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小品各具特色、花草树木错落有致、便民设施配备齐全。近年来,渔亭镇积极推进“口袋公园”建设,一个个特色“口袋公园”扮靓了村庄,同时也改善人居环境提升群众生活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公园建在家门口,既有健身器材,也有休闲设施,环境美了,心情更好了,更重要的是还可以寓学于乐,增长知识。”家住汪村村吴村组的李大哥乐呵呵地说道。2024年,汪村村在吴村组规划建设了一个“口袋公园”,原本杂乱的空间通过整治铺绿,并将宣传栏、健身器等设施材巧妙融入公园绿化景观之中,打造成集美观、休闲、宣教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休闲场所。“在口袋公园建设过程中,群众积极建言献策,主动参与,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同打造好身边的公共空间。”村书记黄卫果说道。
在渔亭镇工业园路口,打造完成的“口袋公园”可圈可点,黑瓦白墙,文字多彩。茵茵草坪间,褐色的塑胶步道曲折蜿蜒,旁设马头墙、花格窗等徽派建筑造型。该镇将辖区边角地、零碎地、闲置地转化成“口袋公园”,通过融合“公园+运动健身”“公园+惠民服务”“公园+科普教育”等理念,完善休闲娱乐、文化科普设施,打造更多实用性和便捷性兼具、颜值与内涵兼备的公共绿地,让百姓更宜居,让生活更美好。
近年来,渔亭镇以群众生活需求为出发点,在城乡建设的细节上下足“绣花”功夫。通过坚持“景村融合”发展理念,推动乡村“颜值”和“气质”同步提升,围绕沿途风貌节点提升,打造农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径,实现田园变公园、村庄变景区、资产变资源。(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