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驶在车流密集的马路上,在低于100毫秒的延迟下,车辆四周的其它车辆、交通指示牌、建筑物、行人、斑马线等上百种物体,被清楚地识别。这是一块长宽不足2厘米的小芯片赋予的强大功能。它就是中国首款车规级人工智能芯片“征程二代”。
8月30日,乘着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风,人工智能企业地平线在沪发布了国内首款车规级AI处理器——“征程二代”。这意味着中国车规级AI芯片量产“零”的突破,也补齐了国内自动驾驶产业生态建设的关键环节。
车载AI芯片是人工智能行业的珠穆朗玛,也是自动驾驶实现大规模落地的前提。此次量产的中国首款车规级AI芯片——征程二代,搭载地平线自主创新研发的高性能计算架构BPU2.0(Brain Processing Unit),可提供超过4 TOPS的等效算力,典型功耗仅2瓦。
最让我们自豪的是,该芯片核心架构处理器BPU是我们自主研发的。不仅能够高效灵活地实现多类AI任务处理,对多类目标进行实时检测和精准识别,还可全面满足自动驾驶视觉感知、视觉建图定位、视觉ADAS等智能驾驶场景的需求,以及语音识别,眼球跟踪,手势识别等智能人机交互的功能需求,全方位赋能汽车智能化。
以征程二代视觉感知方案为例,可在低于100毫秒的延迟下实现多达24大类的物体检测以及上百种的物体识别,每帧高达60个目标及其特征的准确感知与输出,车辆及行人测距测速误差均优于国际同等主流方案。
不仅如此,该方案还专门针对道路和场景进行了优化。比如车辆在行进中,突然有骑摩托车从旁边插入,视觉感知方案会立刻准确检测出其运动方向和速度等。这在行业中已经达到领先水平。
伴随征程二代芯片正式量产,地平线AI芯片工具链 Horizon OpenExplorer(地平线“天工开物”)也正式亮相。作为首个在美、德、中、日全球四大主流汽车市场获得重量级客户的AI芯片公司,地平线在商业落地上一路领跑,已同包括奥迪、博世、上汽、广汽、长安、比亚迪等国内外顶级Tier 1和汽车厂商,以及禾赛科技、高新兴、首汽约车、SK电讯等科技公司及出行服务商达成战略合作。据悉,率先搭载地平线车规级AI芯片及解决方案的量产车型最早将于明年年初上市。
中国是个神奇的国度,如今,在每一个弱势领域突然像雨后春笋一样强势崛起。国产汽车也是不断在赶超合资汽车。要说如今质量最好的国产车是谁?不妨来看看最新出炉的国产SUV质量排行榜(以百车故障数为依据),有意思的是,此次榜单的前三甲都被同一个品牌给包揽了,没错,想必大家也已经猜到了,它就是WEY品牌。
第三名,WEY VV7
百车故障数(PPH):114起
作为长城汽车高端品牌,WEY的诞生还没超过3年,但是产品所呈现出来的产品质量却是非常亮眼。推出的第一款车型 VV7在百车故障数上只有114起,已经比肩合资车型,虽说在三大件技术上WEY VV7一直被吐槽,甚至在油耗上的表现也不尽如人意,但是不可否认的是,VV7的百车故障数确实做的好,114起的数据对于消费者来说那就是省了很多心。
第二名,WEY VV6
百车故障数(PPH):81起
第二名还是WEY品牌旗下的车款,它就是上市比较近的新款VV6。这款车给人的一个直观印象就是自动化、智能主动安全配置很高,什么倒车行车碰撞预警、全方位自动泊车那都是小菜一碟,从这些上面我们也能够看到,长城在WEY品牌车型上定位的区分。而也正因为有这么多"高、精、尖"设备的配备,所以VV6在百车故障数上的控制势必就要更严苛了,因为一旦某个电子元器件发生问题,就很有可能让整车发生问题,所以长城在这一款肯定也是花了大心思。
第一名,WEY VV5
百车故障数(PPH):75起
这第一名就是来自WEY品牌旗下的VV5车型了,不少朋友可能会问,为什么VV5的百车故障数会最低,只有75起呢?毕竟这个水平已经超过了很多的合资甚至是豪华车百车故障数。
但是仔细一想又不难发现优势,VV5是在VV7之后推出的,所以在VV7上面的很多问题,VV5势必也都进行了优化,因此问题数减少这很正常。再者,VV5没有VV6那么多复杂的智能安全配置,所以在电子元器件相对少那么一些的情况下,百车故障数自然也就更少了。另外,VV5的三大件用的比较成熟的动力系统,所以在这块上也规避掉了很多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