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这个职业,最早始于孔子。所以孔子才会被誉为“至圣先师”,是第一位老师。但教师不是铁打的,也需要吃饭养家糊口。所以历代教师的工资是多少?
古代基层教师,大多是秀才,偶尔也有童生、监生、举人。 太学、国子监等高校教师,得是举人、进士。教师拿钱养家, 工资叫“束修”或“束脩”,结算方式3种:银钱;谷物;银钱+谷物。
实际上,宋以前,老师的工资并不固定。从孔子开始,孔子说“自行束脩以上 吾未尝无诲焉”,意思是只要自愿拿着十余干肉为礼来见他的人,孔子就会教育他。
一、宋朝
宋代书院一类私立学校的“民办教师”,由于社会捐助多,有的教师收入远高于公办老师。教师的工资开支是学院费用大头,如南宋明道书院,山长(院长兼主讲老师)的月俸100贯,每天还补助700文伙食费。宋代有的书院教师收入高于“公办”教师。
二、元朝
在元朝时期,老师被称为臭老九,连娼妓都不如。这是由于蒙古族对我们中原文化知之甚少,他们是马背上的民族,整天喊打喊杀的,自从建立元朝后,就对中原文化加以摒弃,所以当时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在他们眼里,就变成了“臭老九”。元朝给汉人定下了一系列的地位等级分类,“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匠、八娼、九儒、十丐”,当时老师基本是儒家学者,排第九,故称“臭老九”。所以元朝的老师不仅工资低,地位更是低到了极点。
三、明朝
历代教师待遇数明代最低,而且常被扣罚。以太学来说,博士与助教的薪俸是一样的,月俸米6石 ;县学教师(教谕)收入只有博士的一半,月俸米3石。明代一石米相当于现代120斤,也就是说,博士每月的工资是720斤大米,比汉代少多了。不过即便如此,这个收入也可以保证教师本人及家人的日常生活。
四、清朝
清代蒙师通常是指塾师。塾师的经济来源主要有束修、膳食和节敬三项。束修,便是工资,又是三者之中的最主要一项。康熙时期,徽州府婺源县庆源村的塾师詹元祥,就在日记中记载过自己的年收入:1700年为1两6钱,1701年为4钱5分,1702年为2钱,1703年为1两7钱,1704年为8钱,1705年为1两9钱7分。有些发达地区塾师的待遇要好一些。比如,光绪初年苏州彭氏家塾发给老师的工资是每月六千文铜钱,约合4到6两白银。
五、中华民国
根据1927年发布的规定显示教授工资是180到600元,大学老师平均220元,中学老师平均120元,小学老师平均30元而工人则是差不多15元,那个年代警察一个月八元,县长一个月20元,国立小学老师工资40元。
而现在,虽然国家在不断提高教师的工资待遇,但依然处于较低水平。而且由于经济的高低程度不同,各地教师的工资水平也并不一样。发达地区的教师水平会相对较高,但也只是略高于平均水平,远远称不上高薪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