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华章(Kilo)。
作者简介:华章,历史学硕士,在基层单位和机关院校工作20年,现从事近代史、二战史及相关领域教学科研工作。在从事军事和防务研究工作的18年间,参观和采访过大量防务活动。多次荣获省部级表彰,出版专著一部,与他人合著两部,在国内各大军事媒体、期刊上发表防务类文章100余篇。应邀到国防大学,浙大、上海交大和党政机关讲座授课四十余次。
图-1 电影《灰猎犬号》是一部再现二战中大西洋战场波澜壮阔海战场景的精品之作
一、“从电影中走来”
2020年7月10日著名影星汤姆·汉克斯主演的海战新作《灰猎犬号》开始上线,这部剧情紧凑、扣人心弦的战争大片,让热衷于海战的军迷们大呼过瘾。虽然有的影迷认为该片剧情略显平庸,甚至部分资深军迷指出影片中部分关于海战的内容“有悖史实”,但是对于广大热衷于海战的军事爱好者来说,这部以1942年水面舰艇反潜战为观察视角,再现了二战中大西洋战场波澜壮阔海战场景的精品之作还是带来了极大的视觉享受。
图-2 2000年8月上映的战争大片《猎杀U-571》院线宣传词就是“感受颤栗!”
无独有偶,在21年前的2000年8月,一部同样选自大西洋战役题材,以潜艇作战为主要视角的电影《猎杀U-571》在国内上映,该片刻画细腻、情景逼真、扣人心弦,为广大观众奉上了一场精彩绝伦的视觉盛宴,时至今日笔者还记得当时电影院线的宣传词:“感受颤栗”!
为了使大家从历史的维度,更为全面地了解二战中曾令英美盟国倍感压抑、绝望的1942年大西洋战场,现以跨越21世纪头20年的这两部战争大片为索引,将1942年大西洋战场的真实场景勾勒刻画出来,以飨读者。
二、1942年的大西洋战场
(一)总体形势
图-3 1942年的欧洲战场对于反法西斯盟国来而言真的是“风雨如晦”
1942年,对于整个反法西斯阵线来说都是极为被动和压抑的,在欧洲大陆上,纳粹德国的战车正在俄罗斯的大地上持续向东碾压;在亚洲战场上,法西斯旭日旗下的战火已经燃遍了半个太平洋。
图-4 在击沉德国海军“俾斯麦”号战列舰的过程中皇家海军费尽了“九牛二虎之力”
图-5 再现当年大英帝国“军舰换基地”历史事件的纪念邮票
图-6 击沉“皇家橡树”号战列舰的头号英雄——U-47号艇长普里恩
图-7 U-100号艇长舍普克
图-8 U-99号艇长克雷齐默尔
在风狂雨骤的大西洋上,远没有《灰猎犬号》片头展现的那样“井然有序”,虽然在前一年皇家海军本土舰队、地中海H舰队和护航舰队倾巢出动,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在付出惨重代价后,才将德国海军的“精神支柱”——“俾斯麦”号战列舰送入海底;虽然通过“基地换军舰”(1940年9月2日美英达成协议,英国提供在巴哈马群岛、牙买加群岛和英属圭亚那等地的海空军基地99年的使用权,换取美国50艘退役驱逐舰)的形式,为岌岌可危的大英帝国海上生命线补充了50艘“一解燃眉之急”的反潜驱逐舰;虽然消灭了被邓尼茨视作“无价之宝”的“三张王牌”(U-47号艇长普里恩、U-99号艇长克雷齐默尔、U-100号艇长舍普克),令这位“狼群教父”心疼得捶胸顿足,但德国人的“群狼”却依然如同不死僵尸一般前仆后继、接连涌现。
图-9 纳粹德国海军装备的“恩尼格玛”密码机
“伪装”、“冒充”、“瞒天过海”、“杀人越货”……在电影《猎杀U-571》中,真实地再现了1941年5月9日英国皇家海军从U-110号艇上缴获“恩尼格玛”和相关密钥的真实场景(唯一不“真实”的地方就是“主角”换成了美国海军,为此时任英国首相的布莱尔还向美方提出过抗议),虽然英国人通过密码破译掌握了大西洋上20多艘U艇活动的详细信息,但是出于对“最高机密”使用的谨慎态度,为避免“打草惊蛇”,在对具体情报利用上始终投鼠忌器、瞻前顾后,迟迟未对U艇展开大规模全面打击。正如《灰猎犬号》中所描绘的那样,在月黑风高的大西洋上,疯狂肆虐的U艇、神出鬼没的“狼群”和那些“火光亮如白昼的恐怖夜晚”,令英美商船队闻风丧胆、“谈狼色变”。
图-10 1941年12月11日美国对德正式宣战
图-11 二战中美国采用“模块化”方式大量建造的“自由轮”
此时,美国虽已参战,但是整个国家却并未做好全面转入战时状态的准备,尽管在综合国力上具有碾压式的优势,但两洋作战的兵力调配、武器装备的建造规划和护航体制的构建完善都需要时间,至于战争期间如同流水线一般建造的“反潜利器”——护航航母,“下饺子”般建造的上千艘驱逐舰、护卫舰和驱潜快艇,以及以3艘/天光速一般下水的“自由轮”(排水量7000-8000吨,载货量5500吨,战争期间共建造2751艘),都还是“略显遥远”的事情。
与《灰背犬号》中“机警如蛇,纯真如鸽”表现截然不同的是,1942年1月的美国海军无论在组织上,还是在反潜兵力训练和数量上,都远远没有做好战斗准备,甚至指挥机构内部都没有设立专门的反潜部门,反潜兵力也仅包括76艘驱逐舰、56艘扫雷舰、14艘猎潜艇、11艘炮舰和23艘近海巡逻艇在内的约280艘各型舰只,反潜飞机也只有区区72架。在严峻的形势面前,对于二十年没经历过战争考验的美国海军来说,注定是一个充满严峻挑战的艰难时段,血与火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图-12 1942年U艇共击沉盟国运输船总数超过1000艘,邓尼茨的“吨位战”也达到了顶峰!
图-13 纳粹德国的宣传画——前往英国的船队就是前往坟墓的船队
整个1942年,U艇共击沉盟国运输船1160艘,总计626.6万吨,是整个战争期间“吨位战”所到达的顶峰!再加上飞机和水面舰艇创造的战果,在这一年纳粹德国击沉的船舶吨位总数达到了779万吨,而英美盟国全年新建船只总共不过700万吨,只相当于损失总吨位的89.8%!
由于运输船只的严重损失,英国全年物资进口总量下降到3400万吨,比1939年的进口量下降了几乎三分之一(英国整整一代儿童甚至不知道香蕉为何物)。以至于英国海军部在战后总结中曾发出过这样“哀叹”般的感慨——“德国人几乎把新旧大陆(指美洲与英国本土)隔离开来!”
图-14 凭借着大量新艇的陆续服役,U艇总数创下了开战以来的新高——393艘!
相比之下,U艇全年损失总数为87艘,但凭借着大量新艇的陆续服役,总数不减反增,达到了开战以来的新高——393艘!其中212艘完成了战斗准备,能够随时出海作战。此时战争胜利的天平似乎已经发生了倾斜,邓尼茨“吨位战”的胜利曙光似乎近在眼前了。
(二)作战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