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物流“流量”激活产业发展“动能” 江门这一码头今年有望实现吞吐量超1200万吨

652米的码头岸线上,6台大型龙门吊挥舞着“钢铁手臂”,正对停靠在码头的万吨级船舶进行“换装”作业;平坦宽敞的道路上,从不远处堆场载满成材冷轧和待装载原材料的货运车往来穿梭……在华津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津集团”)金属产业园的物流码头上,这样的景象每天都在上演,从白昼持续到黑夜。

华津码头

华津码头

今年3月,华津码头吞吐量创运营新高,达到103万吨,全年有望实现吞吐量超1200万吨。不久前,华津集团与新会港航公司、成大物产(厦门)有限公司签订战略投资协议,标志着国资与民企联动推进“港产城”发展迈出全新一步,正加快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黑色金属交易平台及重要物流枢纽节点。

今年,江门提出全面发力做强生产性服务业,着力提升“江门制造”竞争力,其中就包括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华津码头今年全面投入运营使用,随着运作的进一步深入,物流“流量”将如何激活产业发展“动能”?

现代物流

现代物流

将开通南北直航货运班轮连通各大港口

创立于2005年的华津集团,是广东钢材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主要研发生产冷轧碳钢卷板、镀锌卷板和光亮电镀钢管等产品,年产能超200万吨,其下游2000余家客户遍布珠三角,包括美的、万和、格兰仕等知名品牌企业。

“这几年,集团及珠三角地区钢铁用量日益增长,大量的钢材在集团及周边地区集散,围绕钢铁产生的物流、贸易、加工等需求越发强烈。同时,集团寻求从单一的制造业向现代服务业多元化发展,打造集团新的业务和利润增长点。”华津集团有关负责人介绍。

华津码头

华津码头

相关统计显示,每年北方各大钢厂运到广东的金属多达8500万吨,物流运输以船运为主。很长一段时间里,华南钢材集散地附近的码头大多只能停靠5000吨级以下的船舶,因此,万吨级船舶需在广州南沙及龙沙港中转,由小船装运,辗转陆运才能到达指定的企业仓库。

2022年,华津集团启动建设华津金属产业园项目,位于新会区古井镇银洲湖畔,总投资约13.5亿元,配套建设3个3万吨级的自用及公共对外码头,旨在利用水陆联运、江海联运的区位优势,打造集期现货交割、现货贸易、加工制造、仓储物流、供应链金融等功能于一体的大型金属产业园区。

2024年初,华津码头首个泊位建成使用,经过一年时间的调整与磨合,目前已实现件杂货、散货、集装箱等多货种作业,来港作业船只超过400艘。今年1月,华津码头顺利完成余下2个泊位的验收,今年3个3万吨级的泊位预计全年吞吐量超1200万吨。

这也是目前新会岸线上单体泊位与后方堆场面积最大的公用码头,将开通南北直航货运班轮连通各大港口,来往货船可实现直驳或通过接驳内河船将货物转运至全国各地。同时,货物通过华津码头上岸后,可直达后方仓储及加工区域进行各类金属加工和仓储服务,有效降低物流综合成本,提升运输时效性。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广东省水运重点工程——珠海高栏港黄茅海航道(崖门出海航道二期)正式通航,崖门船舶通航能力由原来的1万吨级提升至2万吨级,华津集团有关负责人表示,随着崖门出海航道进一步疏浚,华津码头未来也有望成为西江流域最具停泊能力的码头之一。

崖门出海航道

崖门出海航道

将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金属交易示范区

生产性服务业是制造业腾飞的翅膀,华津集团金属产业园及其万吨级通用码头带来的物流“流量”,将对江门产生怎样的影响?

金属制品产业是广东省较为传统的产业之一,经过改革开放后数十年的发展,拥有较深厚的产业基础。江门的金属制品产业,就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翻开地图,潭江在新会、开平、鹤山的交界处走出了一条“双驼峰”曲折路线,水路在此顿挫,涵养了土地,催生了贸易。在这片区域,新会五金不锈钢、开平以及鹤山五金卫浴等金属制品产业发展迅速,集聚效应显著。这意味着,华津集团金属产业园及其万吨级通用码头在江门本地便有着广阔的市场空间。

另一方面,相较于其他产业而言,金属制品在广东各地均有一定基础,例如“中国家居五金之都”佛山、“中国机械五金模具名镇”长安镇所在的东莞、“中国五金制品产业基地”中山、“中国小五金之乡”肇庆、“中国刀剪之都”阳江等,对于金属物流需求同样巨大。

依托华津码头3个万吨级泊位,华津集团金属产业园一方面可以实现产业链条的无缝衔接,为周边制造业资源端增效降本提供实质平台,另一方面,还可实现陆运送货车辆将终端客户边角料拉回园区进行分拣加工成材后,再由原料船转拉回钢厂,联动产业端与物流端,形成“生产、运输、销售、加工、回收的金属全产业生态链”。

接下来,华津集团金属产业园将联合各大钢厂及钢材贸易商,充分发挥华津集团省内钢材头部企业优势,探索建设金属交易市场,交易品种将涵盖热轧、冷轧、镀锌、硅钢、螺纹、线材、高线、盘圆、型材、管材等钢材全品类,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金属交易示范区,预计市场年交易金额超500亿元。

华津码头

华津码头

江门今年提出全面发力做强生产性服务业,华津集团与新会港航公司、成大物产(厦门)有限公司签订战略投资协议,前景更加广阔。“对于产业园而言,国资的进入在业务整合拓展、产业联通、企业形象提升等多方面均带来巨大的增益,将加快完善码头及产业园的配套设施和建设,全面释放码头的产能及区域影响力。”华津集团有关负责人表示。

由物流“流量”延伸到产业及金融服务,在“大桥经济”时代背景下,江门有望成为联通湾区、辐射粤西钢铁产业集群的重要枢纽。

凤凰网广东发自江门

编辑:雷鑫

来源:江门发布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