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家、篆刻家/石正军
对于书法家石正军来说,汉字的书写,更像一种修行。静静地研墨,慎重地提笔,撇捺之间的自在运行,抹去了心中的烦恼和浮躁。方的端正,圆的包容,字与心境契合,笔随情绪流转……他说,即使一个不懂书法的人,也能从我的书法中感受到线条和墨韵之美。
笔墨有骨,气势如虹
书法篆刻艺术和排球运动是石正军平生最爱的两件事,所以他身上兼具了艺术家的洒脱和运动员的健硕,你可以从他热情的招呼和爽朗的笑声里,体会到一个男人的豁达与坦荡。
走进石正军的书斋,立刻被两面墙上长长的书架所包围,各种古籍、书法、篆刻、国画及鉴赏类专业图书琳琅满目。听说我也是书法爱好者,他立刻取出珍藏多年的隶书名帖相赠,并嘱咐说,女孩子练字,隶书入门甚好,比楷书和行书都合适。
石正军用八个字概括了自己的书法之路:“熔秦铸汉,追金逐简。”他从石鼓文、金文入篆,再由汉碑、简帛入隶,兼及行书和魏碑,经过多年锤炼和思考,形成了自己的书风和个人面貌。
2012年11月,作为黑龙江文化产业合作发展2012韩国系列交流的重要活动之一,“中国著名书法篆刻家石正军书法作品展”在韩国首尔举行,香港《大公报》对此做了整版报道,评价石正军的书法和篆刻艺术,是追求简帛与金石的有机融合、书印风格的协调统一;整体风格古拙大气,浑厚苍茫,潇洒冷逸;所作简帛古隶,风标独具,自成一格。展览期间,韩国书界泰斗、国玺制作者吕元九来到现场,看到石正军的书作,连说“相见恨晚”,并欣然题字“古朴极致”。他说,石正军的书法从传统中一步一步认真走出来,基础雄厚;篆、隶、行书很古朴,凸显个人艺术语言,韵味十足;且笔墨精到,气势如虹。
书印同源,奇趣乃出
寒门学子,自幼喜欢舞文弄墨。1988年,20岁的石正军考入哈尔滨工程大学人文社科学院。在友人举荐下,他拜在我省著名书法家张天民先生的门下,至此与书法结缘二十余载,笔耕不辍。
在恩师指导下,石正军认真临摹了隶书的《张迁碑》、《石门颂》、《史晨碑》和《乙瑛碑》,楷书的《张猛龙碑》和《云峰山刻石》,行草的颜真卿三稿、王羲之《圣教序》和《十七帖》,简帛的楚简书、秦简书和西汉早期简帛书等,从而为自己打下了扎实的传统基础,并最终确立了“金石大篆”“简帛古隶”、“魏晋意趣”的审美取向。
他拿出一幅自己创作的六尺整纸简帛古隶书法作品《听竹庵诗》让我欣赏,并说这是自己最满意的简帛隶书之一。创作时,他把篆隶、简帛与汉碑相融合,用笔方圆结合,有屋漏痕、印印泥的效果,追求厚重古拙,极富金石之气,风格凸显。
在研习书法的同时,石正军还钟爱篆刻艺术,先从师篆刻家李洪慈先生,后入著名书法篆刻家李刚田先生门下。他追求书印风格的和谐统一,在篆刻中带入书法的结体和笔墨情趣,在书法中追求篆刻的金石之力,甚至是刀刻斧劈的感觉。这让他形成了卓尔不群的个人风格。他为自己刻制的书法作品所用闲章“上善若水”,用对角呼应的章法,参古玺意,用大篆文字,为小写意风格。受到了行家的称赞。
我问,书法的最高境界是什么呢?他不假思索地说,在深厚的传统功底基础上,无人无我,物我两忘,兴之所至,自然天成。其实,书法作品创作很难完美,心情变了、环境变了、纸变了、笔变了、墨变了,同一书家书写同样内容的作品,也不可能相同。这种时空性或者说不可重复性,正是书法的魅力所在。
中国书协培训中心主任、教授、著名书法家刘文华评价他的书法为:“气格高古,雄浑大气,由熟转生,得简帛神韵,有自己的独到的艺术语言。”
长锋落墨,得见高襟
石正军现为黑龙江省书法家协会驻会领导班子成员,黑龙江省书法活动中心副主任。他说,能把工作和爱好统一起来,是人生一大幸事,也是我的梦想。他将自己的书斋取名为“金帛书屋”,恩师张天民和李刚田分别为他的书斋题写了斋名,他还给自己起了一个浪漫的艺名“石芳铜”,由于头发渐少、浓眉大眼、鼻高面阔、络腮美髯,这让幽默风趣的他调侃自己为“书法罗汉”,果不其然,眼前的这位书法家俨然一副罗汉模样,如果说汉字的书写更像是一种修行的话,那么生活中的他也一定是体会到了修行的真谛,与人为善、大气豁达。
在习书治印的求学路上,石正军是幸运的,因为有缘获得两位学养深厚的恩师指引,起点和境界自然高些。但是这份幸运中,也包含了他个人的长期钻研和不断求索。一般的书家只重写字,石正军却非常注重字外求字、印外求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以及书法工具的研究和创新。他常年奔波在各大博物馆以及古玩和旧货市场,从全国各地淘来老墨几十块,还有篆刻用的老“封门青”200多方。他小心翼翼地拿出一块红黑相间、斑驳古朴的墨块让我鉴赏,喜滋滋地说,这是康熙年间的“万年红”;接着又捧出一块已经“开片”的老墨,说这是嘉庆年间“宝鸿堂”出品的。在他看来,清代的老墨不但有着现代墨汁无法比拟的古朴质感,而且能让行笔留下的“飞白”在厚重与灵动之间,产生鬼斧神工一般的“奇趣”。
他特别定制的个人专用毛笔,是一种14到18厘米长的纯羊毫红木笔杆毛笔。他认为这种比普通毛笔长几倍的“长锋笔”,更能表达自己的性情和审美追求。经过多年的实践,他既可以用这样的长锋书写斗大之字,也可以书写寸径小字。
省书协驻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书法博士胡志平这样评价石正军的书法艺术:他的基础扎实、功力深厚,更难得的是他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有思考,有创新,熔篆书、隶书、碑版、简帛和篆刻于一炉,加上特殊笔墨的运用,形成了鲜明的个人面目和艺术特色。
中国书协理事、黑龙江省书协主席张戈评价石正军书作:近观正君书,笔意大进。无论篆隶行草,皆苍茫雄逸,郁拔纵横,身心之力尽在其中。长锋羊毫用笔,有千里阵云之势,具万岁枯藤之姿,疏落有致,气韵天成。此种意象,应了蔡邕《九势》:夫书肇于自然……锋长且软,可以"奇怪生焉″,亦可以致病。不知君以为然否?强其骨,增其力,则书艺会更臻妙境!
书法家篆刻家石正军简介:
石正军,艺名石芳铜,号金帛书屋,又号书法罗汉,男,祖籍山东省成武县,1968年5月生于黑龙江省龙江县。黑龙江省书法家协会驻会领导班子成员,黑龙江省书法活动中心副主任,曾任黑龙江省书法家协会创研部主任,驻会专职书法篆刻创作研究员,哈尔滨工业大学社会与环境研究中心客座教授、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民建黑龙江文化委员会副主任、黑龙江省民建书画院副院长。毕业于哈尔滨工程大学,管理学硕士研究生,高级工程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艺术基金会书法篆刻专业委员会评审专家库专家,黑龙江省书法家协会理事、黑龙江省书法家协会篆刻艺术委员会副秘书长、黑龙江省书法家协会收藏鉴评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西泠印社社友会会员,其书法篆刻作品数次在国家级及省级专业书法篆刻展中参展获奖,并被多家专业机构收藏。2012年11月举办黑龙江文化产业合作发展2012韩国系列交流活动之一中国著名书法篆刻家石正军书法作品首尔展,获得巨大成功,香港《大公报》做整版报道。其书法作品以篆书、隶书为主,兼及行书和魏碑,亦擅长篆刻艺术,追求简帛艺术与金石艺术有机融合,追求书印风格协调统一,整体风格古拙大气,浑厚苍茫,潇洒冷逸,其所作简帛古隶,风标独具,自成一格。
作者|杨宁舒
来源|中国商报
整理|宣雨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