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伊琍和文章离婚背后:越优秀的人,越难结婚

今天,马伊琍和文章宣布离婚! 文章说“一别两宽。” 马伊琍说“各生欢喜。” 一句话,一人说了一半,果

今天,马伊琍和文章宣布离婚!

文章说“一别两宽。”

马伊琍说“各生欢喜。”

一句话,一人说了一半,果真是各自安好,各自散了

明星离婚虽是常事,但是通过这些年的观察,我发现一个令人吃惊的规律:越优秀的人,越难遇到合适的结婚对象!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1

(本部分内容来源网络)

在过去没有洗衣机的年代,基本上周日这一天就是收拾房子加洗衣服了。下馆子是一周一次、一月一次才有的奢侈活动。

那个时候,一个人给两个人做饭的时间,大大小于两个人分别给自己做饭的时间之和。

一个人给两个人洗衣服的时间,也小于两个人分别给自己洗衣服的时间之和,很多事情都类似。

因此,结婚可以提高劳动的效率、节省时间,大大提高两个人的生活质量。

现在则不同了,社会分工的细化,导致我们从大量繁琐的劳动中解脱出来了。吃饭可以下馆子,洗衣服有洗衣机,打扫房间也可以请阿姨。

再加上性开放的潮流,结婚对生活质量的提高是越来越有限了。越是高收入人群越是如此。

而且,人和人的口味毕竟不同,原来想去哪里玩说走就走,想吃什么就可以立刻去吃,吃喝玩乐也不必避讳异性。

一旦结婚,这种自由立刻就失去了大半。需要照顾的因素立刻就多了起来。

在结为情侣乃至结婚的过程中,你需要放弃很多的自由,在一些问题上作出妥协,而获得的东西并不见得很多。

所以不管从长远来看是不是收益更多,对于越来越多的人来说,在结成情侣或夫妇的短期之内,生活质量可能反而是下降的。

因此在过去,只要对方没有什么不好,大概就足够了。交际圈子不大,选择也不多,物质生活精神生活也不丰富,既然对方没什么不好,两相结合损失不大,而婚后又能提升生活质量,何乐而不为呢。

反观如今,结婚要放弃一部分眼前的自由和,还得去包容别人,而收益却是不那么显著,或者是在时间上相对遥远(比如子嗣)。

那么当寻找情侣的时候,“对方没什么不好”就不够了,甚至“对方其实各方面都挺好”也不够了。

这时候,人们就不自觉地要求对方有某种让自己甘愿放弃眼前自由和其他利益的特质,一种让自己欣喜和重视的闪光点。

而这,即便不说是困难的,概率也是很低的。

所以为什么现在大家不愿意结婚了?

因为我们一个人也可以过得很好。

2

作者:水木然

更重要的是:现在普遍的现状是男人不缺性,女人不缺钱。

大家的需求都能轻而易举的得到满足,那为什么还要牺牲自己的个性,去迁就另外一个人?

因为我们这一代人,很多都是独生子女,从小被家里宠大的,都比较自我,个性都比较强,很难去迁就和包容对方。

比如现在的女生,大部分都能靠上班养活自己。家里条件好的,更是觉得一个人过更自由,没负担。

若是找一个老公,反而要为他做出牺牲和改变,还不如不找。

对男生来说,我们生活在一个效率至上的社会,社会时刻要求我们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工作效率。

几乎个个男人都肩负着改造世界的重任,哪有那么多精力、时间、耐心去了解或者去等待一个女人啊?

与其在追一个女孩子上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倒不如把这些时间精力都用在事业发展上,只要事业成功了,一切都来了。

何况,如果没有钱,即使创造了一时的浪漫,又能维持多久?

未来,最大的成本就是感情成本,一般人都不再付出感情。

3

这个世界,没有任何一个人有义务对另外一个人忠诚。

这个时代,人所有的忠诚,都在演变对价值的忠诚。

为什么现在人太容易就分开了?

因为人们纷纷跳出了世俗道德的束缚,都直奔价值而去了。

不要指望有人无条件的对你忠诚和付出,除非你这里一直都有他想获取的价值。

一旦你身上价值消失了,不仅时代会抛弃你,你身边人也会抛弃你,合作/恋爱/婚姻都是如此。

未来的社会,人越来越自由,越来越现实,越来越自我。传统的道德观念,对人对束缚越来越弱。

男男女女们,合则来,不合则去。

婚姻,正在由一项义务变成一项权力。

我们有享受它的权力,也有拒绝它的权力。

单身青年越来越多,说明人性得到了解放,我们再也不必把婚姻当成一项必须完成的任务。

4

水木然后记:

写完这些,我又进行了深刻的反省:

婚姻的本质,其实是一场修行。

因为两个人在相处过程中要不断地包容对方,要不断的改正自己缺点。久而久之,就会包容这个世界,会接纳更多的人。

我甚至认为婚姻是一场磨难教育,是那种对一个人心性的磨难,却可以锻炼出一个人的胸怀和大爱!

可惜现在的年轻人,越来越自我,都是怎么开心怎么来,都不愿意去包容别人,更谈不上经受磨难的教育了。

有人说未来婚姻会消失。

我认为未必。

因为婚姻才是人生最好的修行。

而修行,才是人生的本质。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