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心学《四句教》解读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王阳明(1472-1529)五十六岁时将自己的思想归纳为“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心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四句,被称为“四句教”因此可以说四句教准确地代表了王阳明最高层次的哲学思想。

王阳明心学实质上就是心灵感应之学,也是我们所称的道学。在《大学·中庸》二十四章:至诚之道,可以前知。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见乎蓍龟,动乎四体。祸福将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故至诚如神。这篇文章中“至诚之道,可以前知。”至诚之道,就是达到最真诚的悟道境界;可以前知,就是可以预先感知得到事情的发生。我们现代人很容易从这句话语意境中理解“可以前知”就是古人肯定了达到高层次悟道者能预知将要发生的事情,表明悟道是能预知的。知是人类通过心灵的感知。

“祸福将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故至诚如神。”这段话中告诉我们“善与不善”我们都能通过心灵预先感知得到,这里的“善”和王阳明四句教里的“善”是代表好的事情;“不善”和王阳明四句教里的“恶”代表的都是不好的事情。

无善无恶心之体,就是我们人类的心灵本能上能体悟到将要发生在自身上有关的事情,这些事情不分善的恶的都能预先感知得到。

有善有恶意之动,心之动是我们人的主观思想。现在举个简单例子进行具体解读,例如:某人(甲)见到乙家院里养有几只大肥鸡,甲心动这几只鸡计划在今天夜晚等乙入睡后偷取这几只鸡下酒,这就是王阳明所说的心之动。那今天夜晚等乙入睡后,甲进到乙家院能顺利偷走这几只大肥鸡回家美餐一顿这就是善;甲进到乙家院偷鸡时被乙发现抓到暴打一顿这就是恶。在心动去偷这几只鸡的事情上,有可能是善的(偷鸡成功)也有可能是恶的(被抓暴打一顿)的不确定性。

知善知恶是良知,经过长时间修道的悟道者可以通过自我心灵预先感知到将要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些事情。在偷鸡的例子,如果甲是一位悟道者当他心动乙家里养的那几只大肥鸡计划今天夜晚去偷鸡的话,他实施行动之前就能通过心灵感知到这次偷鸡是成功的或是失败的也就是感知到这次偷鸡行动是善还是恶,预先感知到这次计划去偷鸡是成是败就是王阳明所说的良知。

为善去恶是格物,甲计划今天晚上去偷鸡,通过他心灵预先感知到这次偷鸡行动是成功的话(善)就去实施这次偷鸡计划就是为善;当感知到这次偷鸡行动是失败(恶)就不执行这次偷鸡计划就是去恶。

正德十四年(1519年)王阳明在江西,六月奉命勘处福建叛军至丰城突闻宁王朱宸濠反,遂返吉安起兵仅四十三天就平定宁王之乱。为什么王阳明在没有正规兵力的情况下临时组建当地民兵在短时间内击败早有准备的宁王?除了他本人拥有高素养的军事才华之外,他还是一位悟道高人。王阳明于1508年开始在贵州龙场悟道,到1519年有11年时间了,在这么长的一段时间里以他的个人学习能力会把悟道提升到非常高的境界,也就是达到了《大学·中庸》里所说的:“至诚之道,可以前知。······祸福将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故至诚如神。”

王阳明起兵反宁王,当他计划采取的何种军事行动都是他所说的“心之动”。心动之后他的内在的心灵就能预知到这个军事计划的成功与否也就是他所说的“知善知恶是良知”。如果预先感知到某军事行动将会成功,也就是“善”的话他就坚定地去执行这就是他所说的“为善”;如果预先感知到某军事行动或方案会失败也就是“恶”的话他就否定这个计划不再执行就是他所说的“去恶”。这样王阳明就能用兵如神!

在平定宁王之乱后的1520年,王阳明自言在应付宦官刀难时全靠良知指引(出自《王阳明年谱》)。其实这就是王阳明悟道之后,通过他内在的心灵预先感知到将发生在他身上的一切善恶之事,让他提前做好应对做到“为善去恶”克服难关。

很多网友看到我这样解读王阳明《四句教》,可能会批评我脱离实际神化了王阳明。其实我们把一个命题或某种理论永远停留在思辨的层次是毫无价值也没有意义的,比如“道”和“悟道”究竟是些什么?

经过十余年对道学的研究和探索,我在道学方面走了三小步。第一步,知道人类怎样通过心灵感应到“道”的信号。第二步,知道解读心灵所感应到“道”信息符号的方法。第三步,已经解读出自己心灵感应到的一小部分心灵符号。只不过所解读出来的心灵符号只是大道海洋之中的几滴水。我对道学研究的方法是对的但由于不够聪敏,在道学方面研究探索了这么多年所获还是甚微,如果有好学聪敏之士在我的指导和他个人的努力下他是能在道学方面达到比较高的境界,可以成为王阳明那样的国之栋材!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