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议论文,通俗点说,就是要在文章中跟别人讲道理。而高明的说理者,能说得听众听的时候“如坐春风”,听了之后心悦诚服;“低明”的说理者则让听众听的时候“如坐针毡”,听完之后心烦意乱。人们常常说:“我苦口婆心地对你讲了那么多,你为什么就不能理解呢?”他们忘了反省自己:为什么要“苦口”,而不是“甜口”呢?为什么要是婆婆妈妈、啰里啰嗦的“婆心”,而不是让人心中欢喜的“顺心”呢?明明是“忠言”,为什么一定要弄得那么“逆耳”呢?所以,说理是一定要讲求艺术的;而孟子,就是善于说理的高手。下面就以《寡人之于国也》为例,来学习如何说理。
一、“王好战”——说理要抓住对方的兴趣点
谈话中,没有人会对自己不感兴趣的话题投入过多的热情,而如果遇到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他们常常会情绪激昂地参与进来。因此,在与对方谈话时,我们就可以抓住对方的这种心理,从而实现进一步的交流。把话说到他人的心坎上,是一种高超的语言技巧。与人交谈时要“投其所好”“避人所忌”。俗话说:话不投机半句多、言逢知己千句少。要想打开交际的大门,就要学会对着对方心窝说话,让美好动听的语言走进对方的心田。说理时抓住对方的兴趣点,就会与对方产生共鸣,谈论别人感兴趣的事物,是深刻了解人并与人愉快相处的交往方式,不仅能拉近你与对方的心理距离,激发对方的兴趣,还能使对方更好地接受你讲的道理。比如,有人认为读书上大学没什么用,不能赚钱过好日子,他的兴趣点在“赚钱”,那你就从赚钱的角度来给他讲道理,让他明白,书读好了就能赚钱过好日子,这样做就更能让他信服了。在冷兵器时代,谁拥有了大量的人口,谁就拥有了土地的耕种者,谁就拥有大量的兵源,谁就能富国强兵,就能称霸天下。对于梁惠王来说,他这么关心人口的问题,其实就是想通过“打仗”来称霸,所以,孟子一上来就抓住他的兴趣点来谈,而国君有了兴趣,臣子才好趁机“推销”自己的治国之策。否则,轻则给你一句“你且退下”,重则“拖出去打三十大板”。
二、“请以战喻”——说理要力求形象生动
“干巴巴”地讲道理总是让人厌恶的,而人们常常会用“形象生动地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形象生动地论述了……”这类话来夸奖那些优秀的议论文。而最常用的形象说理的方法就是比喻论证,就像鲁迅先生的杂文,其特色之一就是运用比喻论证,把深奥的道理说得通俗易懂。所谓比喻,就是用人们理解的东西来比较人们不懂的东西,从而使人由不知到知,由肤浅之知到深刻之知。而比喻说理,就是运用具体的事物说明抽象的道理,变复杂为简明,表述婉转而有较强的说服力。一个恰到好处的比喻,胜过一大篇平淡的议论。繁难玄奥的道理,一经比喻就能易解好懂。孟子善喻:
关于“义”,孟子说:“鱼,是我喜欢的;熊掌,也是我喜欢的。如果两者不能兼得,我就舍弃鱼而选取熊掌。生,是我需要的;义,也是我需要的。如果两者不能兼得,我就舍弃生命而选择正义。”鱼是美味,人人可得而食之;熊掌是佳肴,比鱼贵重许多,而且极难得到。孟子用鱼比喻“生”,用熊掌比喻“义”,具体形象地区别出“生”和“义”价值高下不同。因此,“舍生取义”的结论就易于为人们接受和实践。
而对梁惠王的“寡人之民不加多”的疑惑和他严重的“自以为是”的孤傲心理,孟子没有直接指出他的错误做法,而是“引君入彀”,用比喻说理,且比喻之后连带反诘句而向对方发难,逼其回答,对方不回答则已,答则中其圈套,陷入被动尴尬的境地的一种论辩方法。孟子面对第一部分梁惠王的提问,不直接回答原因,却设了一个圈套。总体上用打仗来比喻治理国家,用战败一方弃甲曳兵而逃来比喻没有治理好的国家,用逃跑了一百步比喻邻国,用逃跑了五十步比喻梁惠王。然后提出问题:凭自己只跑了五十步而耻笑他人跑了一百步,怎么样?逼使梁惠王回答,梁惠王说:不行,只不过没有跑上一百步,这也是逃跑。这样,梁惠王不知不觉中很快就跳进了孟子设的圈套,承认了自己与邻国之政并无本质区别,都是没能实行仁政。因此,不能希望民之加多。
三、“王道之始”——说理要有逻辑
从全文来看,孟子说理环环相扣,说理逻辑明晰,气势逼人。首段写梁惠王质疑,为后文答问做准备。孟子针对疑问,巧用比喻释疑,使梁惠王明白小恩小惠“无网民之多与邻国”。然后正面论述“仁政”的措施及好处,并巧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批驳“人死罪岁”,自然得出“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的结论。全文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论证严密,说服力强。
从开头看,孟子首先顺着梁惠王的思路向他提出一个简单的问题,然后梁惠王肯定会给出结论。然后孟子再说出一个类似的但与政治有关的问题,再反问他的结论,也就是说,结论有了,在逻辑上讲,他不得不承认,因为他对先前简单的问题给出了答案。但是从感情上讲,他又往往不愿意接受它。要让听者(尤其是那种地位比我们高或者思想很顽固的听者)理解某种现象,认识某个道理,就必须为听者铺设思维前进的道路,循序渐进,就像登百尺高台一样,拾级而上,逻辑严密,等到你亮明观点时,对方就无力反驳了。
从最后一段看,梁惠王提出疑问,孟子先释疑,接下来的关键就是要“解决问题”,所以,文章最后一部分孟子从正面阐释了他的治国之道,宣讲“民本、仁政”的思想,陈述“民加多”的措施、道理与应持的态度。基本途径是:不违农时、发展生产、解决百姓吃穿问题。在这个层次里,孟子运用了“连锁推理”形式。就是用前边推出来的结论作前提,推出新的结论,又用这个新的结论作前提,推出更新的结论。孟子首先从“不违农时”、“数罟不入池”、“斧斤以时入山林”推出“谷不可胜食”、“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的结论。再在这个结论的基础上,得出“王道之始也”的结论。以上这些措施,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讲,就是解决老百姓的温饱问题,让老百姓“活得下,死得起”;而做到这些只是做到最基本的,所以说是“王道之始”。让五十岁的人还能穿上帛制的衣服,七十岁的人都能吃上肉——要知道,在当时的社会,普通老百姓是穿不上帛、吃不上肉的——这用我们今天的话讲,就是让老百姓过上了“小康生活”,物质生产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除了物质文明建设,还要搞好精神文明建设:“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两个文明”都搞好了,自然就会“王道之成”了。
(作者:浙江省嘉兴市第四高级中学 郭青松,系嘉兴市第四高级中学高级教师,浙江省写作学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