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澳大利亚声称反潜机遭箔条干扰,科普一下战斗机机载干扰弹

近日,一贯双标的“袋鼠”澳达利亚又作妖了,派遣P-8A反潜巡逻机不远万里跑到中国家门口搞偷窥,被我人民解放军战机逮个正着,正常伴飞监视、警告和驱离,却被贼喊捉贼反咬一口,声称P-8A遭遇了“箔条”威胁。那么,战斗机的机载干扰弹,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呢?

何谓机载干扰弹?箔条实为雷达干扰弹

机载干扰弹,是用于对来袭空空导弹、防空导弹进行无源干扰,以保卫战斗机安全的一种无源干扰装备。干扰弹分为雷达干扰弹和红外干扰弹两种。

其中雷达干扰弹也叫箔条干扰弹或雷达无源干扰装置,就是澳大利亚城声称的那种,它在敌方目标上空,从弹体底部抛出箔条块。箔条块释放后裂开。箔条散布成云状并低速降落,由于箔条是金属材料物质,不规则的大量箔条可以对敌方雷达信号产生散射,将其反射向各个方向,使得雷达制导空空导弹或防空导弹的导引头无法正常接收回波信号,使其不能正常工作进而失的,保护雷达干扰弹的安全。而红外干扰弹则是通过发射红外干扰诱饵,形成与战机本身区别的能量质心,诱骗导弹的红外导引头将目标锁定在红外干扰诱饵区域,从而不能正常工作。

F-15战斗机进气道下方左侧的一个投放器投放红外干扰弹

F-15干扰弹投放器特写,平时有盖板,释放干扰弹时则打开盖板投放

机载干扰弹投放器和干扰弹结构特写

现代雷达和红外干扰弹往往集成一个系统

早期的雷达和红外干扰弹系统,在战机上分别设置,称之为“单一诱饵”技术。而随着机载干扰技术的发展,在大多数第四代战斗机上,雷达和红外干扰弹早已集成在一起,形成“红外/射频复合诱饵”。相比早期的单一诱饵,复合诱饵干扰技术集成度更高,而且可以有效对抗采用复合制导手段的新型导弹系统,干扰性能大大提升。

例如F-15J战斗机使用的就是Tracor公司(后被BAE系统公司收购)研制的AN/ALE-45干扰弹投放器。它的探测器是机载雷达告警接收机,当该接收机接收到雷达制导空空导弹的主动射频信号,则向AN/ALE-45投放器的控制系统发出告警信号。AN/ALE-45的控制系统由一个程序器和4个投放器组成。

F-15E投放机载红外干扰弹

干扰弹性能究竟如何?

以F-15J战斗机为例,其AN/ALE-45干扰弹投放器位于两侧进气道下方,以田字格方式布置,一边2个4组箔条/红外投放器。干扰器全重22.7千克(其中单个投放器重4.5千克),共有8个存储弹匣(一个投放器2组,共8组干扰弹,其中箔条干扰弹240发,红外干扰弹120发),可存储RR-170、RR-180箔条弹和MJU-7或MJU-10红外干扰弹。投放时,干扰弹响应来自飞行员或机尾告警接收机的信号,以大离散模式进行投射,以最大程度扩散释放面积,形成最佳干扰效果。一般而言,对抗单枚导弹,释放一组或两组干扰弹即可,如果来袭导弹批次多,则需要多组连续发射进行抗击。如果要连发,就要由飞行员或程序自动设定连发次数和连发时间间隔。

一般而言,箔条干扰弹更强调大散布面积,释放后有效散布面积几十平米,与战机自身所占面积相当,可有效散射敌方机载雷达和导弹雷达导引头的火控和制导信号,让雷达和导弹失去目标。而红外干扰弹则更强调能量密度和红外辐射强度,发射后形成离开战机机体一定距离的几米长的射焰(以模仿战机尾部发动机装置外热金属部件红外特征),每组持续几秒钟时间。足以保证来袭导弹被干扰弹诱饵欺骗,打错目标。而如果来袭的导弹有多枚,红外干扰弹就要维持更长时间的干扰效果,保持足够能量密度和辐射强度,还得靠间隔一定时间连续发射多组来保证。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