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你给自己买了人生第一台相机,可能你不满足于现在的创作,想要让自己的作品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所以将拍照的器材从手机升级到专业相机。对于任何初学者来说,既然接触摄影就必须要了解一些摄影的专用名词。否则光是用自动模式来拍照也就谈不上提高了。
今天就来说说拍照中那些最基础的名词。
首先从曝光三要素说起,影响一张照片曝光的要素有三种,也就是我们所常说的曝光三角,它们之间是相互制约的,在同一曝光水平下,改变其中一种的参数就必须要改变其他一种或两种参数才能让曝光达到平衡。
曝光三要素就是光圈、快门以及感光度。
首先来说光圈。光圈值用 f/xx 来表示,光圈的数值表示镜头允许到达相机传感元件的光量。除了光量,光圈还可以影响到照片的景深。由于光圈的数值 f/xx 的 xx 是分母,所以数值越小,光圈就越大,f/1.4 就大于 f/4 的光圈。
当我们在弱光环境下拍照的时候,收到快门速度和感光度的限制,我们就需要选择大光圈来拍摄,用大光圈拍摄需要注意的就是景深可能会非常的浅,不能够表现很多的背景,很有可能只能拍摄到被虚化了的背景,所以拍摄人像的时候想要拍摄虚化背景也可以使用大光圈。而如果想要拍摄清晰的背景就需要将光圈缩小,但是光圈缩小进光量就会减少,需要增加快门速度来满足曝光的平衡,所以不适合在弱光环境下拍摄,除非用三脚架固定以使用长快门曝光。
在相机的操作模式中,有光圈优先的模式,一般用 A 档表示,使用光圈模式的话,我们每次调整就是调整光圈值,然后将光圈值固定,拍照的时候相机会自动根据环境光来选择快门值和感光度,让曝光平衡。
光圈优先模式适合那些需要控制景深的场景拍摄中使用。
快门指的是相机允许光线作用在感光元件上的时间的长短。在相机的操作模式中,有快门优先的模式,一般用 T 档或 S 档来表示,和光圈模式一样,使用快门优先模式的话,能够调整的只有快门速度,选择好固定快门速度后,相机会自动根据环境选择光圈值及感光度。
Photo by Christopher Burns on Unsplash
Photo by Atanas Dzhingarov on Unsplash
快门优先模式适合需要控制曝光长短的场景拍摄,比方说我们想要捕捉运动中的物体的瞬间,像是动物啊体育运动啊,就需要使用高速快门,而想要拍摄运动轨迹,像是星轨啊,光轨啊之类的,就需要用到低速快门。
有些相机还会有 TAv 模式,用来固定光圈和快门两种参数,只让相机自动选择感光度。像是理光 GR,这样做对拍摄街头这样需要同时控制景深及瞬间的类型非常有用。
Photo by Jakob Owens on Unsplash
感光度用 ISO 来表示,指的是用于测量相机感光元件的光敏度的国际标准,ISO 越高,对光线也就越敏感,接受光线的能力也就越强,反之亦然。感光度并不是越高越好,感光度越高,相机就可能会出现一些不可避免的颗粒或噪点,让画面变得粗糙。一般在光线充足的情况下,尽量选择低感光度来进行拍摄。不过现在的数码相机大都高感比较强了,3200 甚至 6400 的感光度都完全可以接受,最高能够接受到多少的感光度,要根据你自己的相机的特点来选择。
在拍摄中,完全手动控制曝光的模式称为手动模式,用 M 档表示,在使用手动模式的时候,我们会手动选择相机的各个曝光参数,让照片达到自己心中最满意的曝光程度。
Photo by Stefan Cosma on Unsplash
在摄影中,焦点指的是画面中清晰的点,也就是景深范围之内的画面,而景深范围之外的被模糊的画面,我们成为散景。
和老胶片相机不同,现代数码相机都具备自动对焦的能力,我们不再需要转动对焦环来选择焦点了,虽然这个焦点只是相机根据环境来做判断自己选择的。对专业相机来说,通常会有很多种不同的对焦模式,我们可以根据情况来选择自己需要的对焦模式:
单次自动对焦:相机将自动对焦于某个物体或定义的焦点,通常用于静止或缓慢移动的对象;
连续自动对焦:适合拍摄运动中的物体,例如汽车或动物,相机会不断评估被摄主体的位置,并相应的调整焦点。有些相机也会有跟踪对焦模式,用来保持对特定运动对象的对焦;
自动 AF:相机可以在单次自动对焦和连续自动对焦中进行选择;
手动对焦:由拍摄者手动转动对焦环来选择焦点。
Photo by JESHOOTS.COM on Unsplash
如果想要进行后期的话,使用数码相机最好保存 raw 格式,然后在 raw 的基础上进行后期。
RAW 只是一个通用的代号,并不是一个格式的后缀,它指的是各家相机厂商设备传感器所拍摄出来的原始数据档案,它们从未被处理,因此也就未被压缩和修改。
就像底片一样,RAW 的数字图像可以有更宽的动态范围比,最终图像格式或色域,也保留了大部分拍摄的图像信息,使得光传递的信息的损失降到最低,也因此在后期过程中有着极大的空间和自由,专业的后期处理一定会使用 RAW 格式。同样的,细节的低损失也带来了空间的高占用。
可是这只是一种图像的原始信息,并不是一个可视文件,并不能在操作系统中直接可视或者使用,使用前需要转换为 JPEG 或者其他格式才能够使用。
很多相机,甚至手机现在都会支持保存 RAW 格式的图像,在选择前你需要考虑是否需要这种格式,因为一张照片占用的空间很大,一不小心卡就撑爆了,而且因为其「不可视」,需要在软件中才能查看,也会增加你后期整理照片的时间。
因为 RAW 并不是一种统一的格式,所以各家厂商的文件后缀都是不一样的。像是 Canon 的 raw 就是 .cr2 或者 .crw 格式,Nikon 的 raw 就是 .nef 或者 .nrw 格式,索尼的就是 .arw 格式,还有 Adobe 自己的 .DNG 格式。
一、相机的感光材料大小
无论传统胶片相机还是现代数码照相机,我们都可以根据其感光材料的面积大小来划分为:用36x24mm胶片或影像传感器的1 35相机;使用6x4.5cm、6x6cm、6x7cm、6x9cm、6x10cm、6x12cm、6x17cm的120相机,也称中画幅相机;使用4x5英寸、5x7英寸、8xl0英寸散页片的大画幅相机。
二、相机的结构类型和品牌
不管是传统相机还是数码相机,都是由镜头、对焦调节系统、机身、快门、取景系统、测光系统、卷片系统或数字系统这几个主要的部件组成。
照相机还可以根据结构、用途等方面进行分类,比较普遍的是根据照相机结构的分类:
1.旁轴取景照相机
旁轴取景照相机,也称平视取景照相机,这种相机的特点是其配备的透射式取景器位于镜头旁边,因此摄影镜头的光轴和取景的光轴是分开的,两者光轴相互平行。
平行光路带来的缺陷是取景和成像有一定的视差,尤其是在近距离拍摄时。但是,3米外可以忽略不计。这种相机的优点是取景比较方便,体积小巧,易于外出携带。
市面上主要的品牌有德国的莱卡( Leica)M系列,康泰克斯(Contax)G系列,日本的富士( Fujifilm)×系列。
2.单镜头反光照相机
单镜头反光照相机( Digital Single Lens Reflex,缩写DSLR),简称单反相机。这是市面上使用最多的相机,特别是35mm型的单反照相机。
单反相机有不同的取景方式,分为眼部水平取景式和腰部水平取景式。
(1)眼部水平取景式
反光镜将镜头实际取景内容通过上方的一个五棱镜反射到取景器,拍摄时,反光镜抬起,光线通过快门投射到感光材料上,现代单反相机普遍采用此取景系统遍采用此取景系统。
其优点是取景和拍摄通过一只镜头,所见即所得,没有视差,方便摄影者全方位查看到实际拍摄的画面;可自由调整画面,操作迅速;影像透视变形小;允许更换不同焦距的镜头。
其缺点是低角度和高角度取景不方便;反光镜和五棱镜结构造成相机体积和重量过大;在曝光时反光镜抬起瞬间引起的震动或多或少会影响图像的清晰度;拍照的一瞬间看不到被摄对象;在弱光环境下拍摄时调焦不太方便。
(2)腰部水平取景式
是由上方往下观察取景。许多120中型相机和少数135相机配备此取景器。
其优点是方便取景位置,可从腰部水平、低角度及高角度取景。
其缺点是取景器里影像左右相反,不大方便;而且极不适合快速抓拍。
市面上单反相机的主要品牌有日本的佳能( Canon)、尼康【Nikon)、索尼(Sony)a系列。
3.双镜头反光照相机
双镜头反光照相机,简称“双反相机”,都是120相机,机身上装有两个镜头,下面一个是拍摄镜头,由镜间快门控制,负责在感光材料上成像;上面一个是取景镜头,通过一块与入射光成45度角安装的反光镜,将被摄对象的影像反射到机顶的磨砂玻璃上,以供取景和对焦。
其优点是结构简单,设计牢固;拍摄时声音小;方便从各角度取景。
其缺点是由平行光路带来的视差;大多数只装配标准焦距镜头,不能更换;取景玻璃上影像左右反向;不适合快速拍摄。
比较经典的双反相机是德国的禄莱( Rollei),禄莱的66双反相机主要分为Rolleiflex和Rolleicord两个系列,分别刻印在相前面的顶部。前者是反映禄莱相机真正水平的档系列,而后者为禄莱相机的廉价版本,在现的二手市场价格非常低廉。
4.机背取景照相机
机背取景照相机,也称磨砂玻璃取景照相机、技术照相机、大画幅照相机。其主要特点是使用大底片,利用机背的磨砂玻璃调焦、取景,镜头和机背之间用蛇腹皮腔连接,前部的镜头平面和后部的胶片平面可以通过升降、平移、俯仰、摇摆等多种方式进行调节,以控制拍摄效果。主要供专业摄影师应用于商业摄影、建筑工业摄影、静物摄影、风光摄影以及照相制版等专业摄影领域。机背取景相机又可分为体积庞大的单轨相机和可折叠式的便携双轨照相机。
其优点是结构简单、底片大、成像大、清晰度高,有着良好的细部记录能力;可以更换不同焦内镜头,使拍摄者可以最大程度地控制影像。
其缺点是体积庞大、分量较重、调节复杂、易操作;此外,磨砂玻璃上影像上下颠倒、左右相反,影像亮度也较暗。
市面上主要的机背取景照相机品牌有:瑞士的仙娜( Sinar)、德国的林哈夫(Linhof)、日本的骑士(Horsmen)、中国的申豪(Shenhao)。
5.其他类型照相机
(1)一步成像相机
一步成像相机,又称“拍立得相机”、“波拉相机”、“宝丽来相机”。1946年由美国“波拉”(Polaroid)公司首创。其特点是拍摄完成后的几分钟内就可以看到照片 一步成像相机是美国波拉(Polaroid)公司于1947年研制出来的。在我国称为“宝丽来”相机。它的优点是在很短的时间里就可以看到拍摄效果,很受旅游者的青睐,专业摄影师用它来试拍效果,再进行正式拍摄。
一步成像相机所用的感光相纸感光度较高,在机内进行显影定影处理,若干秒就可以得到照片,十分方便快捷。但是使用的相纸成本很高,成像质量比不上负片的效果,而且无底片,只能得到一张照片,照片保存期短。
(2)全景照相机
全景照相机又称“全景相机”。是照相机光轴在水平方向上从一侧到另一侧做扫描式运动的一种广角相机。这种相机利用小视场角镜头,使镜头或其光学零件(如梭镜)运动扫描被摄对象,相机光轴指向便连续改变,从而实现扩大横向幅宽的全景摄影。一般来讲,全景数码相机主要用于拍摄风光、集体纪念照。所拍摄的图像有极高的清晰度,色彩还原准确,层次丰富,特别适用于拍摄人数众多的集体照。
(3)针孔相机
针孔相机是一种没有镜头、只有一个针孔大小的光圈的简易相机。针孔相机可以是一只不透光的盒子,在某侧开一个小孔即可。光线通过针孔后,会在盒子的另一面产生颠倒的投影。针孔相机不存在焦距的概念,所以没有对应的调节装置。
因为针孔相机需要较长时间的曝光,所以快门可以手动操作。常见的曝光时间从5秒到数小时不等。
6、照相机的牌号
国产:
海鸥(上海海鸥照相机有限公司);凤凰(凤凰光学仪器集团公司)。
以前:长城(北京)、东方(天津)、珠江(重庆)、珠江(广州)、长江、华莹(重庆)、紫金山(南京)、华山、华光 (华北)、天鹅、熊猫、孔雀(哈尔滨)、红梅(常州)、虎丘(苏州)、甘光(甘肃)、青岛(青岛)、牡丹(丹东)等
日本:
Nikon(尼康)、Canon(佳能)、 Pentax(宾得,潘太克斯)、 Minolta(美能达)、 Olympus(奥林巴斯)、Yashica(雅西卡)、Konica(柯尼卡)、Ricoh(理光)、Fuji(富士)、 Mamiya(玛米亚,120)、Bronica(勃朗尼卡,碧浪之家,120)、Horseman(豪斯曼,骑士, 4Х5);
过去:Chinon(企诺,启侬)、Cosina(确善能);
对外加工:Leica、Contax。
德国:
135:Leica(徕卡)、Contax(康太时,康泰克斯);袖珍:Minox(米诺克斯);
120:Rolleiflex(罗莱弗莱克斯,茹莱弗莱克斯,禄来福来,禄来);Linhof(林哈夫)。
欧洲:
荷兰:Cambo(金宝,座机);
瑞士:Hasselblad(哈苏,120)、ALPA(阿尔帕,135、120)、Sinar(仙娜,座机)、ARCA(雅佳,座机);
美国:柯达 (Kodak ,135简易相机);宝丽来 (Polaroid ,一次成像相机)
俄罗斯:基辅:(Kiev,135、120);泽尼特(Zenit,135);以前:佐尔基、菲特尔。
韩国:三星:(Samsung,135傻瓜相机);组装:禄来(Rollei)。
01.吸管
我们可以打开ps选中吸管工具,先在图层中按住鼠标左键,切记不要松手哟~然后移动到我们需要的颜色出就提取出来啦
02.剪切蒙版
随意找一张图片,放在最上层,按住 Alt 鼠标指针出现对于下个图层点击左键确定
03.对称
最新版本在选择绘图工具,属性栏最后一个就是绘画对称
其他版本在首选项「技术预览」勾选启用绘画对称
04.内容识别
我们想要加宽图像,可是只能出现空白,但是只需要我们轻轻勾选中内容识别,再来加宽(当然有些复杂的构图电脑识别就会有误)~
05.变换选区
每次我们选择了一个区域,发现不合适,就取消重新选,又错又重来
教你一招,如果选区不合适,我们鼠标右键选择选区变换就可以自由调整啦~
06.一键删除所有空白层
当我们在作图过程中无意识建立太多空白图层,然而一个一个图层删除是在太麻烦了
只需在菜单栏中选择:文件→脚本→删除所有空白图层,电脑就会自动把所有的空白图层删除了
07.混合色带消色
混合选项当中的混合色带很好用,我们可以利用它消除一些纯色,按住 Alt 可以把三角标分块,过度柔和边缘,这里我们依靠此方法替换了天空~
08.窗口排列
这个小技巧对我们作图提升效率有奇效~
每次我们在处理细节的时候都会不停地放大缩小,很是麻烦
我们打开两张相同的图片然后在菜单栏当中选择:窗口→排列→双联垂直
09.自动重复
这波操作可以做出一些精美的效果图,这里我们就用自动重复做出了星轨效果图
首先用蒙版选择出不需要变动的地方,然后 Ctrl+T 进行0.5度的旋转,选择混合模式中的变亮,最后 Ctrl+Shift+Alt+T 自动重复
10.部分调色
每次我们进行曲线调色的时候都是整个图像变暗或者变亮
我们选中不变的区域,添加曲线,蒙版中 Ctrl+I 反向, 再来拉动曲线,主体就不会被影响了~
11.显示单个图层
作图过程中随着图层越来越多,一个一个关闭图层实属麻烦
现在只需要 Alt+鼠标左键 点击图层小眼睛即可~
12.图层标记
我们在做图滴时候,最重要的就是思路,随着图层变多如果不进行分类的话很容易出现问题
所以我们可以给图层分组或者添加标记以便清晰的分辨每个图层~
13.一键关闭所有窗口
窗口太多,一个一个关太麻烦啦,shift+鼠标左键 直接搞定
14.增加历史记录
统默认的记录历史次数一般是20次,也就是说操作步骤超过之后就不会记录下来,要想返回之前的操作就不行了
我们可以在首选项找到性能,然后调整历史记录,最高可以保存1000次~
有了这些小技巧,你做起图来肯定更加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