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之流为何屡打不死?

尊重版权、保护版权,中国网络文学产业才能走得更远。

近期,随着中国网络文学产业进入一个拐点时期,关于版权的讨论再掀高潮,不少人指责阅文集团从不打击,任由盗版网站、App大行其道,疯狂发展,甚至传言臭名昭著的笔趣阁之流,其幕后操弄黑手乃是阅文集团。

该传言纯属无稽之谈,盗版乃是版权保护的公敌,是阻碍网络文学行业发展的毒瘤,不治理、不打击,损害的是网络文学原创平台、作者和读者三方的利益。

2019年中国网络文学总体盗版损失规模为56.4亿元,移动端盗版损失同比上升10.4%。移动网络文学盗版损失规模正快速扩大,甚至出现逆向反弹现象,情况不容乐观。

在打击盗版的工作上,虽然原创网络文学平台和政府有关部门在共同努力,然而盗版市场已经形成体系化、规模化的巨大利益链条,导致恶疾难以根除。

除此之外,盗版站点不再局限于盗版原创平台内容,盗版平台之间互相盗版之风日益见长,使得笔趣阁之流屡打不死。

笔趣阁死而不僵,互相盗版之风令人发指

一个盗版站点倒下的同时,能够裂变出几个新的盗版站点,如同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众所周知,笔趣阁是早年的一家网络文学盗版网站,在当年的盗版网站中流量较为靠前,后被依法处理关停。此后诸多新开设的盗版网站,挂靠“笔趣阁”之名,企图借此吸引盗版用户的关注。

2019年,经阅文集团举报,两家大规模盗版网站“笔趣阁”(www.bequge.com)和“菠萝小说网”(boluoxs.com)被关停。其中公安机关在对“菠萝小说网”的侦查过程中,还发现了犯罪嫌疑人同时经营的其他5个侵权网站,总计传播阅文版权作品超过十万部,点击量近8亿次,侵权行为极其恶劣。

然而,目前互联网上仍有大量以“笔趣阁”或类“笔趣阁”命名的盗版站点,甚至套用同一个网站模板。以百度搜索为例,输入“笔趣阁”能够显示出上百家小说阅读网站。

同时,在移动应用市场,涌现出大量的笔趣阁类盗版App,以及某些想要蹭笔趣阁流量的App。

(截图来自:七麦数据)

根据七麦数据显示,AppStore上顶用笔趣阁名称的App超过16款,以技术手段盗版的小说App更是数不胜数。值得注意的事,在AppStore图书分类免费排行榜中,部分笔趣阁App排名竟然呈现上升态势。

更令人恼怒的是,盗版站点之间相互盗版的恶风也愈演愈烈,难以遏制。

2018年,中文在线起诉“老子搜书App”的运营公司云上晴空公司侵权17K网站独家原创作品《官网争锋》,在老子搜书App盗版的《官网争锋》,进入小说首章节,该页面中弹出“此书籍来源于笔趣阁,如有侵权请联系屏蔽,谢谢!(老子搜书)”的提示框,关闭该提示框。

除此之外,还提供88读书、燃文小说、笔趣阁中文、笔趣阁官网、笔趣阁、武林小说网、书迷楼等17个可用书源。

在阅读界面提示有链接来源网站名称,云上晴空公司亦以此认定涉案作品链接自笔趣阁网站,但名为笔趣阁的盗版站点有多个,被告无法说清具体链接自哪一个网站,连盗版都不知道自己盗的是哪个笔趣阁。

盗版不打,中国网络文学难以得到稳定的发展。

谁在助长笔趣阁之流的嚣张气焰?

笔趣阁只是盗版市场中的一个代表,不仅作者和付费读者对盗版站点厌恶,原创平台更是深恶痛绝,一面付出巨大的成本建立原创内容生态和探索新的商业模式,一面还要无端承受近60亿元的盗版损失。

面对猖獗的笔趣阁之流,阅文集团、中文在线、掌阅集团等原创网络文学平台以零容忍姿态,不断加大力度,以技术手段对盗版进行监测,耗费大量时间精力和金钱,通过发函投诉、民事诉讼、行政举报等多种方式打击侵害原创网络文学作品的行为。

2011年-2014年期间,随着“快眼看书”、“小说520”等大型盗版网站被打击、关停,大型盗版网站逐步走向没落, PC端网络文学盗版行为向站点群的方向转移。

国家版权局在“剑网2016”专项行动中通报的一批网络文学侵权案件也印证了这一点,一大批专业化的大型盗版平台被打掉。比如,江苏苏州“风雨文学网”涉嫌侵犯著作权案中,张某通过广告联盟获利100余万元;广西南宁“皮皮小说网”涉嫌侵犯著作权案中,涉嫌侵权人通过广告获利,仅2014年3月至2015年10月,获利达150万余元。

司法为版权正义敲下关键一锤。

即便政府有关部门和各大原创平台加大打击盗版力度,为什么笔趣阁之流仍然死而不僵,到底是谁助长了他们的嚣张气焰?

究其原因,盗版文学市场存在巨大的灰色利益,已经形成体系化、规模化的利益链条。

随着网络文学盗版侵权行为由PC端不断向移动端转移,盗版网站通过移动端的搜索引擎、浏览器入口、应用市场等多种形式传播,而后搜索引擎、广告联盟与盗版网站再按照一定比例共享灰色收益。

以笔趣阁为例,通过盗版内容和购买搜索引擎关键词、排名等手段获取大量用户,与广告主/广告联盟合作,从而进行广告变现。

有些盗版网站、平台甚至与搜索引擎之间形成见不得的利益输送关系,搜索引擎通过降权手段,将原创文学平台和作品进行降权,提升自有网络小说平台、作品,以及合作的第三方盗版平台、站点的排名。

2006年,UC浏览器因盗版被国家有关部门整治过后,各家浏览器、搜索引擎进入了一段静默期,笔趣阁类盗版站点近乎销声匿迹。

如今,用户已然认可笔趣阁为盗版知名品牌,而且出现大量笔趣阁类站点,其原罪搜索引擎和浏览器理应承担,一方面收取关键词、竞价排名等推广费用,一方面又从广告联盟/广告主收取推广费用,两头通吃,吃相极为难看。

除此之外,不少广告主大量的“包养”盗版站点、平台,给予从事违法工作的条件保障,助涨了盗版的嚣张气焰。

笔趣阁之流到底有多难打?

在一条完整的、坚实的灰色利益链条下,想要彻底根除笔趣阁之流的“顽疾毒疮”如同打击赌博、游戏私服和三俗站点一样难。

从一开始的盗版站点抓取内容,到现在的搜索引擎、浏览器、论坛、网盘、应用程序商店以及贴吧、微博、微信等多种传播方式,聚合、转码等多种侵权方法相结合,自媒体账号以及H5小程序开始成为盗版网络文学新的集散地。

盗版行为地下化,诸多侵权盗版者,将主要人员及服务器均设置于境外,用以逃避国内维权与监管,打击起来十分棘手。比如,某笔趣阁App主体公司注册于深圳,却只是一个空壳公司,从事人员都在境外,想要起诉和打击,没有对象追责。

面对多如牛毛的笔趣阁之流,原创网文平台保护版权,只能以大批量投诉下架来处理,或者起诉一批空壳公司,然而对方不应诉、无回应则是大概率事件。

“如果起诉笔趣阁的空壳公司,法院受理案件,被告不出现,但原创网络文学平台方投入巨大的成本进行盗版取证、原告方权利证据材料制作等以满足诉讼所必要的官方程序和手续文件等,走完所有的公告程序,差不多需要一年时间,耗时过长。”某原创网络文学平台公司法务如是说。

判赔力度方面,虽然各级人民法院近年来均给予网络文学侵权案件更高的关注,并且陆续产生了一批较高判赔的司法案例。但整体网络文学侵权案件的判赔数额,仍不足以弥补权利人的损失,加之漫长的诉讼周期,整体上难以给侵权人造成实质压力;与此同时,部分极具意义的规章制度,如“黑白名单”制度等,出台至今尚未涵盖网络文学领域,网络文学领域还需受到更进一步的关注和保护。

近年来,攀附网文作品知名度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愈演愈烈,已经成为当前行业发展最快、影响最广的侵权模式。例如通过搜索引擎竞价排名服务和搜索链接关键词设置进行虚假宣传。此类侵权行为所承担的法律风险相较其收益而言过于微不足道。

“网文盗版维权难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侵权主体身份、住所难以确定,为了隐匿身份,逃避监管,盗版网站通常不会做ICP备案,或者直接将网站服务器按在境外并注销境内备案信息;二是诉讼程序繁琐,且诉讼周期长,需要耗费很大的成本和精力;三是收益与付出不成正比。”掌阅科技副总裁吴迪如是说。

总结

盗版灰产是阻碍了网络文学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严重损害了原创网络文学平台、作者和读者的利益。

应当加大对以网络文学为对象实施的侵犯著作权犯罪刑事打击力度,对配合提供盗版技术支持的相关单位依法追究相应责任,提高违法犯罪成本。

产业上下游各方都应该严格自律,共同携手加大对版权的保护力度。同时,读者应该坚决抵制阅读盗版网络文学作品,以实际行动,支持原创。

中国网络文学用户付费模式起于2003年,与海外最早的数字音乐和数字电影付费模式开展是同时期的。然而经过数十年发展,中国网络文学用户付费商业模式的发展普及与海外差距不断拉大,起了个大早却赶了个晚集,让人不得不扼首叹息。

尊重版权、保护版权,中国网络文学产业才能走得更远。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