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大力推进产业振兴,构建“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发展格局,引导群众发展特色产业。目前,在家庭院落、生产车间、日光温棚,农户们正忙生产、促增收,带动了沿线村庄的10000多名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增收,真正将“冬闲”变成了“冬忙”。
庭院工坊活力足
在内黄县宋村乡车固村的一座农家小院,上浆、裁剪、缝纫,大家在忙着制作灯笼,赶制新年订单。
“我们已经接到了16个订单、共计6000个灯笼,需要6个工人连续工作14天才能赶制完成。每年能生产2万个灯笼。”小院的主人秦俊峰一边套灯笼外衣一边说道。
秦俊峰在河北学会了灯笼制作技艺,便回家利用闲置的院落开起了灯笼工坊,凭借着这门手艺,不仅增加了收入,还带动了周边就业。“我每年都在这里做灯笼,像春节前这种订单量大的时候,每个月能有2000元的收入,不用出远门,在家一边带孩子,一边就把钱挣了。”村民卢会敏说。
内黄县因地制宜,因乡谋划,因村推进,因户施策,鼓励农户利用农村闲置房屋、土地资源,发展手工艺制作,农产品加工等。目前,马上乡灯笼画、手工挂面,楚旺镇豆沫、扒糕制作,龙庆街道粉皮加工,亳城镇粉条加工等多种模式多点开花,百花齐放,让农家小院成为致富增收的广阔天地。
企业生产热潮涌
走进田氏镇开天调味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开天”)生产车间,馥郁醋香扑鼻而来,红枣发酵醋等产品正快速走下生产线。
“红枣发酵醋是我们的明星产品,第四季度以来总订单量相较于去年同期增长了39%。因生产任务饱满,我们紧急招募并培训了20名工人。”开天负责人康献志说。
康氏红枣发酵醋制作技艺始于清末民初,被列入内黄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第四代传承人康献志在家庭作坊的基础上,创立了开天,进一步将其发扬光大。近年来,公司不断拓展业务,产品已涵盖酿造食醋、酿造酱油、蚝油、料酒、芝麻油等众多品类,已发展成为一家年生产能力超30000吨,年销售额达4800万元,利税260万元的规模以上企业。
产业兴,就业稳。开天的兴起,带动了本地50多名村民在家门口找到稳定的工作。“这里骑车到家也就10分钟,很方便,我一个月工资3000多,能在家门口找到这样稳定的工作,我觉得很不错。”田氏镇马庄村村民赵卫霞说。
内黄县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创新发展思路,着力引导企业自创品牌,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民营企业积极扩大生产规模、拉长产业链,目前老倔厨、百合福等本土品牌企业不断发展壮大,订单量持续攀升。
温棚瓜菜采摘忙
在梁庄镇牡丹街村蔬菜种植基地,温暖如春的温室大棚内满目翠绿,一根根鲜嫩的黄瓜挂满藤蔓,长势喜人。
“我这大棚占地5亩,种的全是黄瓜,12月黄瓜进入盛果期,现在每天能摘1000多斤,价格大概2元一斤。今年黄瓜长得特别好,一亩地预计产量能达两万斤左右。按现在的行情,我这5亩地的黄瓜就能卖10万元左右,效益非常可观。”种植户董壮志正忙碌地采摘着成熟的黄瓜。
据了解,内黄县越冬黄瓜种植面积12000亩,预计总产值5亿元。近年来,内黄县把设施农业作为促农增收的重要支撑,持续加强政策扶持,推动全县设施农业提档升级、提质增效,2024年全县设施蔬菜总播种面积22.2万亩,预计总产量202万吨,预计总产值44亿元,走出了一条“蔬菜为主、品类多样、规模连片、产业集聚”的特色农业发展之路。(经济日报记者 夏先清)
(责任编辑:冯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