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档热度渐渐远去,进口大片开始夺人眼球。《哥斯拉大战金刚》国内定档之后,预售票房5000万,首日票房1亿,疫情复工之后,进口大片最好的表现。哥斯拉大战金刚,有点儿关公战秦琼的味道,但国外的英雄不受时空限制,正如超人大战蝙蝠侠,Super girl联动闪电侠等等,他们甚至能控制时间线,穿越时空相会,可见欧美的科幻主义比之中国的演义有更强的外延。熟悉这两尊怪兽的观众大概会奇怪:哥斯拉大战金刚,如此悬殊的对决到底如何展开呢?难道观众只能看“金刚受虐”吗?要知道,日本的哥斯拉是史前顶级掠食者,全身坚不可摧,大型武器到了他那里只是挠痒痒,日常的饮食以“核弹”为主,嘴里的吐息犹如原子弹一般,能瞬间干掉广岛和长崎。
美国的金刚,技能普通,身体也普通,炮弹能伤害其身体,所发射的攻击也是纯粹的物理攻击。在人类面前,金刚是巨兽,但在哥斯拉面前,它更像一只小猴子。好在,美国和日本都不会愿意自家巨兽疲软,于是,导演给金刚安排了一把战斧,鏖战哥斯拉。
不止于大,如何消化巨兽的震撼打斗?
其实,《阿凡达》重映热度依旧,《哥斯拉大战金刚》首日票房炸裂,都代表着中国观众审美的多元化。相比于国内的《你好,李焕英》,这些进口大片没有在“催泪场景”方面下太大的功夫,唯一令人有情感动容的就是小女孩吉雅的手指和金刚的巨趾接触时,产生的强烈反差感。导演亚当忍痛割爱地删掉大量人类戏份,而吉雅手语作为“捧哏式”情节,既要恰到好处地给观众喘息时间,又没有影响巨兽大战的节奏性和连贯性。
或许,依旧有些观众会抱怨:《哥斯拉大战金刚》的故事很俗套,只消看一眼开头,再结合此前的资料,就能预测出结果。加之,两个巨兽形成了两条故事主线,配合上一些不太符合逻辑的情节推进,令整体故事出现“稀碎”的感觉。
笔者认为,如此抱怨比较中肯,但这也正是欧美大片的特性,他们向观众展示的并非是“故事或者逻辑”,而是打斗画面的震撼性、布景的恢弘性、细腻的电影技术。可以说,导演因此做了非常细致的安排:电影的高潮打斗出现在第40分钟、60分钟、80分钟和100分钟,分布均匀,给了观众足够的消化时间。在巨大的3D荧幕前,观众能轻松地找到“身临其境”的感觉:巨兽轻松压倒一片高楼,把铁塔当成棍子耍,把飞机当成飞镖;金刚拔起一棵树,就好像人类拔起一棵葱,恢弘的画面呈现在观众面前,兴奋中又夹杂着恐惧。最激烈的时候,真会让人感觉天崩地裂,血脉噴张,恨不得眼前的屏幕再扩大50倍,或者干脆一头钻进荧幕之中。总之,观众可以不用任何思考,从开头爽到结尾。
《哥斯拉大战金刚》的特效和细节自然也是看点之一。本次3D特效的制作团队以及投资金额都能对得起观众的“电影票”。比如金刚回家之后的环境渲染,给人一种“飞跃地平线”的空灵之感,还有未来时代的机械感、金刚鼻孔里喷出的气、哥斯拉嘴里的粘液都体现出制作团队的良苦用心。
对立统一,电影如何平衡工业化和艺术性?
如前文所述,《哥斯拉大战金刚》中人类的戏份只是“捧哏”,制作团队终于有勇气最大限度地删掉“人类”戏份。如此操作,可以说是一种“渐进式”创新,毕竟,按照几十年的规矩,电影要想变得高端,变成经典,总要牵扯一些关于人性、关于艺术的思考。但本次观影最直接的感觉:情节紧凑,需要思考的极少,单就打斗场面所带来的震撼,就想给出一个“好评”。唯一引发的思考:电影的工业化和艺术性真得是对立的吗?
其实,电影一旦上映就不再属于制作团队,而是属于买票的观众,我们可以从任何角度理解电影。《哥斯拉大战金刚》的故事简单地像一条流水线,不具备强烈的艺术性。但如此的表现形式,也令人联想到电影的另一个属性:商业化。
众所周知,哥斯拉和金刚都不是近期创作出来的形象,观众早已清楚各自的技能,甚至能通过经验判断谁将获得胜利。两个巨兽的战争从1964年持续到2020年,真得已经毫无惊喜可言。但欧美电影的工业化水准很高,他们把电影的商业属性提高到顶点,用标准的项目管理规范来制作,具体地说,就是内容类型化、制作流程标准化、管理模式规范化、硬件技术创新化,庞大的团队按照标准的流程分工协作,深挖每一个细节。毫无疑问,在标准流程下制作出来的电影,难免有“批量”之嫌,但一切都尽在掌握中,包括票房在内。工业化带来商业上的成功,又反哺到制作团队,或邀请大师创作,或提升硬件能力:哥斯拉大战金刚的场面,在激光IMAX技术的加成下,高亮度、高清晰度,尽显其优秀;香港夜战那场戏的灯光运用,也达到登峰造极的水准,这些都是高度工业化带来的结果。
事实上,工业化和艺术性并不冲突,而一个国家电影工业化的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艺术的上限高度,毕竟,艺术家也是需要吃饭的,就更不要说,为了抠细节所花费的人力、物力以及在硬件方面的投资。希望中国有一天也能拍出类似《哥斯拉大战金刚》之类的影片:故事简单、画面震撼,极致细节,戳中爽点令人兴奋。(科技新发现 康斯坦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