欧化结构

曾被戈达尔找去在《世界电影的故事》中饰演被誉为“人脸进化的极限”的葛丽泰·嘉宝。遗憾的是没去成,后来就一直在国产剧中“婆婆妈妈”了。

▲左嘉宝;右潘虹

07年版的《天仙配》中的“七仙女”则是由杨恭如、蔡少芬、胡可、黄圣依饰演,是当年央八的收视冠军。与《欢天喜地七仙女》相比,剧情更贴近原著故事,但青春化、轻松感相对较弱。七位“仙女”的颜值风格也相对保守、成熟。

▲《天仙配》版“七仙女”

神话电视剧的魅力何在?

神话剧在上个十年里广受爱戴,其实可以从以下两点理解。

一、故事蓝本的观众基础深厚

神话剧的来源主要是文人的神话小说、剧本以及民间神话,也有从传统神话故事中抽取人物、情节重新演绎的。深入人心的诸多神话故事实现了由文本到影视剧的转换,能满足观众的心理期待。

同时,不同于现实主义题材,超现实的神话剧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美学精神。其虚构出的光怪陆离世界、上天入地的法术等也对应观众的猎奇心理,使其能得以精神的放松与慰藉。开启神话剧时代的《济公》、《西游记》即是最直接的例子。《白蛇传》之类的民间神话题材也备受欢迎。

▲《西游记》

▲《新白娘子传奇》

二、主题、精神内核

神话剧多以“爱情至上”的人神爱恋、“人定胜天”的神魔斗争以及孝义、惩恶扬善等传统伦理道德为精神内核,合乎我国观众的道德情感取向。

各式通俗化的改编、演绎又根植于现实,并与其互相渗透。魔幻现实主义色彩使得主题更加丰富,自然能引起观众的广泛共鸣。其中,今天所讲的“七仙女”以及“聊斋”、“猪八戒”系列都是备受欢迎的传统神话题材。

▲“聊斋”系列

▲“猪八戒”系列

但如今观众与资本的口味都已经变了,神话剧不再受主流喜爱。其实本土神话剧自带文化背景优势,且资源广阔,又未尝不是突出重围的一个选择?而2017年就被爆出《欢天喜地七仙女》将被重新翻拍。

▲翻拍备案

或许这即是潮流回归的一个先兆。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