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T目的地 | 穿越时空,探寻千年文化记忆(上)

南丰全境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山清水秀,风光旖旎。除了得天独厚的生态条件,南丰更拥有悠久的人文历史:南丰建县始于三国吴太平二年(公元257年),“千年的古城、古寺、千年年前的文人曾巩,千年白舍窑和傩舞”都是令人称羡的文化瑰宝,至今仍熠熠生辉。这次我们走进南丰,正好可以循着古人的足迹,探寻千年文化记忆的真髓。

千年才子,南丰先生曾巩的足迹

南丰这片韵味悠长的土地孕育过不少英才俊杰,其中最为人熟知的莫过于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

坐落在南丰县城南的曾巩文化园占地面积746亩,采用古园林风格建筑,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一体。园内建有曾巩纪念馆、子固书院、荣亲园、魁星楼、南轩等建筑。

走进文化园,首先被南大门牌坊和广场所吸引。牌坊由全花岗岩砌成,气势恢宏。牌坊周围,铺筑与建筑环绕三个圆,分别为独占鳌头、书岩流芳和笔墨华章地雕,体现连中三元的寓意,以此来隐示作为耕读世家的南丰曾氏,两宋年间出五十多位进士的辉煌历史。

新曾巩文化园

整个广场占地10000余平方米,有八根花岗岩景柱位于孔雀屏上呈弯月形排列,景柱采用阴、阳文交错镌刻和片断式呈现方式,给人以鲜明的立体视觉和穿越历史的深邃感,以及浓浓的书卷气息。

要想全面了解曾巩生平,那就必须要到园区内的曾巩纪念馆去感受一番。曾巩纪念馆是园中两座最大建筑之一,设计独特、布局大气、雕琢精细,透露出古朴儒雅之风,全景式展现着曾巩这位文学大家坎坷而精彩的一生。作为江西省十大历史名人纪念馆之一,纪念馆是来南丰参观游览的首选之地,馆内展厅内容包括序厅、江右望族·文儒门第——家世篇、 广学坚守·砥砺名行——耕读篇、 四方良吏·宦海政声——仕进篇、 南丰先生·文定八家——文杰篇、 百代贤师·千秋醇儒——传承篇等六个部分。通过这些展示,游人能深刻了解曾巩的行文风范,更感怀他在低谷之时不气馁的坚忍情怀。

纪念馆不远处的半山腰,景色秀丽,丛丛修竹,摇曳生姿;松杉并茂,郁郁青青。山上有一天然岩洞,背山面水,长宽约丈许,高八尺有余,岩内有石桌、石凳,为曾巩及其兄弟读书处,日“读书岩”。岩下有一池清水,池畔石壁镌刻“墨池”二字, 乃理学家朱熹手笔。因年代久远,“墨池”两字早已风化消失,后从朱熹遗墨中集字而成。这也是曾巩幼年读书时清洗笔砚的地方。

园区中的另一大建筑群是坐落在东南角的“子固书院”。走入其中,院内气派高雅,庭院深深,学子们清脆的朗读声仿佛在耳边回响,让人心生崇敬向学之意。

当地朋友向我介绍了曾氏家族的这样一段传奇故事: 当初,曾致尧被宋太宗宴见,太宗神情悠闲,谈及自己国库充盈,很是高兴。而彼时南方正闹旱灾,曾致尧当即回奏:“未及江南一夜秋雨之为富也!”意思是说:国库再充盈也比不上江南下一场秋雨给老百姓带来的富足,皇上非常感动。从此南丰曾氏就有了"秋雨名家"的称号。南丰曾氏后裔为彰显、铭记祖上爱国为民的德行,以此作为曾宅的名称,并铭之于门额,传于后世。千载之下,军山巍峨,盱水长流;南丰曾氏家族仁爱清明的品格在古城的映衬下更显巍峨。

千载非遗,南丰傩舞

傩是一种驱疫辟邪、祈福纳吉的传统舞蹈;作为兼具宗教性和艺术性的传统民俗活动,傩舞正是南丰的另一张文化名片。

南丰傩舞遍及城乡,节目丰富多彩,全县共保留百余个传统节目,其内容来自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和古典小说。这里的傩舞俗称“跳傩”,始于汉初;相传当时长沙王吴芮驻兵南丰,发现县域西部“军峰耸峙,煞气所钟”,因此“祖周公之制,传傩以靖妖氛”。从此吴芮被奉为南丰保境安民的福主,所传傩仪很快流行。

南丰现今还保留有古老的傩祭仪式。当地的傩班多以自然村组合,艺人均系农民,少则5人,最多的36人,都称“弟子”。每逢春节,初一“起傩”,半月之内,傩班走村串户,娱神娱人,祝福纳吉。元宵后一至三日“收傩” (圆傩) ,结束一年一次的傩事活动, 这也是最为隆重的环节。

南丰傩舞因风格不同,分文、武两大流派。文傩场面浩大,表演细致严谨; 武傩气势磅礴,动作刚劲有力。 在众多的傩班和傩舞中,以三溪石邮傩和白舍甘坊傩最具代表性,他们傩庙久远,节目丰富,仪式隆重,内涵深厚。 甘坊的傩神庙建于600年前,现仍保存完好; 而石邮傩舞则有13种面具8个节目,始终保持了傩舞的原汁原味。

南丰的傩舞具有鲜明的特色,沿袭了古时的“起傩”“跳傩” “搜傩” “圆傩” ,以及请神、辞神、沿门]逐除等仪式,被誉为“中国民间舞蹈活化石”。傩面具是傩舞的重要特征,也是神灵的载体,当地艺人称其为“圣像”或“头盔”。这些面具千姿百态,神鬼人兽,造型各异;其中以开山面具最有特色,人兽合一,狰狞凶悍,犄角、獠牙、火眉、金目、黥面、剑鬓和青铜镜等意象符号造型,反映了传说中以蚩尤为方相的傩文化演变痕迹。

傩面具原为铜制,后多为樟木或杨木雕刻,色彩大俗大雅,表现了新老民间艺人的精湛工艺和民族的审美情趣。有的傩班面具雕刻后,还要举行开光仪式,使其充满神灵之气。南丰傩舞曾多次应邀赴日本、法国和“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和地区演出,当地与北京舞蹈学院共同研创作品《傩·情》惊艳亮相国家大剧院,成为“一带一路” 建设中的重要文化交流项目。1992 年江西省文化厅命名南丰为江西“傩舞之乡”,1996 年中国文化部命名南丰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傩舞之乡),2006年5月,南丰傩舞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南丰古城 万海连 摄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