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珍贵的非遗文化——皮影戏和木偶戏

null


中国民间有许多广为流传的民间艺术形式,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皮影戏和木偶戏。

皮影戏,又称“人头影子戏”,起源于西汉时期,在我国民间有两千多年的发展历史。它是一种用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在灯光的照射下用亮布进行表演。在兽皮中,驴皮和牛皮的坚固性和透明性最好,所以也叫驴皮影。

null


聪明智慧的中国人,将很多神话传说、历史故事中的人物用兽皮雕刻出来。通常,人们在皮革上刻好图案,再用红、黄、绿、黑等透明质地的颜料上色,这样,表演时,在后背光的照耀下,皮影人物和和道具投在布幕上的影子就会显得非常艳丽,晶莹剔透。再配以当地流行的曲调说唱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将具有乡土气息的古老艺术代代传承。

null


和中国的其他剧种一样,皮影人物也被划分为生、旦、净、丑等类别。每个人物都由头、上身、下身和两手等几部分连缀组成。表演者通过控制人物勃颈处和两手处的杆子来使人物做出各种动作。

null


皮影戏是一门综合性的民间艺术,在中国流传区域非常广泛,受各地民俗风情的影响,形成了各自的地方特色,比较著名的有陕西皮影、河北皮影、浙江皮影等。

null


木偶戏是中国古代非常著名的傀儡戏,起源于三国时期的木偶杂技表演。隋代开始用木偶表演故事,20世纪后,木偶戏的演出形式逐渐丰富,剧目也不断增加。30年代后,木偶戏进入电影和电视。

null


木偶戏是由演员在幕后操纵木制玩偶进行表演的戏剧形式。根据木偶的结构和演员操纵方式等的不同,分为提线木偶、托棍木偶、手套木偶等三种艺术形式。

null


提线木偶是在木偶的头、背、手臂、手掌等重要关节系上细线,演员通过拉动细线来操纵木偶。托棍木偶是在木偶的头部和双手部位装上操纵杆,头部为主杆,双手为侧杆。表演时,演员手持杆子,举起木偶来做出各种动作。手套木偶的脖子下面缝上布内袋,用来连接四肢,演员把手伸入布内袋相互协调,操纵木偶做各种动作。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