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1924年9月8日,美国《时代》杂志的封面上,出现了一位中国人的身影,此人一身戎装,长脸高额,鼻梁高挺,短短的黑胡子,脸微微朝左,两眼炯炯凝望前方,看上去踌躇满志、胸有成竹,他便是直系军阀首领吴佩孚。
除了一张照片以外,这刊杂志下面还写着两行英语,“GENERAL WU Biggest man in China ”,翻译过来就是,吴将军是中国的最强者。《时代》杂志并没乱说,此时吴佩孚的威名正处于巅峰,他所控制的直系势力,北至山海关,南到上海,影响着大半个中国。
那么,秀才出身的吴佩孚,是如何一步步走到现在的,巅峰时期的他,又拥有着多少兵力呢?他为何有这样的“底气”呢?
01
吴佩孚,字子玉,山东蓬莱人,他父亲吴可成是县城一位杂货铺店主,每月赚钱虽然不多,但维持生活还是绰绰有余的。因此,得益于虽然并不富裕,但依然衣食无忧的家境,吴佩孚6岁时就得以进入私塾学习。
16岁那年,吴可成因病离世,家里的重担一下全落到母亲身上。孝顺的吴佩孚不忍看着母亲每日操劳,于是便想辍学回家赚钱,适逢登州水师正在招收水兵,每隔五天才集训一天,每月还能领到不少钱,这么好的机会,吴佩孚自然不会错过,因此,他便进入水营师当了一名学兵。
值得一提的是,在水师营当学兵的这段时间,吴佩孚并未中断自己的学业,22岁的时候,他还考中清朝的秀才功名。
在清朝,考上秀才后虽然能拥有一些特权,但不意味着就可以升官发财,考上秀才后还得通过后面的科试,成为举人才能当官,走上仕途。不过,很多秀才难以通过科试,只能回到地方教书。
吴佩孚考上秀才之后,身份虽然改变了,但生活却没有改善。因此,他要想改善生活就应该一路科举下去。不过世事难料,吴佩孚在中秀才的第二年,就得罪了家乡一个很有势力的豪绅,不但被革去了秀才功名,还遭到了当地官府的通缉,为了躲避通缉,吴佩孚只好背井离乡逃到北京,靠给别人占卜算命来维持生活。
02
1898年,24岁的吴佩孚在堂兄的资助下,投入淮军聂士诚部当了一名勤务兵。1901年初,他考上了开平武备学堂步兵班,学习专业的军事技能。同年九月,由于学堂迁到了保定,他放弃学习,到天津陆军警察队担任正目,1906年,他又投奔了时任清军第三镇统制的曹锟。
由于吴佩孚是秀才出身,再加上他本就聪明机敏,时间一长,自然就得到了曹锟的赏识和重用,他的衔位也跟着越来越高。1915年,他还是只是北洋军的少将旅长,到了1919年,他就成为了直系军阀的二号人物。
1922年4月,第一次直奉战争打响。当时,奉系入关总兵力达到十二万之多,可吴佩孚参战的兵力却只有十万左右,然而此次战役的结果,却是奉系兵败而归,直系大获全胜。
此一战,不仅让吴佩孚名声大振,同时也让他控制了直、陕、鲁、豫、鄂五省地盘,而他手中所拥有的兵力也多达几十万。
次年4月22日,正好是吴佩孚的50大寿,这一场寿宴云集了各国驻华使节,文化名人以及达官贵人,就连康有为也为他献上寿联云:“牧野鹰扬,百岁功名方半渡,洛阳虎踞,八方风雨会中州。”
这幅对联,将开府洛阳,虎踞中原,试图统一全国的吴佩孚心境和野心,描述的淋漓尽致。
03
1924年,虎踞洛阳,拥兵数十万的吴佩孚,决定实现其武力统一全国的梦想。然而,在第二次直奉战争中,他却遭遇生平最大的败仗。
当时,吴佩孚率领的直系军正在前线和,张作霖率领的奉系军激战,可直系将领冯玉祥的却囚禁了曹锟,推翻了直系中央政府,这就直接导致吴佩孚在前线没有援军,结果是全军覆没,大败而归。
第二次直奉战争失败以后,吴佩孚率领二千残兵从天津乘坐军舰逃到乐岳州。此后,吴佩孚也曾多次重整旗鼓,但终究没有再恢复巅峰实力。最终,由于吴佩孚不愿当汉奸,没有接受日寇拉拢被害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