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前的查干湖,为啥干涸了?一座座水电站!

几天前,前郭查干湖的冬捕仪式,再次吸引了全世界的眼球。

但是,很多人不知道,40年前的查干湖,曾经一度干涸。

那么,查干湖为什么会干涸呢?

查干湖

查干湖

我们先说说查干湖三个字是什么意思。

根据资料记载,查干湖的原名叫做查干淖尔,是一句蒙语,翻译过来就是白色圣洁的湖。古老的东北民族,依水而居,靠狩猎捕鱼生活,这座湖水养育了一代代的东北人。

因为水域面积大,古代王族经常在这里捺钵。什么是“捺钵”呢?捺钵是一句契丹语,相当于汉语中表示皇帝出行所居之处的“行在”或“行幸顿宿之所”。也就是说很多少数民族王朝皇帝经常在这里安营扎寨,安排一年的大事。

在历代王朝中,查干湖都充满了神秘的色彩,一直延续至今。

查干湖

查干湖

时代的车轮走到1980年的时候,查干湖干涸了,汪洋大湖成为一片盐碱地。

为啥会干涸呢?因为查干湖位于霍林河末端,属霍林河的堰塞湖泊。新中国成立后,由于霍林河上游先后建起罕嘎力、兴隆、胜利等水库,层层拦截蓄水,查干湖入湖水量减少,到了1980年的时候,查干湖基本干涸,成为了一片白茫茫的盐碱地。

随着风沙飘过,阵阵白土飘起,昔日的渔场成为荒地。当地村民感动心痛,因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个养育了数百代人的查干湖突然消失,让很多人措手不及。

怎么办?大胆的查干湖人,勤劳的前郭县人们,不会让自然屈服。

查干湖

查干湖

查干湖包括辛甸泡、新庙泡和库里泡三个姊妹湖泊。看到湖水干涸后,当地政府决定引进淞沪江水进入查干湖。

资料记载,前郭县在几乎没有大型机械的情况下,带领全县10万人民,靠手抬肩挑,经先后两期,历时八载的艰苦奋斗,终于在1984年修通了一条长53.85千米、底宽50米的人工运河,使松花江水源源不断地流入查干湖。

这条引松渠不仅给查干湖注入了新的生命,也明显地改变了自治县区域性的自然状况与生态环境,使这里的渔业生产,芦苇生产和旅游事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到21世纪初,查干湖水域面积已由工程开通前的50多平方千米扩大到420平方千米,湿地面积达到了514.2平方千米。

我们都知道万里长城很难修筑,但是很多人不知道今日的查干湖,曾经是很多前郭县人民手抬肩挑的结果。如果不是那些人,也许查干湖也会和今日的白城一样,变成一片荒突突的盐碱地。

如果没有那时的努力,也许就没有今日的查干湖冬捕。

致敬,勤劳勇敢的前郭人。【作者:每日汉字】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