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痘来了 毁容

人类终究只是自然的一份子,敬畏自然的力量,与自然和谐相处才是长远之计。

5月7日以来,世界卫生组织多次发布报告称,目前非洲以外已累计发现100余例人感染猴痘病毒的病例,涵盖三大洲十多个国家。这个消息在中文互联网传播开来后,一度冲进热搜榜前五,超过了俄乌战争的热度。

人们迅速联想到今年1月份美国实验室出逃的猴子,并且这些猴子疑似与当地居民有过接触;加之前段时间美国实验室发现来源不明的天花病毒,各种阴谋论甚嚣尘上。

载有实验猴的卡车在运输中发生车祸

四只在逃猴子,三只被捕获并安乐死

(图:WNEP)▼

鉴于猴痘病毒是天花病毒的近亲。自上个世纪全球最后一例天花病人治愈以后,各国普遍不再接种天花疫苗。如果此次爆发的猴痘疫情果真与天花病毒有某种联系,那么对于人类社会必将是一次灾难。

但目前疫情的源头以及传播链并未完全明晰,在最终调查结果出来以前不必过于紧张,克服对于猴痘的恐惧尤为重要。

日前,西方各国猴痘病例数量▼

什么是猴痘

1958年,一群从非洲运往丹麦哥本哈根的猴子中爆发了一种神秘的、以皮肤水疱为主要症状的疾病,人们从患病的猴子体内提取出一种全新的病毒,并命名为猴痘病毒。后续研究发现,猴痘病毒是痘病毒科正痘病毒属的一种双链DNA病毒。

其实这个命名并不准确,猴痘病毒最主要的动物宿主其实是啮齿类动物。迄今为止,人们已在包括松鼠等在内的多种动物里面发现了该病毒,猴子只不过是恰巧背锅而已。

食蟹猴在感染猴痘病毒后的相关病变

(横屏,图:researchgate.net)▼

1970年8月,现属刚果民主共和国的布肯达村的一名9岁儿童出现类似天花的症状,后经实验室确诊,他感染的是猴痘病毒。这是有明确记载的,世界上首例人感染猴痘病毒的病例。

鉴于彼时人们正在全力剿灭天花,加之不同种类的正痘病毒具有类似的遗传和抗原特征,被任何一种正痘病毒感染都可以产生对其它正痘病毒的抵抗力。例如,接种牛痘病毒疫苗可预防重型天花、轻型天花、牛痘等疾病。

因此,长期以来人感染猴痘被认为是一种罕见的自限性疾病,自上世纪70年代发现以来一直没有引起太多关注。

从感染猴痘的猴子身上采集的皮肤切片(图:CDC)▼

1978年以后,各国逐渐停止接种天花疫苗,尤其是在年轻的群体中,就没有接种过天花疫苗,人们对各种正痘病毒的抵抗力在逐年减弱。事实上,近年来人类猴痘病例的频率和地理分布也确实有明显的上升趋势。

特别是在人类与野生动物存在密切接触的西非、中非等地区,猴痘已被认为是一种严重的公共卫生威胁。

贫穷和疫病,始终滋扰着这里的人们

慎重右滑,后续图片可能造成严重不适▼

目前认为,猴痘的临床表现与天花相似,但症状较轻,发病率、病死率一般不如天花严重。感染猴痘病毒后,潜伏期大约在5至21天。

随后开始出现症状并持续2-5周左右。刚发病时候,这种疾病并没有典型的特征,患者一般出现发烧、头痛、嗜睡、虚弱乏力、淋巴结肿大、背部疼痛和肌肉疼痛等症状。

猴痘病毒会对人体的多个器官造成危害

极少数情况下还会引发败血症(图:CDC)▼

发烧后的1至5天内,患者的面部开始出现大小不等的皮疹,接着皮疹蔓延至躯干、手、足,遍及全身。皮疹经历了从斑疹、丘疹、水泡到脓疱等几个发展阶段,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结痂。不同阶段的皮疹有可能同时出现。

猴痘虽然远不及天花凶险,但中非支猴痘的死亡率最高可达10%(与此相反,西非支猴痘的死亡率为1%),仍然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社会安全的传染病。

猴痘引发的皮损(滑动下图:nejm.org & CDC)▼

世界范围内的猴痘疫情

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猴痘在非洲以外大多数国家并没有太高的知名度,在本轮猴痘疫情爆发以前,很多人从没听说过这种病毒。

事实也的确如此,从1976年到2003年,各国报告的人猴痘病例仅有几十例,且全都位于中非、西非的少数国家。

电子显微镜下的猴痘病毒,透着一丝诡异

(图:UK Health Security Agency)▼

直到2003年,猴痘出现在了大西洋彼岸的美国。猴痘病毒登陆美国后便迅速蔓延,伊利诺斯州、印第安纳州、堪萨斯州、密苏里州、俄亥俄州和威斯康星州6个州都报告了猴痘病例。

研究人员确定了这轮疫情是由西非支的猴痘病毒所引起。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认为,病毒是在2003年春天随着9种不同种类的小型哺乳动物(包括6种非洲啮齿类动物)传入美国。

这起猴痘爆发后,流调最终追溯到一家宠物店

正是该店从西非买入的动物身上携带了猴痘病毒

(图:outbreakobservatory.org)▼

但在此之后,欧美等国家就再也没有出现本土猴痘疫情。即使是零星的病例,也都能追溯到曾有过的非洲旅行史。

例如,2018年9月-10月,英国以及以色列报告的几例人感染猴痘病例中,基本都在近期前往尼日利亚旅行,而彼时尼日利亚正爆发猴痘疫情。此外,英国的一名患者是在照顾其他病例时染病,这表明猴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人传人”。

所以,猴痘并不是近两年才出现的全新病毒。本轮疫情引起全世界范围普遍恐慌的原因在于波及范围广,病例数量较以前显著增加。据说美国专家认为猴痘病毒的传染性较以前有了大幅度上升。

西非支在这次可谓跨越大洋遍地开花▼

在奥密克戎席卷全球的背景下,又杀出来另一个传染性强的烈性传染病,着实让许多人担忧。

但需要注意的是,自21世纪以来,非洲本土的人感染猴痘病例也有了明显的增加。原因可能在于未接种天花疫苗,也可能是因为近年来非洲原始森林的过度开发,导致的人与野生动物接触频率剧增。

看见野生动物只可远观,尤其避免接触旱獭和犰狳

前者携带鼠疫病菌,后者可能携带麻风分枝杆菌

(图:shutterstock & i.cbc.ca)▼

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各种病毒纷至沓来,仿佛是末日电影里面才有的场景,但猴痘的出现与传播,会有专业的医学机构调查。病毒是否出现变异而导致传染性增强,也有待专业机构研究。目前病例数量仍然较少,且暂未波及中国,我们也不必过度恐慌。

虽然猴痘可以感染多种动物,但其确切宿主仍然有待确定。不仅如此,猴痘病毒传播给人类的方式还不甚明晰,其机制也有待研究。普遍认为是在接触受猴痘感染的动物时,通过直接(接触、咬伤或抓伤)或间接接触,从而发生原发性动物-人感染。

管住手,不撸野生动物;管住嘴,不吃野味

(图:cna)▼

即使既往有过“人传人”的报道,但并无证据表明猴痘病毒可以在人际间大范围传播,猴痘病毒的基本传染数(R0)被认为只有 0.6~1.0。

由于没有专门针对猴痘的治疗方法,支持治疗、对症治疗以及处理继发性细菌感染仍然是主流。因此,预防就显得格外重要。

预防工作,是控制传染病重要的防治手段

特别是在医疗资源本就极其匮乏的非洲地区

(图:timesofmalta.com)▼

首先,在猴痘流行地区预防猴痘的传播极具挑战性,不仅要避免与啮齿类动物和灵长类动物接触,还要限制直接接触血液和未煮熟的肉类。其次,接种天花疫苗是一种不错的选择。据估计,天花疫苗对猴痘感染可提供85%的交叉保护。

再者,隔离确诊以及疑似病例,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追踪密切接触者可有效切断传播链。最后,加快猴痘疫苗的开发,但这需要时间进行临床对照试验,评估疫苗的安全性、有效性等。

美国医院收治的猴痘患者(图:newsbeezer)▼

迄今为止,人们并没有完全了解猴痘的临床和公共卫生等方面的特征。过去十年来,猴痘在非洲各地的传播以及目前欧美等国的疫情表明,猴痘已不再是一种主要发生在中非和西非、靠近热带雨林等偏远地区的罕见疾病。

猴痘在国际范围内的传播需要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我们需要进一步研究来了解病毒是如何在自然界中持续存在的,并探索病原体-宿主之间的联系、气候和生态因素的影响,以及病毒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自有史以来,人类就一直在和病毒作斗争

猴痘病毒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图:shutterstock)▼

尼采曾说,当你凝望深渊时,深渊也在凝望你。人类终究只是自然的一份子,敬畏自然的力量,与自然和谐相处才是长远之计。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