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事日记㉗|入户扶贫日记

巍巍武陵山,浓浓故乡情。鄂西莽莽群山托起我少年的梦想与希翼,蜿蜒绿水流淌着我儿时的欢乐与激情。

2019年8月10日 星期六 晴

孔力 咸丰县公安局民警

巍巍武陵山,浓浓故乡情。

鄂西莽莽群山托起我少年的梦想与希翼,蜿蜒绿水流淌着我儿时的欢乐与激情。如今年近不惑,在投身繁忙警务工作的同时进入灯笼寺村精准扶贫,颇有感慨,是为此文。

入户多次已习以为常,憾于能力有限,每次不过嘘寒问暖、互聊家常与政策宣讲。乡亲待客的热情与自身工作的不足形成鲜明对比。

回想当年,我尚年幼,崎岖的机耕路印着蹒跚的脚印,我时刻向往着大山之外的浩瀚大海;茂密的次生林掩映着稚嫩的背影,我常想这漫山木料能否成为栋梁之材;长辈们慈祥的眼眸浮现眼底,亲切的话语犹在耳际。难忘黎明时分牛群出栏的声声铜铃、盛夏正午的阵阵蝉噪、傍晚时分的炊烟袅袅、夏夜星空上群星闪耀……

时隔多年,我再次回到群山的怀抱。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这里仍保留着原始的样貌:还是机耕路,还是泥泞小道,还是雨打芭蕉、云蒸雾绕,还有乡亲们质朴而慈祥的微笑。我开始调查摸底,希望对症下药。对口帮扶不过几户,有的身体残疾,劳力不足;有的家处深山,交通受阻;有的毫无技术,生活不易……

然而,此地并非穷山恶水,茂林修竹间茶园点缀,青砂地里苞米吐翠,成片青椒郁郁葱葱,空气中隐约飘荡着野生猕猴桃沁人心脾的香味。放置于林间地头及屋檐下的蜂桶,让人不禁想起野生蜂蜜的幸福滋味。远处传来几声脖铃,偶尔还看见山羊的身影,在这大山深处与乡亲们世代相随。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外面的世界正为环境污染治理、矿山整改关闭、城镇垃圾处理、生态环境修复而奔波劳碌,大山脚下的小山村却青山不改、绿水长流。每次入户扶贫,都是对自己身心的一次净化,卸下浮躁,抛开功名,返璞归真。

看着熟悉的土灶,我又想起从孩童时期到如今都始终偏爱的故乡味道。灯红酒绿再好,不如这一锅一灶,弱水三千,只取一瓢。与其说是扶贫,还不如讲是探亲,在乡亲们眼里,我更像是他们的远房亲戚,我们互聊家常,共同牵挂着这一亩三分地的收成,一起惦记着山间刚露头的竹笋。乡亲们眼里没那么多的诗和远方,对身旁茅檐竹扫、村口流水小桥却是津津乐道。

曾梦想仗剑走天涯,年近不惑时才发现苍茫的天涯不过是枯藤老树昏鸦;曾背诵“安得广厦……”现如今却向往红砖青瓦;昔日纵马任逍遥,誓守山河多娇,如今看惯东流水,两袖清风甚好。有时真想对乡亲们说,待我无公务缠身,归来种田打鱼可好?

作者简介:孔力 咸丰县公安局民警

当过老师,又干警察。孔力用文字诠释了什么叫不会写日记的警察不是好老师。

2005年参加工作,教过高中语文,10年前投笔从警,在湖南桑植公安局工作8个年头,其中有6年多是在城区派出所工作。2016年调回咸丰县公安局,2017年被抽调到州公安局扫黑尖刀班参加扫黑除恶工作,2018年再次调入咸丰县高乐山派出所任副所长,干起了老本行。

从警十余年,八年管治安。在这个岗位上,孔力栉风沐雨,砥砺前行。时光只解催人老,世事沧桑多消磨,如今的孔力,已不再是当初那个少年。当年调回咸丰,就是眷念这一方故土,如今初心不改,踏上扶贫征途。

对于日常警务,孔力总不愿提及,他认为那无论多忙亦是本职,无论多险也不值炫耀,更何况如今的基层工作如履薄冰。而入户扶贫,既响应国家政策让百姓得实惠,又使公安工作筑牢群众基础,还可以让处于高负荷、高压强、高风险状态下的基层民警,得以亲近山水、退却浮躁,回归土地、救民疾苦。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