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提前公布 iOS 19 功能,为 13 亿少数人群而来

无障碍的

技术

今天,是五月的第三个星期四。

就在下个月的 WWDC 大会上,苹果将发布「十年来最大」的 iOS 系统更新——通常情况下,苹果不会告诉你新系统更新了什么,但这次是例外。

而在本周,苹果官宣了一系列「辅助功能」,并确认将在今年晚些时候推出——包括 iOS 19 等苹果系统软件在内,将会获得这一系列更新。

这些功能主要面向全球 13 亿人的障碍人群,但相信我,其中某些功能,你也会用得上。

让 iPhone 成为你的眼,帮你看得更清楚

对于一些视障人士来说,工作学习生活,离不开一种名为「助视器」的外设。

这种设备一般包括一个摄像头和一个屏幕,既可以放大远距离的黑板,也可以放大桌上的书本,但高昂的价格以及不方便的设备形态,让这种设备没能普惠更多视弱人群。

iPhone 和 iPad 在 2016 年已经配备了功能类似「放大器」App,帮助视障人士在日常生活中更好感知世界,而本周苹果宣布,放大器功能也将在今年稍晚时候来到 Mac 产品上,能更好辅助课堂、工作等场景。

MacBook可以连接 iPhone 或者其他外接摄像头,然后打开放大器 App,就能放大查看远处的黑板或近处的印刷文字。

以前读书的时候,一些坐在教室后排并且视力不太好的小伙伴,可能会用手机拍下黑板上的板书,然后放到面前看,可以说 MacBook 的放大器就是一个更加方便的解决方案。

这个功能不仅仅能实现简单的放大,用户还能自定义捕捉画面的亮度、对比度、色彩滤镜,以及配合全新的「Accessibility Reader」(辅助阅读器)功能,将画面中的文字直接转化成更易读的书面文字,同样也支持字体字号的自定义。

对比起不太好购买和携带的大屏幕助视器,而本身作为生产力和生活工具的 MacBook + iPhone 组合,明显要更方便,不需要额外带一套复杂的设备进行安装,只需要一个合适的支架。

上面提到的 Accessibility Reader,不仅仅只能用于放大器,而是一个为阅读障碍以及弱视力人群准备的系统级阅读模式:类似 Safari 浏览器的「阅读器」模式,能够自定义文档文字的呈现方式,包括字体、颜色和间距设计,还支持阅读功能。

除了 iPhone、iPad 和 Mac 这些常规的屏幕设备,苹果也很好利用了 Apple Vision Pro 和现实世界交互的能力,将「放大器」和「Accessibility Reader」带到了头显之中。凭借 Vision Pro 配备的摄像头,用户可以直接选择和放大目光所及的现实物品,或者虚拟的 App 内容,宛如一个电子放大镜,并且能够使用 Accessibility Reader 简化所有文字内容。

除了为自家生态配备大量的无障碍辅助特性,苹果生态也对无障碍设备敞开了大门,例如 iPhone 能够和医用级别的助听器进行配对。而今年,苹果为 iPhone、iPad、Mac 以及 Vision Pro 新增了盲文设备的支持,可以更方便地制作盲文笔记,或者盲文数学计算。

除此之外,苹果设备也可以直接打开「BRF(盲文就绪格式)」文件,此前这些内容只能用专门的盲文笔记设备访问。

还有一个适用范围更广的新功能:iOS 18 上的「车辆运动提示」,也就是俗称的「防晕车」功能,也登陆了 Mac 平台,并且各个平台上面的圆点动画也可以自定义了。

帮你听、帮你说,还要帮你睡得好

除了视觉,苹果也为其他障碍人士准备了一些更好用的辅助功能。

「实时收听」基本算是苹果生态当中知名度最高、口碑也相当优秀的无障碍功能。当有听力障碍的用户戴上 AirPods 或者助听器,可以将 iPhone 变成一个麦克风,用来增强收音。

但这个过程有一个问题,如果手机被放在房间的另一头用来听发言人讲话,同时又想看实时字幕帮助自己理解,或者想要操控手机,那该怎么办呢?

苹果的解决方法,就是利用手腕上的 Apple Watch,可以显示实时语音转文字的字幕,也能作为手机的遥控器,调整实时收听的强度等参数。

环境音则是一项利好更多轻度听力受损用户的新功能。密歇根大学一项研究发现,在美国有 15% 的成年人有耳鸣的症状。除了影响听力,耳鸣还会对患者的心理造成持续地损伤。

在 iOS 18.4,苹果为 iPhone 和 iPad 引入了「背景音」的新功能,可以缓解耳鸣症状带来的感受。这个功能也将迎来更多个性化的更新,用户可以设置均衡器和定时器,以及快捷指令自动化操作,非常适合睡前聆听。

除了这些舒缓的白噪音背景音,苹果也宣布了和环球音乐集团合作推出的「声音疗法」系列歌单,更聚焦在心理健康,提高用户的专注力和睡眠质量。

「声音疗法」歌单和 Imagine Dragons、Katy Perry、AURORA、Kacey Musgraves 等知名音乐人合作,推出大热金曲的加长、器乐等特别版本,包含「专注」、「放松」和「睡眠」三种类别。

目前相关的歌单已经正式上线了 Apple Music,在搜索页面就能看到「声愈身心」板块,也能搜索相关的关键词,或者在合作艺人界面找到相关的合辑和歌单。

如果你也被失眠困扰,不妨听听这份歌单,也许能帮你更好入睡。

苹果还想扫清「说话」的障碍。

前年上线的「创建个人声音」功能,可以为一些有发声障碍的用户,克隆自己的声音,帮助他们更好地在日常中和他人交流。

以前,要想用 iPhone 创建个人声音,需要录制多达 150 个语句,还需要 1 天的时间进行处理。而即将推出的「个人声音 2.0」功能,只需要录制 10 个语句,1 分钟就能创建好质量相当的语音克隆。

不过因为需要更强的机器学习性能,因此只有为「Apple 智能准备好的」设备才能支持这项新功能——如果下次还有人问你手机 AI 到底有什么用?你可以给他介绍一下这个新功能。

最好的技术,应该是无障碍的

今天,是五月的第三个星期四,也是「全球无障碍宣传日」。

今年,是这项运动的第 14 年,我们的生活方式也许发生了诸多变化,但对于许多人来说,这些变化也意味着生活的门槛在变高。

大众对「无障碍功能」的认识,可能还停留在「降低门槛」上,例如旁白、语音控制、实时字幕这些基础功能,让障碍人士能够自如地使用科技产品。

但随着技术进步、设备更新以及生活方式的变化,「无障碍功能」的使用场景也在变得更多、更复杂。正如苹果 CEO Tim Cook 所提倡的那样:

最好的技术,应该始终秉承着无障碍的理念。

从 2005 年苹果为 Mac OS X 添加「语音旁白」功能算起,苹果在无障碍功能的耕耘也已经有 20 年之久。

可以说,单纯让设备「能用」,已经不是苹果的目标,他们更想帮助障碍人群过上更好的生活。

障碍人士如果想要正常生活、工作、学习,离不开一些外部设备的辅助,这些设备价格不算便宜,也未必方便携带,更重要的是,使用这些外设,可能会为这些群体带来羞耻心和一些负面的心理感受。

苹果设备和功能或许不能算得上医疗和专业级别的产品,但至少可以让他们能够直接使用手头上已有,或者一些用户更普遍的产品。

去年引发热议的「AirPods 助听器」功能,也是一个非常鲜明的例子,将一款热销的降噪耳机,转变成一款能检测和辅助听力障碍的准医疗器械,帮助更多听力损失患者及时发现和获得帮助。

我们也能发现,苹果今年为我们带来的无障碍辅助功能,有很多「人工智能」的身影:Accessibility Reader 的文字提取功能,以及「个人声音 2.0」,明显都很好利用了设备的机器学习能力。

这种应用或许没有生成式 AI 助手那么为人所知所感,也不会成为发布会上被重点宣传的功能,但却能很好帮助到那些需要得到帮助的人。

像苹果这样一举一动都备受关注的头部品牌,他们对设备无障碍辅助的努力,不仅能引起社会和行业的讨论,也能带动整个行业。

这几年,我们也能看到越来越多国内厂商为自己的产品添加无障碍功能,还有更多惠及障碍人士的举措。

华为推出了「手语」客服

和大众认知有点偏差的是,障碍人士并非少数群体,实际上全世界已经有超过 13 亿人,占全球人口 15% 以上。从功利的角度出发,当然可以说,企业开发无障碍功能,也是为了这个 13 亿人的市场。

但,不让任何一个人掉队,让每个人都能依靠科技,过上更理想的生活——我更喜欢这个技术达观主义的视角。

文 | WayHome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