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段记录俄罗斯对乌克兰西南部城市切尔诺夫策发动袭击的视频引发广泛关注。画面中,一枚导弹以陡峭角度俯冲后,地面接连发生密集爆炸,形成大片烟幕 —— 这被证实是俄军 Kh-101 巡航导弹搭载集束弹头的实战场景。作为俄军远程打击的 "王牌武器",这种高端巡航导弹配备集束弹头的动向,不仅揭示了俄乌冲突中武器使用的新态势,也再次将集束弹药的人道危害推向风口浪尖。
近日,一段记录俄罗斯对乌克兰西南部城市切尔诺夫策发动袭击的视频引发广泛关注。画面中,一枚导弹以陡峭角度俯冲后,地面接连发生密集爆炸,形成大片烟幕 —— 这被证实是俄军 Kh-101 巡航导弹搭载集束弹头的实战场景。作为俄军远程打击的 "王牌武器",这种高端巡航导弹配备集束弹头的动向,不仅揭示了俄乌冲突中武器使用的新态势,也再次将集束弹药的人道危害推向风口浪尖。
切尔诺夫策袭击事件细节曝光
距离北约成员国罗马尼亚仅约 20 英里的切尔诺夫策遭到俄军导弹与无人机联合袭击。乌克兰国家紧急服务局通报称,袭击造成 2 人死亡、14 人受伤,多栋行政建筑、居民楼及车辆受损。从当地居民拍摄的视频可见,导弹坠地前释放的子弹药引发一连串爆炸,随后升起浓密黑烟,符合集束弹头的典型特征。
值得注意的是,切尔诺夫策距离前线约 700 公里,并非军事重镇。有分析指出,此类攻击凸显了集束弹药在打击非军事目标时的破坏性 —— 子弹药覆盖范围广的特性,极易对密集居民区造成大规模伤亡。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已启动应急响应,协助当地儿童及家庭应对袭击后的需求。
Kh-101 导弹的 "进化" 与实战定位
Kh-101 作为俄罗斯最先进的空射巡航导弹之一,最大射程达 1864 至 2485 英里,2010-2011 年投入量产,曾在叙利亚战场经受实战检验。其低可探测性设计能有效缩减雷达反射面积,由图 - 160 轰炸机(最多搭载 12 枚)和图 - 95MS 轰炸机(最多外挂 8 枚)负责发射,是俄军实施远程精确打击的核心装备。
集束弹头版本的 Kh-101 最早于 2024 年 6 月 7 日出现证据,当时在导弹残骸中发现了球形子弹药。俄罗斯军事博主曾指出,此类武器对打击乌克兰空军基地、防空阵地等目标具有特殊价值 —— 子弹药可覆盖大范围区域,对分散部署的装备和人员造成集群杀伤。这与乌克兰此前使用配备集束弹头的 ATACMS 导弹的战术逻辑相似。
此外,Kh-101 在冲突中不断展现适应性改进:2023 年 1 月起被发现配备红外诱饵弹,用于干扰防空系统;后续衍生型号添加电子对抗装置,可干扰地空导弹;甚至出现双弹头版本,通过增加钢碎片战斗部提升杀伤半径,代价是减少燃料储备缩短射程 —— 但对打击乌克兰境内目标而言,射程缩减的影响可忽略不计。
集束弹药的人道危机与法律争议
按照定义,集束弹药通过在空中释放数十至数百枚子弹药(高爆弹头或地雷)扩大杀伤范围,但其弊端显而易见:一方面,在人口密集区使用时具有滥杀特性;另一方面,大量未爆子弹药会成为长期隐患,威胁救援人员和平民安全。
尽管《集束弹药公约》明确禁止此类武器,但俄罗斯与乌克兰均未签署该公约,导致集束弹药在冲突中被双方广泛使用。法律专家指出,在平民区使用集束弹头的 Kh-101 已违反国际人道法,可能构成战争罪。
当前,俄军在乌克兰战场面临武器消耗压力,仍选择动用 Kh-101 这类高端装备搭载集束弹头,既反映出对特定目标打击需求的升级,也暗示其战术资源调配的新动向。而随着此类武器使用频率上升,乌克兰境内未爆弹药清理压力将持续增大,对战后重建和民众安全构成长期挑战。
这场冲突中,武器技术的迭代与战争伦理的碰撞仍在持续,Kh-101 集束弹头版本的现身,不过是其中又一个令人忧心的注脚。
更多精彩内容:基辅受限空域惊现安 - 124 运输机:一场意外飞行背后的多重谜团
英国皇家海军的骄傲:极具传奇色彩的胡德号战列巡洋舰
C-17运输机能否重返蓝天?
航母战斗群哪家强?盘点世界上除中美以外的所有准航母战斗群战力(上)(重磅内容)
航母战斗群哪家强?盘点世界上除中美以外的所有准航母战斗群战力(下)(重磅内容)
俄罗斯或将放弃 “库兹涅佐夫海军元帅” 号:一艘命运多舛的航母的落幕?
中国空空导弹发展:从跟跑到领跑的技术突围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