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会宁2828搬迁户告别土坯窝棚 当上"新市民"就新业

​“十三五”期间,白银因为易地扶贫搬迁而建成的集中安置区有108个,58858人完成了搬迁,其中会宁县就有2828户搬迁安置户。让很多世代贫困的群众,告别了土坯窝棚,直接跨入现代化的美好生活。

“十三五”期间,白银市因为易地扶贫搬迁而建成的集中安置区有108个,58858人完成了搬迁,其中会宁县就有2828户搬迁安置户。让很多世代贫困的群众,告别了土坯窝棚,直接跨入现代化的美好生活。如今,会宁县聚焦易地扶贫搬迁居民的就业帮扶,做好易地扶贫搬迁的“后半篇文章”。

凌晨4点,会宁县钟鼓楼易地搬迁安置小区楼下的油饼店亮起了灯。郭军霞熟练地将面团大小均匀分开,为入锅油炸做着准备。

会宁县钟鼓楼易地搬迁安置小区居民 郭军霞

“每天能卖四百个油饼,收入800元左右。”

梁峁交错,沟壑纵横,便用来形容郭军霞曾居住的会宁县的刘家寨子镇。贫困如家门前的座座大山,横亘于此。过去同样早出晚归,收入却远低于现在。2019年,易地扶贫搬迁政策让郭军霞的新生活在这里启航。

会宁县钟鼓楼易地搬迁安置小区居民 郭军霞

“没搬出来之前,收入只能靠种地,经济困难,现在收入高了,孩子上学也近。”

早上6点,郭军霞的早餐店迎来了客人。2年前,她参加烹饪美食班学会了炸油饼的技术,并就近租了间小店当起了老板。不过郭军霞的新生活,只是该小区搬迁群众搭乘易地扶贫搬迁快车走上致富道路的一个缩影。

会宁县会师镇广场社区党委书记 张嫣妮

“从陌生到熟悉,从解决温饱到奔向小康。搬迁到现在,我们有6271位搬迁群众,实现就业2322人,搬迁群众真正享受到了易地搬迁带来的红利。”

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带来好处,又该如何让好处落在实处。今年以来,会宁县通过线上线下招聘双向发力,实现用工需求与务工需求的精准对接,帮助了4224位易地搬迁安置户实现就业。搬迁“新市民”同所有市民一道,正在奋力谱写着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新篇章。

会宁县易地扶贫搬迁办公室主任 周彦龙

“下一步,我们将从3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抓好产业,二是抓好就业,三是抓好社区融入。使我们的搬迁户搬得出、稳得住、有事做、能致富,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白银市广播电视台全媒体记者:张晰 王磊 兰雨晴 王鹏祖 会宁融媒 牛丽娜(白银市广播电视台)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