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春秋】 104 新台齐女

▼ 鲁国第十四任国君鲁允进入在位执政第十六年。 本年冬天,卫国发生了政变。 这个事儿说起来就要提到卫

鲁国第十四任国君鲁允进入在位执政第十六年。

本年冬天,卫国发生了政变。

这个事儿说起来就要提到卫国前任国君卫晋,当年卫晋和夷姜私通,生下了卫急。后来,卫晋回国即位,成为卫国的国君,他立夷姜为夫人,立卫急为太子,并且将卫急交托给卫国右公子卫职,由他来辅佐卫急,教导卫急。

等到卫急长大成人,卫晋又为卫急迎娶了齐国的女子为妻,到这儿,卫晋的表现都是一个合格的父亲,先给儿子定了太子的位置,又为儿子选立了辅佐和教导他的卫职,并且为他迎娶了大国的媳妇,让他有大国作为靠山,让他的地位更稳定,所有这一切都是用心良苦,都是为了儿子着想,为了儿子做的各种最好的安排。

可是这位齐国的女子,迎娶到卫国的时候,一切大变了,180度的扭转。卫晋突然发现,他迎娶回来的这位儿媳妇,太漂亮了,以至于让他都心动了,为了美女,儿子不顾了,一脚踹开,卫晋自己娶了这位齐国的女子,这位齐国的女子被后世称为宣姜。

齐国姓姜,宣姜的姜是齐国的国姓,而卫晋后来定谥号为宣,也被后世称为卫宣公,宣姜的宣就是指的卫晋的谥号,明显这是后世对这位女性的称呼而不是她自己的名字,还是那句老话,我们不知道她叫什么,只能用这个来称呼她。

卫晋为了讨好宣姜,特意在黄河边上新建筑了一座高台,让宣姜在高台上居住。当时,卫国人非常讨厌卫晋,特别做了一首诗来讽刺他,这首诗被选入到诗经的《邶风》之中,名字叫做《新台》,新台指的就是在黄河边上为宣姜新筑的这座高台。

宣姜为卫晋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叫做卫寿,一个叫做卫朔。卫晋又将卫寿交给了左公子卫泄,由卫泄来辅佐他。

大家要注意,宣姜、夷姜,虽然都姓姜,但不是一个国家的人,宣姜是齐国的姜,是齐国人,而夷姜则是夷人的姜姓,所以一边是有大国的娘家,一边不过是附近一个蛮族的国家,不管是年龄,样貌,儿子,后台,夷姜都比不过宣姜。夷姜所有的,只是最早和卫晋所有的那一段情感而已。

俗话说的好,贵易友,富易妻。卫晋想当年和夷姜有那么一段的时候,卫晋还不是国君,如今他已经做了很多年的卫国国君了,那么早的一段感情,和美貌年轻比起来,又算得了什么呢?

夷姜不断的受到宣姜的排挤,最后一时气不过,就上吊自杀了。宣姜一看卫国夫人被自己搞掉了,下一个目标是什么呢?是卫国的太子。所以,她和卫朔两个人,不断的在卫晋面前说卫急的坏话。

对于卫晋来说,觉得自己抢了卫急的老婆,心中有愧,所以就非常讨厌卫急,打算把卫急废掉,不让他做太子。这个事情说起来好像很矛盾,但是的确是人之常情。

我们经常会碰到这种情况,就是当你对不起某个人的时候,你对某个人心中有愧的时候,往往缺乏勇气去主动道歉,主动的补偿他,而是会选择逃避。当你越是觉得对别人有亏欠的时候,就越会不惜一切代价的逃避。甚至逃避到无论怎么找我,我都不见他,最好这个人能死掉,能凭空消失掉,心中的愧疚,会随着这个人的逝去而消失。

真正有勇气的人,真正能够面对心中的愧疚,真正能够勇于道歉,能够有勇气去弥合这个遗憾的人,是大智大勇的人,但这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卫晋就做不到。他从本来对儿子的愧疚,逃避到了另一个反面,就是希望把儿子干掉,因为每次他见到这个儿子,每次见到卫急,都会想起对不起他,这种情感是没有办法忍受的。这个时候又听到了宣姜和卫朔不停挑唆的言论,他就像一个炸药桶一样,忽然之间怒不可遏,于是,他派卫急出使齐国。

拓展阅读

国风·邶风·新台

新台有泚,河水瀰瀰。燕婉之求,蘧篨不鲜。

新台有洒,河水浼浼。燕婉之求,蘧篨不殄。

鱼网之设,鸿则离之。燕婉之求,得此戚施。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