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抠鼻子的人“危险”了,你很可能因为这一动作更容易“痴呆”。
最近,英国学术期刊《科学报告》(Scientific Reports)刊登的一篇论文指出,经常挖鼻孔会增加患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
论文截图
论文在社交媒体传播发酵后,有网友表示“怪不得感觉自己变笨了”,还有网友“破罐子破摔”,表示无论如何也不会停止抠鼻子,只不过是从理直气壮抠鼻子变成胆战心惊抠鼻子罢了……
图源:小红书截图
抠鼻子到底会不会让人更容易老年痴呆?我们又该怎样“正确地”抠鼻子?
抠鼻子,怎么会让人变痴呆?
实际上,这篇学术论文全文并没有直接提到“抠鼻子”这一行为能导致老年痴呆。然而,研究确实揭示了一种可能的生物学机制:某些病菌可以通过鼻腔,进入大脑,并引发与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的病理变化。
不过病菌通过鼻腔进入大脑的方式有很多种,而用带着病菌的手抠鼻子,或许是最常见的方式之一。
研究的主要病菌是肺炎衣原体。肺炎衣原体是一种常见的细菌,也是全球导致肺炎的主要原因之一。据统计,大约一半的成年人在20岁之前都会感染这种细菌,并且以后还有可能再次感染。研究者们发现,这种病菌不仅停留在肺部,它还可能通过鼻腔进入中枢神经系统,也就是我们的脑和脊髓,人体神经系统的最主体部分。
研究团队利用小鼠实验模拟了这种感染过程,他们将衣原体肺炎的菌液滴入小鼠鼻腔,并观察病菌如何通过神经路径扩散到脑部。
量化小鼠不同组织中存活的、具有感染性的肺炎衣原体(C.pneumoniae)的过程
结果显示,衣原体肺炎在72小时内,就可以通过嗅觉神经和三叉神经进入嗅球——这是大脑处理嗅觉信息的区域。
在鼻腔屏障完整的小鼠中,肺炎衣原体主要在嗅觉神经和嗅球中,感染范围和细菌数量都较低。当鼻腔屏障受到损伤时,小鼠嗅觉系统的细菌感染情况会变得更严重。换句话说,如果抠鼻子挖得太用力,甚至把鼻子抠破了,导致鼻黏膜受损,那病菌确实更容易进入神经系统。
肺炎衣原体在不同实验条件下对小鼠组织的感染情况
那么,病菌感染具体会造成什么影响?
研究团队发现,病菌感染的区域附近出现了与阿尔茨海默病密切相关的β淀粉样蛋白(Aβ)沉积,而Aβ沉积通常发生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脑部,这种沉积被认为是阿尔茨海默病的主要病因之一。
那么,Aβ为什么会在衣原体肺炎感染区域沉积呢?研究团队认为,这可能是大脑的一种“自卫反应”。Aβ本身有抗菌特性,当病菌入侵时,大脑可能会分泌Aβ作为一种“武器”来抵御细菌。但问题在于,如果病菌没有被清除干净,Aβ就会一直积累,这种过度防御反而变成了一种“副作用”,最终损害神经功能。
该研究还发现,Aβ沉积最早出现在嗅觉神经,而不是嗅球。这意味着,在感染早期,病菌可能先从鼻腔“打前哨战”,这和许多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早期嗅觉减退的症状非常吻合。也就是说,嗅觉问题可能是疾病的前兆,而病菌感染很可能是这一过程的背后原因。
总的来说,并不是抠鼻子就会变傻,但如果手指刚好沾上肺炎衣原体,然后用这根手指抠鼻子,则有可能导致肺炎衣原体进入大脑发生感染,进而增加患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
这不是第一次人们发现抠鼻子可能导致健康问题了。
2023年,Biomolecules期刊刊登了一篇文章,探讨病原体可能通过鼻腔和嗅觉系统进入中枢神经系统的机制。文章特别指出,抠鼻子等行为可能破坏鼻腔内的屏障,如黏膜和上皮细胞,为病原体侵入提供了便利。由于嗅觉神经直接连接鼻腔和大脑,病原体可以利用这一通路进入大脑,引发神经炎症。
所以说,抠鼻子是能给人带来快乐,但这种快乐也建立在风险之上。
为什么很多人无法停止抠鼻子?
抠鼻子很正常,几乎人人都会抠鼻子。
有学者曾在美国威斯康星州戴恩县通过问卷统计数据,结果显示,91%的受访者目前有抠鼻子的习惯,但只有75%的人认为“几乎每个人都会抠鼻子”,其中1.2%的受访者每小时至少挖一次。
没办法,人们的鼻子实在是一个“宝藏库”,不管你如何爱干净,大多数时间,你总能从里面挖出点鼻屎来。
鼻屎的形成是鼻腔正常运作的一部分。一个成年人每天会产生1~1.5升的黏液,其中大部分来自呼吸道,包括口腔、鼻腔、喉咙和肺部。大部分黏液都被人们咽下去了,剩下的黏液则可以“捕捉”空气中的灰尘、细菌等污染物,随着黏液逐渐干燥,这些混合了污染物的分泌物便形成了鼻屎。
在干燥或寒冷的环境中,鼻腔内的黏液可能因水分蒸发而变得更加坚硬和尖锐,形成难以去除的“硬鼻屎”。如果患有鼻炎或感冒等病症,鼻腔会分泌更多的黏液,从而导致鼻屎增多。
当鼻黏膜感受到鼻屎的存在,并向大脑发出信号后,人们的手就开始“蠢蠢欲动”了。如果你碰巧是一个掌握挖鼻屎技巧的高手,那么挖鼻屎不仅能让鼻腔更通畅无阻,还能刺激鼻腔的末梢神经,进而激活大脑的相关区域,让身体产生多巴胺等给人带来快乐的物质,完整挖出一大块鼻屎还能让人很有成就感。
换句话说,你抠的不是鼻子,而是多巴胺。
不过,抠鼻子虽爽,但无法控制地频繁抠鼻子,则可能是一种病。
在前面提到的调查中,有2名受访者(0.8%)的抠鼻子行为对其日常功能造成了中度到显著的干扰,有2名受访者每天花费15至30分钟抠鼻子,另有1人每天花费超过2小时抠鼻子,还有2名受访者因抠鼻子导致鼻中隔穿孔。
这种失控的抠鼻子行为,有一个专门的名字叫做强迫性挖鼻症,是强迫症的一种。
患有强迫性挖鼻症的人会反复抠鼻子,就算鼻子已经清理干净,也仍然停不下来。有些人在不知觉中进行这一行为,另一些人则对自己的这一行为有较为清楚的认知,但无法自控,只能“清醒的抠鼻子”。
强迫性挖鼻的病因因人而异。有的患者是因为感到压力或焦虑,有的人则是由于鼻炎或者过度切除鼻甲后所造成的鼻腔异常,即空鼻综合征,感到鼻腔堵塞、不适。
可别觉得不过是多挖了会儿鼻子,没什么大不了的,实际上,病理性的抠鼻子可能造成相当严重的后果。
1997年,《美国神经放射学杂志》(American Journal of Neuroradiology)发表的一篇文章就记录了一位53岁的患者,她从10岁开始患有强迫性挖鼻症,长期反复挖除鼻腔结痂,最终导致鼻中隔穿孔和右侧筛窦严重损伤。
2017年的另一篇文献记录了一位强迫性挖鼻症患者表现出呼吸困难、鼻腔阻塞和口臭的症状史。检查发现鼻中隔向右侧偏曲,右侧鼻腔完全阻塞,患者鼻中隔和硬腭存在缺损,左侧中鼻甲和下鼻甲完全缺失,同时在鼻咽部发现钙化的异物。
CT扫描显示该患者硬腭穿孔以及鼻咽部钙化异物
西班牙的医学研究者同样在一篇探讨强迫性挖鼻症的文章里记录了一个案例,一位26岁的患者因鼻中隔穿孔伴恶臭、鼻出血和头痛等症状前去就诊。多次治疗和检查后,最终确诊为鼻腔抠挖癖伴人工性皮炎。
CT显示该患者鼻中隔穿孔
总之,抠鼻子没什么,但频繁、失控地抠鼻子就得注意了。
再回到开头“经常抠鼻子的人更容易痴呆”的问题,虽然这并非必然结果,但多少也还是有点道理。实在控制不住又不至于到生病程度的话,记得把指甲修剪得圆润一些,别把鼻子挖破了。
参考资料:
[1]Chacko, A., Delbaz, A., Walkden, H., Basu, S., Armitage, C. W., Eindorf, T., Trim, L. K., Miller, E., West, N. P., St John, J. A., Beagley, K. W., & Ekberg, J. A. K. (2022).
[2]Chlamydia pneumoniae can infect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via the olfactory and trigeminal nerves and contributes to Alzheimer's disease risk. Scientific reports, 12(1), 2759.
[3]Jefferson, J. W., & Thompson, T. D. (1995). Rhinotillexomania: psychiatric disorder or habit?. The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iatry, 56(2), 56–59.
[4]Shah, K., Sankrithi, P., Shah, S., & Smith, M. A. (2020). Chronic Rhinotillexomania Leading to Multiple Infectious Sequelae in a 66-Year-Old Female. Cureus, 12(8), e9856.
[5]Xu, J., Jo, H., Noorbhai, L., Patel, A., & Li, A. (2022). Virtual mindfulness interventions to promote well-being in adults: A mixed-methods systematic review. 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 300, 571–585.
[6]Zhou, X., Kumar, P., Bhuyan, D. J., Jensen, S. O., Roberts, T. L., & Münch, G. W. (2023). Neuroinflammation in Alzheimer's Disease: A Potential Role of Nose-Picking in Pathogen Entry via the Olfactory System?. Biomolecules, 13(11), 1568.
[7]HealthLine. Everything You Ever Wanted to Know About Boogers, and How to Remove Them.
[8]Agrawal, M., Saraf, S., Saraf, S., Antimisiaris, S. G., Chougule, M. B., Shoyele, S. A., & Alexander, A. (2018). Nose-to-brain drug delivery: An update on clinical challenges and progress towards approval of anti-Alzheimer drugs. 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 :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Controlled Release Society, 281, 139–177.
[9]A, P., Agrawal, M., Dethe, M. R., Ahmed, H., Yadav, A., Gupta, U., & Alexander, A. (2022). Nose-to-brain drug delivery for the treatment of Alzheimer's disease: current advancements and challenges. Expert opinion on drug delivery, 19(1), 87–102.
[10]Caruso, R. D., Sherry, R. G., Rosenbaum, A. E., Joy, S. E., Chang, J. K., & Sanford, D. M. (1997). Self-induced ethmoidectomy from rhinotillexomania. AJNR. American journal of neuroradiology, 18(10), 1949–1950.
[11]Jain, A., Patel, N., Raychaudhuri, C., & Dashore, S. (2017). Rhinotillexomania: A rare case report of chronic nose picking. IAIM, 4(5), 143–145.
[12]Martín-Callizo, C., Sacristà, M., Fortuño, Y., Penín, R. M., & Tribó, M. J. (2018). Rhinotillexomania. Rinotilexomanía. Actas dermo-sifiliograficas, 109(4), 370–371.
[13]Abrami M, Biasin A, Tescione F, et al. Mucus structure, viscoelastic properties, and composition in chronic respiratory diseases. Int J Mol Sci. 2024;25(3):1933. doi:10.3390/ijms25031933
[14]王昊, 李博, & 李哲. (2021). Aβ受体在阿尔茨海默病中的研究进展. 现代医药卫生.
[15]胡庆东, 牛利华, 唐敏, 唐发霞, & 李光武. (2010). 嗅觉障碍检测对轻度认知功能损害诊断价值的研究. 安徽医药, 14(6), 671-672.